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广东省 > 汕头市 > 澄海区 > 溪南镇 > 银北村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溪南镇银北村

[移动版]
陈慈黉故居
地名:银北村隶属溪南镇
区划代码:440515104216代码前6位:440515
行政区域:广东省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行政级别:村车牌代码:粤D
长途区号:0754 邮政编码:515000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分类代码:122

地名由来:“银北村”指此地原为一南北走向大沙陇,元至正年间,福建诏安陈恪斋带其子在苏湾都创居,长子陈潭沙分衍于大沙陇之上,形成数个自然村,统称大沙头,又称银砂乡。1953年析银砂为银北、银南二乡,因地处银砂乡北段。

荣誉排行: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村名单发布,银北村上榜。

基本介绍:

银北村简介

银北村是溪南镇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乡村,全村现有耕地面积4300亩,现在总人口8751人,总户数2071户,党员总数308人,分为13个分党支部,行政划分12个村民小组,村两委成员共13人。近年来,该村党总支心系群众,勤政为民,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带领村民发展经济,弘扬文明新风,努力建设文明村。全村去年双层经济收入2.53亿元,人平均收入4375元。村党总支及村委会先后被评为区先进党支部和市、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

银北村党总支一班人从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入手,切实加强党总支部自身建设,有效提高“两委”干部的整体素质,成为搞好村两个文明建设的核心堡垒。近年来,我村抓住银东工业区开发的有利时机,有规划地进行土地开发转让利用,逐步改变村纯农经济的格局,使经济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目前,银东工业区银北小区占地780多亩,已有6家中小企业投入生产,既解决了部份村民就业问题,也填补了该村工业产业化经营的空白,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全村共有种养大户413户,水稻面积1300亩,香蕉种植1200亩,蕃石榴750亩,荔枝52亩,什蔬生产207亩,海淡水养殖1100亩,牛蛙养殖450亩,三鸟饲养量16.9万只。

该村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切实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几年来,该村共设投资近120万元修建住宅区排污渠道385米,解决村内排污系统散乱的问题。2006年冬季投入60多万元对内田片、面前湖住宅区进行全面排污渠道建设;2007年初投资40多万元对村内影响环境卫生的三个荒废池填平(约16亩),绿化建设“银北村休闲广场”,现一期工程已基本完成;2009年初投入50多万元完成对老一、二、三联片的篮球场及周围排污系统的重建工作;去年顺利完成村民自留用地分配工作。村配备一支18人的专业环管队伍,全面实行垃圾袋装化,几年来共植树绿化近1000多棵,使村容村貌得到了明显改观。2006年被评为汕头市“生态示范村”、澄海区“文明村”。

银北村与云英村、仙市村、上岱美村、仙门村、西社村、下岱美村、外蚁村、塘陇村、南社村、内厝村、梅州村、梅浦村、口厝村、海岱村相邻。

历史沿革:

元至正年间,福建诏安陈恪斋带其子在苏湾都创居。

前属海阳县苏湾都。

明成化十三年(1477)属饶平县。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属澄海县苏湾都。

1921年撤都设区,称银砂乡,属东陇区。

1936年属第二区。

1946年撤区并乡,银砂、埭头、西埭头、三岱美、梅浦合称银砂乡。

1949年属苏北区。

1951年属溪南区。

1953年析银砂为银北、银南二乡,称银北乡,属溪南区。

1957年属溪南乡。

1958年成立澄海县人民公社,属第一支队115团。

1959年设银北生产大队,属溪南人民公社。

1984年1月设区建乡,设银北乡,属溪南区。

1986年11月撤区置镇,设银北村,属溪南镇。

1990年设银北管理区。

1998年9月设银北村,沿用至今。

周边相关:

银北村附近有前美古村、陈慈黉故居、名贤余氏家庙、德华民俗文化公园、樟林天后圣母庙、樟林古港等旅游景点,有橄榄菜、酸咸菜、东里猪脚饭、卤鹅、猪头粽、樟林鼠曲粿等特产,有澄海蜈蚣舞、澄海灯谜、潮阳英歌、潮阳剪纸、南澳渔民舞草龙习俗等民俗文化。

银北村名人

陈汉英

陈汉英(1903—1950)又名陈万年,别号“白仁识”,澄海县溪南镇银北村人。民国17年(1928)春,他随陈腾雄部队被国民革命军师长张瑞贵收编为该师补充团,任少校营长,曾带兵“围剿”普宁大南山游击区

溪南镇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