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福建省 > 南平市 > 延平区 > 水南街道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水南街道

[移动版]
地名:水南街道隶属:延平区
区划代码:350702005代码前6位:350702
行政级别:街道车牌代码:闽H
长途区号:0599 邮政编码:353000
辖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017万人
人口密度:302人/km2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铁路社区~001主城区
铁路社区居委会成立于1987年元月,地处于水南里二弄38号,主要管辖范围为水南里1-3弄,另有横排路、东坑岭部分单位、商户、民宅与横排社区交错。驻辖区…[详细]
横排社区~002主城区
横排社区成立于1956年6月,位于南平市火车站窗口地段,主社区位于水南桥和南平大桥之间,东临铁路社区,西临西溪,南临后谷路,北接九峰社区,社区面积约3…[详细]
后厂社区~003主城区
后厂社区位于城郊边邻,东至九峰山,西至东坑高新园区,南至岭下桥,北至火车站,社区面积0.36平方公里, 楼院36 幢,住户426户,常住人口1346人…[详细]
后谷社区~005主城区
延平区水南街道后谷社区居民委员会地处市区城郊南部,东至后路口小桥,西至秋竹埔与西芹林化厂交界,南临富屯溪与南平师专隔河相望,北与后谷村相邻。社区总户数…[详细]
篁路口社区~006村庄
篁路口社区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水南街道,居委会是1982年6月成立,原是一场一居(西芹贮木场)。1998年进行居委会改革整编,原鲤鱼洲居委会撤消,合…[详细]
茅坪社区~007村庄
茅坪社区位于火路头山之顶,离市区10公里,北临315部队,南与篁路口接壤,东与西芹后甲村相邻,西与西芹村相接,隶属于延平区水南街道办事处管辖。茅坪社区…[详细]
合坑社区~008村庄
合坑社区地处南平市延平区水南街道西芹兴华二路291号,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编制5人,现有4人,辖区内建有警务室、调解室,聘有楼院治安员、清洁员。辖区内总…[详细]
合作社区~010主城区
合作社区地处富屯溪下游。成立于1982年6月,党委1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12个,共有党员387名。目前社区编制为5人,实际在职人员4人。社区内设有:…[详细]
九峰社区~011主城区
九峰社区成立于2002年5月,地处朱熹路,前临延平湖,内侧是风光旖旎的九峰山,左侧至水南桥头“丽景水岸”,右侧至象屿房地产开发的“江南第一城”。现有居…[详细]
世华社区~012主城区
世华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江南社区~013主城区
江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详细]
东坑村~201主城区
东坑村村距南平市区3公里,位处“316”国道边,是延平区近郊行政村,全村面积9.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为359.5亩,山地面积15550 亩)。下…[详细]
八仙村~202主城区
八仙村简介 一、 基本村情 八仙村位于水南街道办事处东南方,闽江边上,江南新区的朱熹路贯串全境,距离中心城区3公里,是江南新区八仙开发…[详细]
后谷村~203主城区
后谷村简介 一、基本村情。 水南街道后谷村地处沙溪河畔,距市区仅2.5公里,水陆交通便捷,土地面积12500亩,其中耕地面积971亩,林地…[详细]
岭炳洋村~204村庄
一、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 岭炳洋地名来自一片农田,这片农田的名称叫岭炳洋,因而得名。 地理位置 岭炳洋村地处南平市延平区东南部,距市区7公里。 政…[详细]
上地村~205村庄
一、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 上地村名来自古时村落开基时,祖先在两山之间山谷外建房居住。对面叫洋面田,原名为上地洋,后改为上地,因而得名。 地…[详细]
玉地村~206村庄
一、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 玉地村名来自古时村落开基时,祖先在两山之间山谷处建房居住对面一山峰名叫玉峰山,原名为叶地,后改为玉地,因而得名。 …[详细]
罗源村~207村庄
一、政区概况 名称来历 罗源地名来自古时村庄开基时,人们在两山对峙的山谷里建房居住。当时村庄名叫罗源峡,后简称罗源。 地理位置 罗源村地处南平市延…[详细]
际源村~208村庄
际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地名由来:因其位于闽江南岸,故名。

水南街道位于南平城区南面,城乡结合,东南与夏道镇毗邻,西南与西芹镇相连,西、北与四鹤、水东街道隔江相望。傍沙溪、延平湖,外福铁路、316国道横贯全境,连接京福高速公路,水陆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近年来,街道立足街情,发挥国道和城郊优势,走城郊型经济发展路子,大力发展民营企业,不断壮大经济总量,培育了长富集团、荣德胜、蓝湖食品、中闽铝业、大和农牧、亿发商贸等规模企业,初步形成食品加工、畜牲养殖、金属生产、商贸餐饮、房地产开发等主导产业。2006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54448万元,农业产值8287万元,财税收入2569万元。街道经济发展走在延平区前列。

街道下辖7个村、9个社区,有城市又有农村,土地面积近100平方公里,现有9278户,总人口3.01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98万人,发展空间较为广阔,因此在发展导向上要坚持城乡互补,工农互促;既要 “月亮圆”,又要“满天星”,既要突出工业,又要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发展商贸业、农业企业。

辖10个社区、7个村委会:~001_铁路社区、~002_横排社区、~003_后厂社区、~005_后谷社区、~006_篁路口社区、~007_茅坪社区、~008_合坑社区、~009_院口社区、~010_合作社区、~004_九峰社区、~201_东坑村、~202_八仙村、~203_后谷村、~204_岭炳洋村、~205_上地村、~206_玉地村、~207_罗源村。

罗从彦墓与特祠

罗从彦墓与特祠位于南平市延平区水南街道上地村、罗源村,年代为宋、清。简介:墓坐南向北,平面呈“风”字,三级墓坪,占地面积261平方米。封土前尚余两件梯形石碑座,明代碑刻《告罗豫章先生墓文》现

杨龟山祠

杨龟山祠位于延平区水南街道玉地村,时代为明-清。杨龟山祠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34年属第一区(城关)。

1937年为圣安、进贤乡的一部分。

1950年10月,属第一区。

1956年8月,属城关区。

1957年6月,属东坑郊区。

1958年11月,属东坑红旗人民公社。

次年,属东坑公社。

1961年7月,属延平公社和东坑公社。

1982年,设水南街道,属南平市人民政府城市工作办公室。

1991年6月,撤销城市工作办公室,属县级南平市人民政府。

1992年11月,撤销东坑乡,东坑、尤坑、八仙、上地、玉地、岭炳洋和罗源7个村划归街道管辖。

1995年1月,撤市设区,属南平市延平区。

1999年,撤销林钢、尤坑、沙门、后甲、鲤鱼洲5个社区。

2001年11月,水南铁路社区改为水南社区,撤销岭下桥社区,成立九峰社区。

2015年撤销院口社区,新成立了江南社区和世华社区。

2017年8月撤际头场成立际源村。


还有3个地名与水南街道同名:

以下地名与水南街道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