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川人民广场 |
地名:水泉镇 | 隶属:平川区 |
区划代码:620403101 | 代码前6位:620403 |
行政级别:镇 | 车牌代码:甘D |
长途区号:0943 | 邮政编码:730900 |
辖区面积:523.34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35万人 |
人口密度:64人/km2 |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兴川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兴川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贾庄村 | ~200 | 镇乡结合区 | 贾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枣园村 | ~201 | 镇乡结合区 | 枣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陡城村 | ~202 | 村庄 | 陡城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玉碗泉村 | ~203 | 村庄 | 玉碗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双岔村 | ~204 | 村庄 | 双岔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杨岭村 | ~205 | 村庄 | 杨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牙沟水村 | ~206 | 村庄 | 牙沟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旱坪川村 | ~207 | 镇中心区 | 旱坪川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大黄湾村 | ~208 | 村庄 | 大黄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水泉村 | ~209 | 村庄 | 水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野麻村 | ~210 | 村庄 | 野麻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小黄湾村 | ~211 | 村庄 | 小黄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砂流水村 | ~212 | 村庄 | 砂流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下堡村 | ~213 | 村庄 | 下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黄沙湾村 | ~214 | 村庄 | 黄沙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丰源村 | ~215 | 村庄 | 丰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水泉镇因旧水泉有数眼清泉而得名。
2021年12月,甘肃省爱卫会命名水泉镇为2021年度甘肃省卫生乡镇(街道)。
2014年7月,水泉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水泉镇是2005年2月按照白银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撤销原水泉乡,并入陡城镇后新成立的建制镇。位于平川区政府西北部,刘白高速公路和109国道线交叉处,交通便利,物流方便。现辖15个行政村,96个社,2个社区居委会,共6571户,33478人,其中城镇人口813人。
全镇总面积约523.34平方公里,总耕地面积4.02万亩,其中水地3.63万亩,旱地0.39万亩。现有机井55 眼,小提灌工程15 处,大型灌溉工程兴电工程2处。年平均气温9.3 度,降雨量290毫米,蒸发量2400毫米左右,无霜期200天,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小。辖区内光、热、水、土地资源丰富,蕴含大量的煤碳资源和石灰石等矿产资源。名胜古迹有北武当山、福寿山摩崖石刻、黄湾汉墓群、水泉小堡子兵变遗址等。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全镇逐步形成了以玉米制种、大枣、西甜瓜为主的种植业和以养猪、养鸡为主的养殖业,主要农产品有小米、玉米、黄豆、大枣、杏、梨、核桃、花椒、西甜瓜、黄河密等,特色经济有玉米制种、早中熟西甜瓜生产、反季节西甜瓜栽培、花椒、大枣为主的干果产业。
柳州城遗址位于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牙沟水村,为唐代古城遗址。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420米(包括南北瓮城),东西宽320米;墙体为夯土板筑,最高处13.4米,上宽约3米,下宽12米。夯层厚0.1
野麻滩黄河岩画分布于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野麻村境内,共6处70多幅,总面积51平方米。包括人体、人头、人手等人物形象及羊等动物形象,以狩猎、农耕、家庭等内容为主,均为岩石等尖硬工具在光滑的岩壁
黄湾墓群位于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黄湾中村,时代为西汉中期至东汉初期。墓群分布在一条长1000米,平均宽度300米东西走向的山梁上。现存暴露棺椁的墓葬达26处,墓葬密集重叠,规格高低不一。墓群大
陡城城隍庙位于平川区水泉镇,年代为明代,类别为古建筑。2014年7月4日,陡城城隍庙被公布为白银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鹯阴城遗址位于平川区水泉镇,年代为汉代,类别为古遗址。2014年7月4日,鹯阴城遗址被公布为白银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寿山石刻位于平川区水泉镇,年代为清代,类别为石刻。2014年7月4日,福寿山石刻被公布为白银市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59年,成立水泉公社。
1961年,水泉公社直属靖远县;同年12月,划归靖远县东湾区工委。
1983年,改为水泉乡。
1985年,成立平川区后,划归平川。
1993年,调整为水泉乡和王家山镇。
1997年4月,又将调整后的水泉乡调整为陡城乡和水泉乡。
2001年11月,陡城撤乡建镇。
2004年9月,水泉乡并入陡城镇,合并后的陡城镇更名水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