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宁德市 > 寿宁县 > 武曲镇

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武曲镇

[移动版]
地名:武曲镇隶属寿宁县
区划代码:350924103代码前6位:350924
行政区域:福建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闽J
长途区号:0593 邮政编码:352000
辖区面积:约6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3万人
人口密度:约20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2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武曲村~201镇中心区
(1)据刘氏族谱记载,刘姓从浦城迁入上洋而后转迁武溪(即武曲村),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特大山洪暴发,其溪流变曲,故称武曲。(2)又一说村对面有…[详细]
承天村~202村庄
迁居时缺水,靠天吃饭,故称。又因村地踞长溪之西,故称西岸,后因相较于武曲中心村而言,其地居北,古代有“北为上,南为下”之说,“上者为天,下者为地”,皇…[详细]
塘洋村~203村庄
传说古代村前有一水塘,命名“塘排”,后因“排”与“西”方言近音,改为塘西。又因村庄坐落在长溪百米长水塘之西得名。分村后因塘西村与西塘村隔溪相望,有误以…[详细]
西塘村~204村庄
寿宁第一大河流途经西塘段的长溪,相隔不远形成二个长逾百米的水塘,居塘之西的村叫塘西,居塘之东的村叫西塘,故名。西塘村始于林姓,约于明代迁自梅洋。土改时…[详细]
大韩村~205村庄
明朝时原名进阳,属福安五都,因陈氏开基祖宗由福安韩阳上杭迁此,为怀念祖籍,将“进阳”更名为“大韩阳”,后简为今名。陈氏系陈洪轸后裔。明正统年间(143…[详细]
甲峰村~206村庄
本村居于甲峰顶(1099.3米)的西北坡,故因山命名。土改时属斜滩区(第二区),甲峰包括横山为乡。1958年公社化后划为竹管垅公社甲峰大队。1965年…[详细]
梅洋村~207村庄
据林氏族谱记载,因始祖入山见有一湖,湖边有梅花,遂定居,取名梅湖,后因清末进士林栋觉得“湖”太小,就改称梅洋。史载始祖林十五于宋真宗年间(998-10…[详细]
桦垅村~208村庄
桦垅村始祖肇基时,村中桦树繁茂,又地处低洼坳谷之中,似洋似垅,故名。清康熙八年(1669),始祖叶朝通由周宁县际会村迁居桦垅,至今已繁衍21世。土改时…[详细]
白岩村~209村庄
因村后有一巨石,高约30余米,宽约20余米,呈灰白色,故名。土改时属第二区(斜滩区)桦垄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归武曲公社设白岩大队。1984年拆社建…[详细]
南岸村~210镇中心区
因相较于武曲,地处长溪西南岸边,故取名“南岸”。明正统二年(1437),吴姓始祖吴仁八从杨梅村(鳌阳)迁居南岸。高魁二于明嘉靖己未年(1559)从福安…[详细]
小溪村~211村庄
(1)此溪原以风景秀丽,名秀溪,后借溪为名,因“小”与“秀”方言近音,故演为今名。(2)小溪,又称凤阳溪,因所辖自然村分布于小溪流域两侧,故亦取村名为…[详细]
象岩村~212村庄
村前一石似象的鼻子,故名。据《郭氏太原郡宗谱》记载,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斜滩郭子推第七世孙郭聚仁由斜滩分迁象岩,迄今历十余世二百余年。土改时属…[详细]

地名由来:

(1)据刘氏族谱记载,刘姓从浦城迁入上洋而后转迁武溪(即武曲村),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特大山洪暴发,其溪流变曲,故称武曲。(2)又一说村对面有一虎墓,原名虎壑,后人感到“虎落平阳被犬欺”何况落到壑里,文人把他改为武曲。

荣誉排行:

2024年1月,武曲镇被命名为2023年福建省卫生乡镇

基本介绍:

寿宁县辖镇。1958年设武曲公社,1984年改乡,199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南部,面积63平方公里,人口1.3万。辖武曲、甲峰、大韩、象岩、塘西、承天、梅洋、小溪、桦垄、南岸、白岩11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薯类,兼产茶叶、花菇、竹木。

历史沿革:

唐武德六年(623年)属长溪县平溪里。

宋淳祐五年(1245年)属福安县平溪里。

明景泰六年(1455年)属寿宁县福安里四都。

清雍正六年(1728年)属东南乡。

912年属斜滩区。

1934年设武曲乡。

1935年设联保办事处。

1936年12月改联保办事处为武曲乡,属第三区(斜滩),乡公所驻武曲村。

1940年6月属第二区(斜滩)。

1945年撤区设武曲乡,辖6保、78甲。

1949年7月寿宁县人民政府成立,8月

+查看详细武曲镇历史沿革>>


以下地名与武曲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