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区划代码 | 面积 | 简介 |
翠江镇 | 350424100000 | 20km2 | 宁化县辖镇,县府驻地。1952年设城关镇,1958年建城关公社,1984年置翠江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20平方公里,人口3.5万。省道福五公路与建文公…[详细] |
泉上镇 | 350424101000 | 宁化县泉上镇位于福建省西部丘陵地带。黄新村村民大都是从各家附近的田间引水作为生活用水,但由于田间的水受到化肥、农药等的污染,饮用此水严重地危害着群众的…[详细] | |
湖村镇 | 350424102000 | 190km2 | 湖村镇位于宁化县东部28公里,东和东北与泉上镇接壤,南邻清流县,西连城郊乡,西北与中沙乡毗连,北靠水茜乡。全镇总面积190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详细] |
石壁镇 | 350424103000 | 136.5km2 | 石壁镇地处宁化县西部,距县城17公里,古称玉屏,唐中叶更名为石壁。全镇区域面积13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19万亩,林地面积14.87万亩;辖22…[详细] |
曹坊镇 | 350424104000 | 曹坊乡位于宁化南端,东邻清流,南接长汀、连城,是宁化县通往龙岩、赣州的主要门户之一。全境181平方公里,现辖14个行政村、143个村居小组、123个…[详细] | |
安远镇 | 350424105000 | 278km2 | 宁化县辖乡。1958年成立安远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33.8公里。面积278平方公里,人口3.3万。省道建文公路过境。辖安远、井坑…[详细] |
淮土镇 | 350424106000 | 106km2 | 宁化县辖乡。1958年建淮土公社,1959年并入禾口公社,1966年再置淮土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106平方公里,…[详细] |
安乐镇 | 350424107000 | 192km2 | 安乐乡地处宁化县南面,与连城、长汀、宁化、清流四县交界处,有“宁化县南大门”之称,省道建文线、洋万线贯穿全乡,是宁化通往厦门等沿海城市的交通要道。区…[详细] |
水茜镇 | 350424108000 | 水茜乡地处宁化县城东北部三十六公里处,辖15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共225个村民小组,现有总人口28134人。耕地面积51849亩。山地面积27万亩,…[详细] | |
城郊镇 | 350424109000 | 220km2 | 城郊乡地处县城周围,辖区面积220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164个村民小组,全乡5343户,22662个人口,劳力10154人,有28个党支部,…[详细] |
城南镇 | 350424110000 | 城南乡位于宁化南郊,距城关3公里,地处翠江河下游,被翠江中间贯穿劈成两半。全乡共有9个行政村,65个村民小组,共有2283户,9621人,农业人口92…[详细] | |
济村乡 | 350424202000 | 128.5km2 | 济村乡属省定老区贫困乡,位于宁化县西北部,距县城17公里,东、西、南三面分别与本县中沙、城郊、石碧毗邻,北与江西省石城县丰山、岩岭两乡接壤,境内最高海…[详细] |
方田乡 | 350424204000 | 108km2 | 方田乡居宁化西南,距城关22公里,辖有8个村民委员会,91个村民小组,2494户,11667人口,地域面积108平方公里,现有耕地15520亩,山地1…[详细] |
治平畲族乡 | 350424207000 | 宁德市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从唐朝开始至明清时期,畲族先民从闽、 粤、赣三省交界一带陆续迁移到闽东。目前畲族人口有17万人,分别占全 省畲族人口的二分之…[详细] | |
中沙乡 | 350424208000 | 中沙乡地处宁化北面,距县城所在地13公里,辖1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全乡共有106个村民小组,3118户,14539个人口,拥有耕地面积24684亩…[详细] | |
河龙乡 | 350424209000 | 65km2 | 宁化县辖乡。1958年建河龙公社,1959年并入中沙公社,1982年复置河龙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20公里。面积65平方公里,人口…[详细] |
地名由来:唐天宝元年(742)黄连县改现名,取宁靖归化、安宁顺化、安化升平之意;据明嘉靖《汀州府志》:后又更名宁化,欲使斯民安于王化,故名。
2022年12月,宁化县被认定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2022年12月,福建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发布2022年度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市),宁化县位列第4。
2022年2月,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认定宁化县为国家级制种大县(水稻)。
2021年12月,农业农村部认定宁化县为全国第六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市、区)。
2021年12月,水利部认定宁化县为2021年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2021年11月,宁化县被确定为2021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2021年11月,宁化县被确定为第二批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县(区)。
2021年9月,宁化县被列为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2021年7月,水利部公布宁化县为第四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
宁化县位于北纬25°58′—26°40′、东经116°22′—117°02′,地处福建西部,武夷山东麓,全境南北长76.70公里,东西宽66.20公里,面积2407.46平方公里(根据2018年土地变更数据,核定宁化县域面积2407.46平方公里,比2018年增加0.27平方公里)。东邻明溪、清流县,西毗江西省石城、广昌县,南接长汀县,北界建宁县,是福建通往江西省的一大要冲。主要河道东溪、西溪汇合于县城东郊,称翠江,县城所在地称翠江镇,距三明(高速经永安)137公里、福州(高速经永安、三明)354公里、厦门(经永漳高速)315公里、泉州(经永宁高速)302公里、江西南昌(高速经石城、南城)380公里、江西赣州(高速经石城、瑞金)226公里。
【地形地貌】宁化地处闽赣台地大面积抬升区相对下陷地带,整体地势由西向东递降,并形成由北到南五条地带性地貌,峰峦重叠、溪流密布,以丘陵和山间盆地为主,丘陵和盆地占全县总面积的52.7%,低山占43.6%,最高峰为治平畲族乡的鸡公岽,海拔1389.90米,最低处为城南乡肖家河道口,海拔290米,县城海拔317米。境内溪河纵横分流四方,流入闽、赣、韩三江。
【气候】气候概况2019年,宁化县少冷寒、多暖热,春季强对流、雨季雨涝和夏秋冬气象干旱皆出现,气候年景中等偏差。年平均气温异常偏高;年降水量和年日照时数正常。主要天气气候特点:四季气温皆偏高,以夏、秋季为甚;年内降水、日照变化明显反差大,以8月为界,降水前多后少,日照前少后多,月、季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多见异常致前涝后旱。雨季结束迟、历时长,2019年雨季从4月30日开始,历经76天,于7月14日结束,结束时间历史最迟,雨季持续天数仅次于1982年77天。大风冰雹危害严重,4月24—26日,宁化县出现雷雨大风冰雹天气,农作物和烟叶受灾严重。持续温高雨少致宁化县出现较严重的夏秋冬气象连旱。气象灾害有:风雹、暴雨洪涝、高温和气象干旱等,以风雹、暴雨洪涝造成的气象灾害较重。
气象要素分析气温2019年宁化县的年平均气温为18.9℃,较常年偏高1.0℃,属异常偏高,为历年来第二高。其中8月为异常偏高,9月显著偏高,10—12月为偏高;其余月份为正常。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3℃,出现在12月9日;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7.9℃,出现在8月28日。除雨季外,其余各季平均气温均偏高。夏季极端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25天,属异常偏多,共出现7次持续性高温过程,分别是6月28—7月2日、7月16—20日、7月24—31日、8月3—24日、8月26—29日、9月7—17日、10月1—5日。秋季“23型”秋寒出现于9月21日,属正常;“20型”秋寒出现于10月17日,属偏迟。12月3日出现初霜,属正常。
历史沿革:
始称黄连峒,三国时属吴建安郡绥安县。
唐乾封二年(667)始设黄连镇,开元十三年(725)升为黄连县,治在今城郊乡高堑村江下,属江南道建州。
天宝元年(742)取“宁靖归化”之义改名宁化县,属临汀郡。
乾元元年(758)复属汀州。
五代后唐同光二年(924)治迁今址。
元属汀州路。
明、清属汀州府。
1913年属西路道。
1914年属汀漳道。
1928年废道直属福建省。
1930-1934年为中央苏区,曾建宁化、澎湃、泉上等县苏维埃政府。
1934年属第八行政督察区。
1935、1947、1949年历属第七、第六、第七行政督察区。
1950年3月属永安专区。
1956年改属龙岩专区。
1960年清流县并入,改名清宁县,治仍旧。
1961年8月复置宁化县,仍属龙岩专区。
1962年改属三明市。
1963年属三明专区。
1971年属三明地区。
1983年7月属三明市。
区划: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