![]() | 区划代码 | 面积 | 简介 |
龙源村 | ~200 | 概况:龙源历史文化积淀厚重,人杰地灵,境内城山书院始建于宋代,历经元、明、清。宋有焦炳炎、焦焕炎兄弟文武状元(曾有文武状元坊),明清时代相继人才辈出,…[详细] | |
章村村 | ~201 | 章村村位于焦村镇北部。东与耿城镇及洋湖林场交界,西与太平湖镇汪王岭村及汤家庄村相连,南与龙源村相邻,北与甘棠镇兴村村接壤,村总面积约12.7平方公里。…[详细] | |
汤家庄村 | ~202 | 汤家庄村位于焦村镇西北角,东与章村为邻,西南与龙源交界,西与贤村乡贤村原桃源乡桃坑村、乌石乡长芦村毗连,北与太平湖镇汪王岭村交界。辖毛坦、陈坑、汤源、…[详细] | |
陈村村 | ~203 | 一、 地理位置
陈村村位于黄山西麓,东临黄山风景区、洋湖公益林场;西靠汤刘村;北与龙源村交界;发源于黄山光明顶的前溪河、后溪河贯穿全村。村…[详细] | |
汤刘村 | ~204 | 村域以陈村村为邻,南与黄山风景区,上岭村交界,西与贤村村相连,北与龙源村相接。辖上店、西场、下汤、上汤、赵王、锅堂、密坑、江家、吴家9个村民组,11个…[详细] | |
贤村村 | ~205 | 贤村村东与上岭村接壤,南接焦村镇省级九龙峰自然保护区,西与汤家村相连,北与乌石乡毗邻,辖戴一、戴二、鼓岭、西岸、刘家、朱家、子坊、大坑、九里溪一、九里…[详细] | |
上岭村 | ~206 | 上岭村东与黄山风景区相邻,南与郭村交界,西北与贤村、汤家村接壤,辖河边、四家、新庄、东边、上田、阳垅、河东、河西、武一、武二10个村民组,7个自然村落…[详细] | |
汤家村 | ~207 | 汤家村东与贤村村相邻,南与上岭村相接,西和郭村村接壤,北与乌石乡桃坑村交界,辖汤一、汤二、孙家、乐庄、吕家5个村民小组,5个自然村落,农业户219户,…[详细] | |
郭村村 | ~208 | 郭村村地处焦村镇西南部,东与汤家村交界,南与山河村接壤,西与黟县宏潭乡毗邻,北乌石乡乡桃坑村相连。太黟公路沿村而过,村庄东有来龙山,西有西山,南有寨…[详细] | |
山河村 | ~209 | 现山河村是由原岩寺村和原山河村合并后组成的新山河村。山河村位于黄山西南,距焦村镇政府20公里,东南与地理环境为江南丘陵,清澈、宽阔的杨梅溪河纵贯全村…[详细] |
地名由来:因焦姓居民聚居于此,后虽焦村与双溪村合并成龙源村,但仍沿用此名,故得名。
2011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焦村镇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焦村镇地处黄山西麓,东邻黄山,南靠黟县,西接乌石,北依甘棠,是黄山风景区的西大门,史称“太平西乡”,又称“龙源”,已有千余年的历史。2006年区划调整后,随着原贤村乡、郭村乡的并入,焦村镇成为黄山区国土面积最大(259平方公里)、农业人口最多(1.58万)的建制镇。现辖14个村,10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6137人。
地理气候
焦村镇地域广阔,物产丰富。全镇共有林业用地20862公顷,耕地面积1498公顷。山地多、丘陵少,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是焦村镇明显的地理特征。因处黄山脚下,小气候特征明显:气候温和,日夜温差大;雨量充沛,暴雨集中。优越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和广袤的土地资源,孕育了众多品质优良的农林产品:木竹粮油远近闻名、中药材食用菌和灵芝十分地道、家禽家畜和鲜活鱼虾风味独特。加之人口集中、交通便捷和近(区)城邻(黄)山的区位优势,自然成为黄山西大门的游客集散地和农副产品的生产基地。地理位置
焦村镇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镇区东距黄山6公里,北距城区18公里,南距宏村30公里,西距太平湖30公里,处于黄山—太平湖—宏村—西递黄金旅游线路的中心地带;同时,218省道贯穿全境,镇内新建的西海大道、焦小公路、翠微寺公路及其他村组道路的硬化,为地理位置优越的焦村镇奠定了扎实的交通基础,使得焦村镇的投资环境越来越显宽松、优越、便利、安全。产业结构
焦村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作为黄山的西大门,焦村山清水秀,景-人,山上有梦幻般美丽的西海大峡谷,山下有迷人的双龙寺、阴边河景区、千年古柏(龙凤柏)、古寺(翠微寺)、百年古桥(有成桥)、古祠(红庙)等等自然及人文景观;沿途更是万亩竹海滴翠、千亩良田涌金。这里不仅汇集了黄山前山之雄奇、后山之秀丽,而且还兼有九寨沟之清幽,天堂寨原始森林之神秘,可谓是极具活力的户外运动基地。 黄山-焦村 西海远眺
焦村镇环境宽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亮点频出。全镇拥有个私企业近200家,个私经济十分活跃。此外,建立了木灵芝加工和千亩垂盆草种植等基地,带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繁荣了农村经济,致富了一方百姓。
集镇建设
焦村镇项目建设迅速,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政府共投资2.1亿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项目发展,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西海大道的修建、绿化、亮化 、美化工程的先后完成,使黄山西大门焦村镇总体规划框架初显;直通黄山景区的公路及其他集镇道路的硬化,安华山庄、西海旅游文化村、矾钼深加工等一批项目的引进和落户,使焦村镇的发展后劲进一步夯实,彰显了西大门的发展潜力;加上集镇内教育、医疗、卫生、供电、通信、邮政、金融、保险等机构齐全,焦村镇前景无限。
弦歌里廊桥建于明代,0-建于清代,是黄山区保存完好的唯一的廊桥。该建筑为一进三开间二层0-,面阔13米,进深6米,高7米,占地面积66.825平米。其下石拱桥2米高、4米长、6米宽。阁面东南
有成桥位于黄山区焦村镇,时代为清代。有成桥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乾隆四十年(1776),境内设西乡和弦歌乡。
宣统二年(1910),太平县设11个自治区,境内为第六区。
1919年,太平县按明代建置设西乡、弦歌乡2个乡。
1928年,县在境内设郭村自治区(三区)。
1931年8月,实行编户保甲制,自治区公所改为保甲区公所。
1949年4月,太平县设三区,焦村为第三区,辖南望、焦村、郭村、美溪4个乡。
9月撤区,划美溪乡归石台县。
1950年2月,撤乡存焦村区。
1952年8月划乡建政,焦村区辖章村、双溪、龙源、贤村、郭村、桃坑6乡。
1956年3月,境内设龙源、郭村2乡。
1958年10月,为龙源人民公社。
1960年6月,撤广阳人民公社,并入龙源人民公社。
1965年7月,龙源人民公社易名焦村人民公社。
1983年7月,设焦村乡。
1984年9月,设焦村区,辖焦村、贤村、郭村三乡。
1988年3月5日,县级黄山市正式更名为黄山区,焦村区改为办事处。
1992年3月,撤区并乡,撤焦村办事处,焦村乡改为焦村镇。
2006年4月区划调整,贤村、郭村2乡并入焦村镇。
焦村镇附近有黄山风景区、东黄山旅游度假区、太平湖风景区、翡翠谷、芙蓉谷、黄山虎林园等旅游景点,有太平猴魁、太平湖鳙鱼、永丰萱草、黄山“臭”鳜鱼、黄山石耳、方腊鱼等特产,有郭村周王会、徽州目连戏、徽剧(黄山市)、徽州民歌、齐云山道场音乐、徽墨制作技艺等民俗文化。
区划: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焦村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