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甘肃省 > 武威市 > 凉州区 > 九墩镇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九墩镇

[移动版]
地名:九墩镇隶属凉州区
区划代码:620602133代码前6位:620602
行政区域:甘肃省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甘H
长途区号:0935 邮政编码:733000
辖区面积:约32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8500人
人口密度:约26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6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九墩社区~001乡中心区
九墩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详细]
小泉村~200村庄
因境内有较多的小泉眼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金…[详细]
史家湖村~201村庄
因此地以前湖地较多,史姓人在此居住,故此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详细]
九墩村~202乡中心区
以境内的古烽火台第九峰墩遗址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详细]
光明村~203村庄
因境内有一小湖,其水光明如镜,清澈见底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详细]
下窝村~204村庄
因地处沙漠边缘,最初有人在此搭建窝棚垦荒种地,故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详细]
平乐村~205村庄
以境内古建筑“平乐宫”而得名。民国初期,沿袭清制,武威县的行政管理区按水系划分为六个渠,即黄渠(黄羊河水系)、大渠(杂木河上游)、杂渠(杂木河下游)、…[详细]

地名由来:

九墩镇以高沟堡北边古长城烽火墩所属岔子为第九墩而得名。

基本介绍:

九墩镇位于凉州区北部腾格里沙漠边缘,乡域面积约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543亩(包括一四九农场874亩)。辖6个行政村,即:小泉、史家湖、九墩、光明、平乐、下窝村,下设4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525人。乡政府驻九墩村。因境内有古长城第九墩烽火台遗址而得名。2001年,完成农业总产值3579万元,财政收入52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33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410元。省道210线贯穿全境。有普通职业中学1所,小学6所,在校学生1860人;有卫生院1处。

乡镇企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已建成的九墩粮油加工厂,拥有固定资产200万元,职工28人,形成了集良食加工、优质挂面、规模养殖为一

+查看详细九墩镇概况>>

历史沿革:

西汉至十六国“五凉”时期,九墩镇境域分属武威郡休屠县和姑臧县,休屠县治所即今四坝镇、九墩镇一带。

北魏至隋初,属武威郡林中县和襄城县。

唐宋年间,归姑臧县。

元时,属永昌路西凉州。

明清时期,先后归凉州卫和武威县。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武威县双城乡。

1949年9月后,属白塔、双城区。

1952年7月,属第六区(双城)。

1956年1月,为九墩乡。

1958年10月,属下双公社。

1962年,成立九墩公社。

1

+查看详细九墩镇历史沿革>>


以下地名与九墩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