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区划代码 | 面积 | 简介 |
梅城镇 | 350124100 | 地处梅溪出口和闽江交汇处。民国时期,梅城是个小山城,人口不上千人,仅有雨伞厂2家和铸锅、碾米以及仅12千瓦的火电厂各一家,工人100多人。城内有6街(…[详细] | |
梅溪镇 | 350124101 | 144.1km2 | 闽清县辖镇。1973年属梅城公社,1984年置梅溪公社,同年改乡,1992年改镇。位于城郊。面积144.1平方公里,人口2万。镇府驻榕院村。316国道…[详细] |
白樟镇 | 350124102 | 80.8km2 | 闽清县辖镇。1958年置红旗公社,后更名白樟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改镇。位于县境中部,距县城11公里。面积80.8平方公里,人口1.7万。省…[详细] |
金沙镇 | 350124103 | 156.7km2 | 闽清县辖乡。1961年建金沙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部,距县城23公里。面积156.7平方公里,人口1.4万。福宁公路沿金沙溪过境。辖三泰、鹤…[详细] |
白中镇 | 350124104 | 41.8km2 | 闽清县辖镇。1958年属红旗公社,1959年析置白中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1公里。面积41.8平方公里,人口1…[详细] |
池园镇 | 350124105 | 89.5km2 | 闽清县辖镇。1958年设池园公社,1984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南,距县城29公里。面积89.5平方公里,人口2.2万。辖池园、潘亭、东洋、叶洋、丽山、丽…[详细] |
坂东镇 | 350124106 | 58.5km2 | 闽清县辖镇。1958年设坂东公社,1984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58.5平方公里,人口4万。省道五秀线、县道湖璜公路贯穿全境。辖…[详细] |
塔庄镇 | 350124107 | 73.3km2 | 闽清县辖镇。1959年设塔庄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改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2公里。面积73.3平方公里,人口2.5万。辖塔庄、茶口、上汾…[详细] |
省璜镇 | 350124108 | 116.7km2 | 闽清县辖乡。1958年成立省璜公社,1959年并入塔庄公社,公社名称几经反复,1984年改省璜乡。位于县境最南端,距县城44公里。面积116.7平方公…[详细] |
雄江镇 | 350124109 | 111.2km2 | 闽清县辖镇。1958年设雄江乡,同年改公社,1984年改镇。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31公里。面积111.2平方公里,人口0.7万。316国道穿过镇境。…[详细] |
东桥镇 | 350124110 | 187.3km2 | 闽清县辖镇。1958年设东桥乡,同年改公社,1984年改乡,1992年复改镇。位于县境北部,闽江北岸,距县城30公里。面积187.3平方公里,人口2万…[详细] |
云龙乡 | 350124200 | 40.4km2 | 闽清县辖乡。1961年置云龙公社,1980年并入白樟公社,1987年复析置云龙乡。位于县境东南郊,距县城7公里。面积40.4平方公里,人口1.1万。福…[详细] |
上莲乡 | 350124201 | 63.7km2 | 闽清县辖乡。1961年置上莲公社,1964年并入池园公社,1980年复分置上莲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南部,面积63.7平方公里,人口0.8万。…[详细] |
三溪乡 | 350124204 | 47km2 | 闽清县辖乡。1958年建三溪乡,1961年改公社,1964年并入坂东公社,1980年置三溪公社,1984年复改乡。位于县境东南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详细] |
桔林乡 | 350124205 | 109km2 | 闽清县辖乡。1958年改时坪乡为桔林公社,1984年改为桔林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43公里。面积109平方公里,人口0.8万。境内水利、森林、地热…[详细] |
下祝乡 | 350124206 | 80.1km2 | 闽清县辖乡。1961年置下祝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北部,距县城43公里。面积80.1平方公里,人口1.9万。辖下祝、后峰、兰口、杉村、池楼、…[详细] |
地名由来:五代梁乾化元年(911)由梅溪县更名,以梅溪与闽江汇合,江水浊溪水清,故名;据《八闽通志》:县溪与大江汇,江水浊而溪水清,故名。
2023年2月,闽清县被命名为2023年度福建省“建筑之乡”。
2022年,闽清县GDP总量为446.26亿元,位列2022年福州各县市区GDP排行榜第10位。
2022年12月,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布2022年度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市),闽清县位列第3。
2021年10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布2021年度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市),闽清县榜上有名。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闽清县人口数量为25.6万人,位列福州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1位,位列福建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61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952位。
2021年2月,福建省2018-2020年度省级文明城市名单出炉,闽清县上榜。
2021年2月,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名单出炉,闽清县上榜。
闽清县,简称“梅”,福州市辖县,位于福建省东部、闽江中下游,总面积1494平方千米,[26]下辖11个镇和5个乡。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1年5月21日零时,闽清县常住人口为256181人。
闽清县农业富有特色,是全省重点油茶县和南方杂果基地,盛产橄榄、李果、柑桔、蜜柚和无核柿“五大名果”,橄榄、糟菜、粉干“闽清三宝”闻名遐迩。陶瓷生产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南宋年间,12平方千米的东桥义由古窑址是国内现存最大的古窑址,建筑陶瓷和电瓷实现规模发展,是中国陶瓷生产基地县,享有“东南瓷都”美誉。水利资源充沛,人均水资源3975立方米,超出全省人均水资源水平24.2%。县内有华东最大水口电站,还有中小水电站204座,年发电量60.3亿千瓦时,是全国首批百个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之一。
闽清县1983年划归福州市,下轄1个镇、15个公社和1个国营农场。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建制,全县共设3个镇、14个乡。1987年8月,白樟乡析出9个村另建云龙乡。1988年后先后有8个乡改为镇建制,2005年2月后佳、佳头两乡并入上莲乡,至今全县辖有梅城、梅溪、白樟、金沙、白中、池园、坂东、塔庄、省璜、雄江、东桥等11个镇和云龙、上莲、三溪、桔林、下祝等5个乡,下轄271个行政村、21个居委会。
历史沿革:
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开平三年(909年),王审知称闽王,911年,改元乾化,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复以福州为威武军,闽清属之。
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升福州为福安府,闽清属之。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元兵侵入福州后,初设福建中书省,寻废,改福安府为福州路,闽清均属之。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闽清属福建行省福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福州路改为福州府,闽清属之。
1912年,废府留道,闽清属东路道(后改闽海道)。
1925年,道废,闽清为福建省直辖县。
民国初期区划沿袭清制。
受辛亥革命影响,在县内划分为自治区1933年11月,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发动福建事变,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福建划为4个省2个特别市,闽清属闽海省。
翌年1月事变失败,闽清再度为省直辖县。
7月,全省设10个行政督察区,闽清属第三行政督察区。
1935年,全省改划7个行政督察区、1个市,闽清属第二行政督察区;1943年9月,全省调整为8个行政督察区、2个市,闽清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46年1月,全省划9个行政督察区、2个市,闽清仍属第一行政督察区;1947年4月,全省调整为7个行政督察区,闽清三度为省直辖县,闽清等8县和福州、厦门两市为省政府直辖。
1945年9月,国民政府对乡镇保甲进行复查整理,正式宣布撤销区署建制,至翌年初编查结束,1949年9月,闽清隶福建省人民政府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林森县1956年3月26日,闽侯专区撤销,闽清划属南平专区;1959年8月闽侯专区恢复,闽清重新划入;1970年2月17日,闽侯专区革委会机关由闽侯螺洲迁莆田城厢,1971年4月13日,闽侯专区再次撤销,闽清划归莆田专区,同年6月1日改莆田专区为莆田地区,闽清县隶属莆田专区和莆田地区。
1983年7月,闽清归到福州。
1984年实行政社分开,各公社分别改为乡(镇),共设3个镇14个乡,后增设云龙乡,并陆续将7个乡改镇。
2000年,撤销省璜乡,设立省璜镇。
2004年7月28日,撤销闽清县后佳乡、佳头乡并入上莲乡。
区划: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