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阳文峰塔 |
地名:颍上县 | 隶属:阜阳市 |
区划代码:341226 | 代码前6位:341226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行政级别:县 | 车牌代码:皖K |
长途区号:0558 | 邮政编码:236000 |
辖区面积:约198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19.9万人 |
人口密度:约60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2个镇、8个乡 |
![]() | 区划代码 | 面积 | 简介 |
慎城镇 | 341226100 | 108.8km2 | 慎城镇是安徽省颍上县下辖的一个镇,成立于2005年11月8日。由颍河乡、城关镇以及夏桥镇的四个行政村(沙北、朱岗、杨台、江岗)组成。该镇位于颍上县委、…[详细] |
谢桥镇 | 341226101 | 106km2 | 谢桥镇位于颍上县城北20公里,东临凤台,西接古城,南邻黄桥镇,北隔济河与迪沟相望。阜淮铁路横贯东西,与大京九、津沪线相连,并设有三等货站一个,224省…[详细] |
南照镇 | 341226102 | 63km2 | 南照镇位于颍上县西南隅105国道与淮河交汇处,是阜阳市综合改革试点镇、省重点中心建制镇和文明城镇。辖23个村委会,4个居委会,面积63平方公里,耕地4…[详细] |
杨湖镇 | 341226103 | 49.7km2 | 杨湖镇是颍上县标准建制镇之一,位于颍上县东南部,东与鲁口镇接界,南靠淮河,隔河与寿县正阳关相望,西界颍河,隔河与王岗镇、赛涧回族乡为邻,北邻黄坝乡、江…[详细] |
江口镇 | 341226104 | 80km2 | 江口镇位于颍上县的西北部,西与颍东区杨楼、新乌江乡相邻,北与利辛板集、胡集乡接壤,东与本县陈桥、古城乡镇相连,南与本县建颍乡隔颍河相望。
地…[详细] |
润河镇 | 341226105 | 78km2 | 润河镇位于颍上县城西南部约20公里处的淮河左岸,东与半岗镇接壤,西南以淮河为界,隔河与霍邱县相望,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8公里,总面积78平方公里,耕…[详细] |
新集镇 | 341226106 | 51.5km2 | 新集镇是颍上县原五大集镇之一,1992年撤区并乡之前一直是新集区的政府所在地,位于颍河西岸,距颍上县城西北45华里处,东与建颍乡接界,西与六十铺镇为邻…[详细] |
六十铺镇 | 341226107 | 82.5km2 | 颍上县六十铺镇是安徽省中心建制镇、阜阳市综合改革试点镇,地处105国道与102省道交汇处,1992年设镇。距阜阳市区30km,交通便捷,资源丰富,是阜…[详细] |
耿棚镇 | 341226108 | 耿棚镇古称“双桥集”,因一耿姓居民在此搭棚卖茶后兴集而得名,为老区大镇,1992年3月撤区并镇,成立耿棚镇。耿棚镇距颍城西南17.5公里处,颍城至润河…[详细] | |
半岗镇 | 341226109 | 71km2 | 半岗镇位于颍上南部,淮河北岸。西接润河镇和关屯乡,东临垂岗乡,北靠第三湖和八里河镇,南隔淮河与霍丘县相望。面积71平方公里,耕地44250亩,辖30个…[详细] |
王岗镇 | 341226110 | 74.2km2 | 王岗镇位于颍上县城东南20公里处,南邻淮河,北倚颍河,境内的唐垛湖是沿淮有名的行蓄洪区,西连垂岗,东接赛涧。全镇总面积7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7…[详细] |
夏桥镇 | 341226111 | 92km2 | 夏桥镇紧靠颍上县城东部,南依颍河,北接谢桥镇,东临江店镇,西靠城关镇。中贯102省道,灰沟(又名光辉河)自北向南流经该镇。全镇面积92平方公里,耕地6…[详细] |
江店孜镇 | 341226112 | 75km2 | 江店孜镇位于颍上县东25公里处,是阜阳市东大门,交通便利,102省道横穿全境12公里,北距黄桥火车站2公里,镇内道路纵横交错,村村通晴雨路。 全镇面积…[详细] |
陈桥镇 | 341226113 | 69.5km2 | 陈桥镇位于颍上县城北50华里,是颍上北大门,处于济河、淝河之间。西与江口镇接壤;北与利辛县展沟镇为邻;东隔西淝河与凤台县相望;南与汤店镇搭界。全镇面积…[详细] |
黄桥镇 | 341226114 | 80km2 | 黄桥镇位于颍城北偏东10公里处,东与谢桥镇相连,南与夏桥镇毗邻,西靠颍河,北接古城乡。黄桥镇是1992年撤区并乡后新建镇,面积80平方公里,耕地576…[详细] |
八里河镇 | 341226115 | 89km2 | 八里河镇位于颍城南部,距城5公里,南临淮河,中贯八里河,上接第三湖,下连颍河,地形复杂,岗坡湖洼交错。全镇国土面积89平方公里,现有人口51467人,…[详细] |
迪沟镇 | 341226116 | 58.8km2 | 迪沟镇位于颍上县东北部,北靠西淝河,南监济河,与淮南市凤台、亳州市利辛两县接壤。224省道颍利路纵贯全境。总面积58.8平方公里,辖17个行政村和1个…[详细] |
西三十铺镇 | 341226117 | 51.17km2 | 西三十铺镇原属三十铺乡,最早属于新集区管辖。1999年5月1日撤乡建镇,镇政府驻地三十里铺,位于颍上城西15公里处,东与十八里铺、建颖两乡镇交界,西与…[详细] |
红星镇 | 341226118 | 55km2 | 红星镇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地处105国道与颍红公路交汇处,距颍上县城27公里,南依小润河,北与六十铺接壤,东与耿棚镇相邻,西与阜南县交界。全镇总面…[详细] |
十八里铺镇 | 341226119 | 74km2 | 十八里铺镇地处颍城西18华里,102省道横跨其中,东至五里湖与颍河乡一湖之隔,西连西三十铺镇,南以柳沟、北至黄沟为界,与盛堂、耿棚、建颍三乡镇毗邻,交…[详细] |
鲁口镇 | 341226120 | 59.9km2 | 鲁口镇位于颍上县城东南40公里处,东滨淮河,与六安市寿县隔河为邻,北靠焦岗湖和淮南毛集区焦岗乡水陆相依;西至西北与本县杨湖镇和黄坝乡接壤。镇境内有一条…[详细] |
古城镇 | 341226121 | 57.2km2 | 古城镇位于颍上县城北部15.5公里处,东临谢桥镇,西靠江口镇,南至颍河与黄桥镇交接,北到济河与陈桥镇为邻。全乡总面积57.2平方公里,耕地48750亩…[详细] |
建颍乡 | 341226200 | 79.73km2 | 建颍乡位于颍上县西北部,是1992年撤区并乡后由新集区、城郊区的3个小乡合并成立的乡镇,总面积79.73平方公里,辖30个行政村,201个自然村,现有…[详细] |
五十铺乡 | 341226201 | 62.5km2 | 五十铺乡位于颍上县最西部,北接阜阳市颍东区,西邻阜南县和阜阳颍州区,东连六十铺镇。全乡面积62.5平方公里,耕地4.6万亩,人口3.6万,下辖16个村…[详细] |
盛堂乡 | 341226202 | 52km2 | 盛堂乡位于颍城西南8公里处,南临第三湖,北靠柳沟湾,西与耿棚接壤,东与颍河、八里河毗邻,面积52平方公里,计税地亩36648亩,下辖21个行政村,97…[详细] |
关屯乡 | 341226203 | 59km2 | 关屯乡是96年新建乡,位于淮河之畔的润赵段,北靠润河镇,东靠半岗镇,西南与六安地区的霍邱县隔河相望,面积59平方公里,耕地18746亩,下辖14个村民…[详细] |
垂岗乡 | 341226204 | 26.7km2 | 垂岗乡位于颍上县东南,南临淮河,北靠沙河,东与王岗镇接壤,西与八里河毗邻,总面积26.7平方公里。
境内多低湖洼地,土质多为沙土或粘土,尤以粘土…[详细] |
赛涧回族乡 | 341226205 | 48.5km2 | 赛涧回族乡位于颍上县城东南23公里,南邻霍邱县,东毗寿县,均以淮河为天然界限,北临颍河,其地理特征是个三面环水的地方,颍正公路贯穿全乡,水陆交通方便…[详细] |
刘集乡 | 341226206 | 73.5km2 | 刘集乡位于颍上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颍河左岸,东与杨湖镇、黄坝乡接壤,西北与夏桥镇毗邻,南临颍河,隔河与王岗镇、八里河镇相望。全乡面积73.5平方公里,…[详细] |
黄坝乡 | 341226207 | 54km2 | 黄坝乡位于颍上县城东24公里处,东与毛集试验区夏集镇、焦岗乡交界,西和刘集乡、杨湖镇接壤,南临鲁口镇,北连江店镇。全乡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51000…[详细] |
地名由来:境内有颍水。颍上取“地枕颍水之上”之意。
2023年8月,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名单发布,颍上县上榜,位列第83名。
2023年3月,颍上县被确定为第二批安徽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
2023年1月,水利部公布第五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颍上县入选。
2022年12月,颍上县被认定为全国第七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2年8月,颍上县入选2022中国县域发展潜力百强县第92位。
2022年7月,颍上县上榜2022年长三角百强县第82名。
2022年6月,颍上县入选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位列第84。
2022年5月,安徽省商务厅推荐颍上县为2022年安徽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县。
2022年5月,颍上县入选首批安徽省“大托管”示范县名单。
颍上县位于淮河、颍河交汇处,总面积1987平方公里,耕地12.5万公顷,2021年户籍人口179.43万,常住人口119.8万人,辖30个乡镇、348个村(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国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水利建设管理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示范县、全国政务公开先进县、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园林县城、省级森林城市、省文明县、省平安县等荣誉称号,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县,并获得全国县级文明城市提名。
全县人民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产业兴城、工业强县”“产城融合、一体发展”,深入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和“优良作风建设年”活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2年1-9月全县地区生产总值377.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3.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2.7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168.4亿元,同比增长3.9%;第三产业增加值166.3亿元,同比增长3.5%。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1.3:44.6:44.1。
颍上历史悠久、人文蔚盛。早在三千多年前的西周时期就建立邑治,周为“慎邑”,秦置“慎县”,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改称“颍上”,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我县文化积淀丰厚,春秋时期的管仲、鲍叔牙,战国时期的甘茂、甘罗,当代著名学者常任侠,作家戴厚英,“双百”英模王克勤,两院院士陈国良、郑守仁等都是颍上人民的杰出代表。我县还是花鼓灯艺术和推剧的发源地,有“东方芭蕾”之称的颍上花鼓灯及颍上推剧分别被评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颍上县城被认定为全市唯一“千年古县城”。
颍上地肥水美,物产富饶。我县是皖北地区的鱼米之乡,盛产小麦、水稻、玉米、红薯、水产等农产品,粮食产量连续6年突破100万吨。境内河湖众多,素有“五河三湾七十二湖”之称,淮河、颍河流经颍上200公里,水资源丰富,内河航运潜力巨大。境内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铁矿储量上亿吨,煤炭储藏量达100多亿吨。拥有谢桥、刘庄煤矿两座年产1000万吨的特大型煤矿,为我县发展煤电、煤化工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颍上区位优越,交通便捷。阜阳机场和京九铁路阜阳编组站距县城60公里,连接京沪和京九两大铁路干线的阜淮铁路横穿县境,途经颍上的阜六铁路已经通车,商杭高铁正在建设;济广高速公路、合淮阜高速公路纵横县境,105国道与102、224、328省道在境内交汇,全县乡乡镇镇通柏油路,村村通公路,公路密度达1.8公里/平方公里;淮河、颍河四季通航,通江达海,颍上船闸建成通航。
颍上风景秀丽,生态优良。襟淮带颍的水资源优势、承东接西的地理环境、四季鲜明的气候特征孕育了颍上优良的生态环境。我县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生态旅游业,小张庄、八里河分别获生态环保全球“500佳”,八里河风景区于2013年晋升为国家5A级风景区,迪沟风景区、五里湖湿地公园成为国家4A级风景区,正在建设的保丰河景观带按4A级进行规划,迪沟煤矿塌陷区被评为国家湿地公园。
颍上民风淳朴、人民勤劳。特殊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造就了颍上人民的坚强性格,50万劳务大军形成了勤劳勇敢、开拓进取、乐观自信、敬业奉献的农民工精神,涌现出见义勇为英雄姚仁全、徐义胜,感动中国人物刘丽等杰出典范。文明创建蔚然成风,颍上公益者联盟拥有学雷锋网络注册志愿者近千人,曾获国家民政部表彰。
历史沿革:
颍上历史悠久。
据南照镇铜台孜发现的陶器、石器等文物考证,此地为新石器时代遗址。
至迟在原始社会晚期,这里已有人类聚居。
按其沿革,远在夏商时代,属豫州。
周为“慎邑”,属楚国。
秦为“慎县”,属泗水郡。
汉高祖初,“慎”属楚王韩信封邑,信被诛,置汝南郡。
武帝置13州刺史部,“慎”属豫州部汝南郡。
新莽改“慎县”为“慎治”,汝南为汝汾。
东汉复为“慎县”,属汝阴郡。
三国时,魏景初二年(238年)划属汝阴郡。
晋怀帝时,中原大乱,晋豫州淮北地区被北方石赵夺去,“慎县”属扬州管辖。
东晋永和五年(349年)收复,仍属豫州汝阴郡。
南北朝属宋地,把山西雁门旧县侨置慎地,名为“楼烦令”(按《宋书》郡县均带官名),属豫州刺史、西汝阴太守。
将“慎县”置于南汝阴郡合肥以东,后因避讳的原因改成梁县(今肥东县梁园镇)。
齐仍为楼烦,属汝阴郡。
永元二年(500年),没于元魏,属扬州。
梁武帝六年(507年),设置下蔡、楼烦、宋3县。
下蔡、楼烦共为下蔡郡,属豫州。
宋县(今南照集以北和阜南县东部),属汝阴、戈阳2郡。
东魏以下蔡、楼烦共为下蔡郡,属扬州。
北齐以下蔡、楼烦属扬州汝阴郡。
陈楼烦县没于北周,属同北齐。
隋大业二年(606年),楼烦县改名颍上县,当时并有原下蔡(今凤台西南一带)、楼烦(慎地)2县的辖地,属豫州汝阴郡。
唐朝,属河南西道,颍州汝阴郡。
乾元元年(758年),复属颍州。
赵宋初年,属京西北路,顺昌汝阴郡。
南宋绍兴三十一年,即金世宗大定元年(1161年),金军占领顺昌,将顺昌改为颍州,辖颍上。
金元光二年(1223年),改属寿州府寿州。
元代至元二年(1265年),复置颍上县,仍属颍州。
至元三十年(1293年),属河南江北行省汴梁路汝宁府颍州。
明洪武四年(1371年)二月,属中都临濠府颍州。
洪武六年(1373年)九月,属中立府颍州。
洪武7年(1374年)八月,属凤阳府颍州。
清代顺治初,属江南左布政使司凤阳府颍州。
雍正二年(1724年),升颍州为直隶州;十三年,又升颍州府,颍上均属其辖。
民国元年(1912年)1月,裁府留县,民国3年分道,属淮泗道。
24年(1935年)废道设行政督察区,区下设县,属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
29年(1940年)8月,划属第三行政督察区。
35年(1946年)属阜阳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7年,颍河以北的谢桥、龚集、江口、杨湖、夏桥一带,属共产党新四军领导的阚疃县民主政府。
1948年2月,颍河以南属豫皖苏分局及豫皖苏边区第四分区,成立颍阜县民主政府。
1948年4月,豫皖苏边区第六分区在颍河北岸设颍上县民主政府。
1949年1月6日,颍上解放,原边归界,成立颍上县民主政府。
1949年3月,成立中共颍上县委、颍上县民主政府,同年4月21日,划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员公署。
10月,颍上县民主政府改称颍上县政府,1950年8月,改称颍上县人民政府。
1952年4月12日,皖南、皖北行政公署合并,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阜阳仍为专员公署,辖颍上。
1954年7月,成立颍上县人民委员会。
1968年8月,“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颍上县革命委员会。
1980年5月15日,复名颍上县人民政府。
区划: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