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福州市 > 闽侯县 > 廷坪乡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廷坪乡

[移动版]
地名:廷坪乡隶属闽侯县
区划代码:3501212004代码前6位:350121
行政区域:福建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行政级别:乡车牌代码:闽A
长途区号:0591 邮政编码:350000
辖区面积:约217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3万人
人口密度:约15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4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廷坪村~201乡中心区
因此地自清朝前就是全乡文化、政治、经济交流活动中心,是当地官署所在地,故名廷坪。廷坪历史悠久,廷坪曾隶属侯官县,宋属怀安县同乐西乡兴城里,元明时属侯官…[详细]
溪坪村~202村庄
溪坪地形西高东低,溪坪溪发源于此,流经坑坪溪,汇入敖江,以溪为名故名溪坪。原属溪坪乡,公社化时为溪坪管理区,1969年为溪坪大队,1984年设立“溪坪…[详细]
西坑村~203村庄
因有一条溪坑环村而过,形如金龟入洞。又似玉带环腰,取“溪坑”谐音为“西坑”,故名。原属西坑乡,公社化时为西坑管理区,1969年成立西坑大队,1971年…[详细]
下洋村~204村庄
因村中有条小溪,村落聚居于小溪两旁开阔地带,故取名为下洋。原属西坑村,1959年属西坑管理区,后单独成立下洋大队,1984年设立下洋村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文山岗村~205村庄
文山岗原名温山村,以前住着温姓人氏,后张姓始祖迁居于此,人丁兴旺,温氏人家迁出消失,取其谐音故改名为文山岗。原属西坑乡,公社化时属西坑管理区,1969…[详细]
黄埔村~206村庄
因黄埔溪穿境而过,溪绕群山,流量较大,每当雨季,水流湍急,夹杂着大量黄土,“浦”通“埔”,故名黄埔。原属黄埔乡,公社化时为黄埔管理区,1969年成立大…[详细]
洪山村~207村庄
原属洪山乡,公社化时为洪山管理区,1969年成立洪山大队,1980年又分为二个大队(洪山、岩头),1984年后成立“洪山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岩头村~208村庄
因村落地处海拔较高的山头岩石附近平缓山地,故名岩头。原属岩头乡,公社化时为洪山管理区,1969年属洪山大队,1980年单独成立岩头大队,1984年设立…[详细]
西山村~209村庄
因村落地处偏远,在群山环绕之中,西面与古田交界,故名西山。村民原由古田县坂垱搬来,有500多年历史。原属西山乡,1958年公社化时成立西山大队,198…[详细]
马厝村~210村庄
马氏始祖浙九公迁居到之地,故名马厝。原属盘岭乡,1979年单独成立大队,1984年设立“马厝村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盘岭村~211村庄
因为此地山高岭多,环山绕岭,而得名“盘岭”,后分为上盘岭、下盘岭。解放后为盘岭乡,1958年公社化为盘岭大队,1969年成立大队,1984年设立“盘岭…[详细]
赤坑村~212村庄
赤坑村地处闽侯县的北部山区,与闽清县下祝乡、宁德市古田县接壤,距闽侯县城约90公里。全村辖有3个自然村20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235户923人,其中劳…[详细]
罗桥村~213村庄
村中先祖从古田迁居于此,当时荒无人烟,搭建一片简易的茅屋过度居住,将居住地称之为里寮,后改名罗桥。原属蕉溪乡,公社化为蕉溪管理区,1969年成立罗桥大…[详细]
蕉溪村~214村庄
因村落四面环山,青山绿水。中间有一条蕉溪穿境而过,以溪为名,故名蕉溪。原属蕉溪乡,公社化时为蕉溪管理区,1969年成立蕉溪大队,1980年又分为二个大…[详细]
曹地村~215村庄
公社化时为蕉溪管理区,1969年成立蕉溪大队,1980年独立曹地大队,1984年后成立“曹地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汶合村~216村庄
因村落地处海拔较高的山岭,终年早晨雾气弥漫,又由六个自然村合并组成,民俗有六合之意,故称为“汶合”。原属汶合乡,公社化时为汶合管理区,1969年成立汶…[详细]
广坪村~217村庄
原属广坪乡,公社化时为广坪管理区,1969年成立广坪大队,1984年后成立“广坪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石洋村~218村庄
落所在的位置,正处于火山碎屑岩风化岩土区,因其土壤比较紧实,但地阔平坦,故称石洋。原属石洋乡,公社化时为石洋管理区,1969年成立大队,1980年分为…[详细]
石井村~219村庄
溪水由文笔峰向南流经境内众多天然形成的石潭,酷似井口,故名石井。1984年设立石井村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流源村~220村庄
因村中有东源溪过境,并建有一座流源神庙,故名流源。原属尾桥乡,公社化时为尾桥管理区,1969年成立尾桥大队,1973年独立成队,1984年设立“流源村…[详细]
尾桥村~221村庄
境内水源丰富,溪流颇多,古时却无桥可通,先民开路建桥得以贯通;福州方言谐音“没”通“尾”,故名尾桥。原属尾桥乡,公社化时为尾桥管理区,1969年成立尾…[详细]
塘里村~222村庄
因境内有塘里溪穿村而过,故名“塘里”。原属尾桥乡,公社化时为尾桥管理区,1969年为尾桥大队,1980年独立为塘里大队,1984年设立“塘里村村民委员…[详细]
石坑村~223村庄
因境内牛牳山有浮栋岩石“仙人洞”内有三层,形成天然坑洼,故名石坑。原属后溪乡,公社化时为后溪管理区,1969年成立后溪大队,1971年石坑大队从后溪中…[详细]
后溪村~224村庄
公社化时为池坑管理区,1969年为池坑大队,1980年分为二个大队(池坑,上湾),1984年后成立“池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地名由来:

因早前本地生满毛藤又多草坪而得名。因“藤”字笔画多,后改写为“廷”,故名“廷坪”。

基本介绍:

闽侯县辖乡。1958年置廷坪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41.5公里。面积217平方公里,人口3.3万。福古公路穿境而过。辖廷坪、洪山、西山、岩头、下洋、文山岗、马厝、黄埔、西坑、池坑、盘岭、石井、赤坑、溪坪、石洋、曹地、流源、后溪、蕉溪、罗桥、石坑、尾桥、广坪、塘里、汶合2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盛产林木。境内有男女大王寨和唐代兴国寺遗址。

石洋坑坪桥

石洋坑坪桥位于闽侯县廷坪乡石洋村坑坪自然村。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单孔木拱廊桥,东北-西南走向。全长26.1、宽6.38、廊屋高3.6米。两岸桥堍用条石垒筑而成,上建圆杉木穿插而成的

廷坪泰山桥

泰山桥位于廷坪乡后溪村,是周围各乡通往罗源县的津梁。疑因桥头的古庙“泰山庙”得名。桥始建年代无考,据传说原为藤桥,后毁,村民在原址重建为廊桥。现存建筑为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重建。木

闽侯木拱廊桥—龙津桥、坑坪桥、远济桥

闽侯木拱廊桥—龙津桥、坑坪桥、远济桥位于龙津桥:闽侯县廷坪乡流源村南东源溪上,坑坪桥:闽侯县廷坪乡坑坪村,远济桥:闽侯县白沙镇联坑村东大穆溪上,年代为明、清。简介:龙津桥建于明崇祯四年(16

池坑溪岭亭

池坑溪岭亭溪岭亭位于廷坪乡池坑村上湾与横洋自然村的交界路口。亭子坐东朝西,面阔四柱三间,宽5.15米;进深六柱,长7.2米;歇山顶,高4.78米。亭后辟有0-式神龛,龛桌上摆着两个清代青石香

历史沿革:

古属侯官县,解放前称第六区东汶乡。

解放初与大湖、洋里合称第九区,1952年民主建政时称第十六区。

1956年春与大湖、洋里合并为雪峰村。

1958年建立廷坪人民公社。

1984年改为乡建制。


以下地名与廷坪乡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