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广东省 > 梅州市 > 梅县区 > 松源镇

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

[移动版]
桥溪古韵景区
地名:松源镇隶属梅县区
区划代码:441421116代码前6位:441421
行政区域:广东省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粤M
长途区号:0753 邮政编码:514000
辖区面积:约149.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82万人
人口密度:约12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个社区、22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圩镇社区~001镇中心区
圩镇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宝坑圩镇社区~002村庄
宝坑圩镇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宝坑村~200村庄
因该地资源丰富(有煤、铁、锰、铜等),是有宝藏的地方。其包括宝二、宝三、麻地(旧时称奄子甲,土改时改称麻地)三个自然村合起来称为宝坑村。1961年属松…[详细]
彩山村~201村庄
村民居住屋背由村头至村尾都是山连山,似一条龙—样,故人们一直称为龙山。村民素有护林观念,这龙山上的林木始终保持郁郁葱葱,就似村民用绿色彩绘了这龙山,故…[详细]
黄坑村~202村庄
因村内山峰多是黄泥山,且是山坑地形,故名。1961年属松源公社,称黄坑大队,1987年称黄坑管理区,1999年称黄坑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径口村~203镇乡结合区
径口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园岭村~204镇乡结合区
因该村有座山岭呈圆形,以山得名,故名。1958年称园岭大队,1987年称园岭管理区,1999年称园岭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松源镇。…[详细]
新南村~205镇乡结合区
因村庄是由田新自然村和满田南华自然村合并而成,故名。1951属田心乡,1958年称新南大队,1983年称新南乡,1987年称新南管理区,1999年称新…[详细]
园潭村~206村庄
因松源河上游有一个很圆的潭,故名。1987年称园潭管理区,1999年称园潭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松源镇。…[详细]
青塘村~207村庄
旧时,松源王氏七世祖选择在背靠老虎寨的枫树林下开基建屋,茂密枫树林里有一大塘,青山绿水,碧绿映照,清可见底而取名,故名。1958年称怀仁大队,1983…[详细]
东王村~208镇乡结合区
因该村坐落群山脚下,群山正好座向于东方称为东山,且居住的都是王姓人氏,故名。1987年称东王管理区,1999年称东王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松源镇…[详细]
金星村~209镇乡结合区
因村子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跟从党的领导,听从党的指挥,把村内建设做到优秀和先进,故取名为金星村。1950年属小溪乡,1987年称金星管理区,1999年称…[详细]
五星村~210镇乡结合区
1952年,由瑶福、坪上、尖山、蕉岭、井下五个自然村合并,因该村建有一座五星桥,故名。1952年属五星乡,1960称五星大队,1987年称五星管理区,…[详细]
荷玉村~211村庄
由荷畲、玉乡两个自然村组成,故名。1987年称荷玉管理区,1999年称荷玉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松源镇。…[详细]
湾溪村~212村庄
该村与福建的下迳、上迳交界,三面环山,有一条小河水流至寒陂头下时,转个半月形的曲弯,故名。1987年称湾溪管理区,1999年称湾溪村委会,沿用至今,隶…[详细]
杨阁村~213村庄
因村庄形状呈东北两分叉,中间腹地,其形似羊角,取名羊角,客家方言羊角其与杨阁谐音,故名。1958年称杨阁大队;1983称桥美乡;1987年称杨阁管理区…[详细]
桥市村~214村庄
因村庄解放前靠水路运输,是松源货物集散地,又称桥下街,又像是一个集市,故名。1987年称桥市管理区,1999年称桥市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松源镇…[详细]
桥背村~215村庄
因该村地处横跨松源河的“永济桥”(后改建为“世恩大桥”)的桥背西边而得名。1987年称桥背管理区,1999年称桥背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松源镇。…[详细]
横坊村~216村庄
该村由横江、珠坊、官田三个自然村组成。取前二个自然村村名的一个字,故名。1987年称横坊管理区,1999年称横坊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松源镇。…[详细]
化联村~217村庄
旧时,村中有化龙庵,庵旁的泉水,清澈甘凉,伏天饮之,清凉透体,如饮溶化了的冰水,取其化意,又因该村由16个小自然村联合,故名。1958年称化联大队,1…[详细]
白玉村~218村庄
在抗日战争前后期间,因为战争饥荒,村中有一种树叶,名叫白叶子,大家被饥饿所迫,拿此叶作粮充饥,甚至还有人挑到街上去卖。人们称该村白叶番。建国后,改名为…[详细]
按背村~219村庄
因村内有座山峰形状似马鞍,同音“案”,且村子建造于此山峰的背后,故名。1992年称案背管理区,1999年称案背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梅县区松源镇。…[详细]
豪秀村~220村庄
以该村居民点豪岭、秀龙名取一字而得名,故名。1959年属豪岭公社,1961年称豪岭大队,1987年称豪秀管理区,1999年称豪秀村委会,沿用至今,隶属…[详细]
湖维村~221村庄
因廖氏开基先祖迁居此地后,见此地无水源,便开挖几口连结着的池塘,故取名为湖维村。1987年称湖维管理区,1999年称湖维村委会,沿用至今。…[详细]

地名由来:

松源境内山林茂密,满山遍野古松参天,同时又因她地居松江河上游,有源头之意,而得名松源。

荣誉排行:

2021年6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松源镇人口数量为1.82万人,位列梅县区各街道乡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9位。

基本介绍:

松源镇地处梅县东北部,四面环山,中间盆地,毗邻闽粤两省十乡镇,辖区总面积149.5平方公里,共中山地18万亩,耕地1.8万亩,22个行政村和一个居委会,总人口4.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8万人,是梅县的农业大镇之一。2001年被省政府核定为300个中心镇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松源镇历届党委、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决执行党和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经过多年的努力工作,全镇政治、经济、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至2003年,全镇社会总产值实现3.26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1.18亿元,工业总产值1.33亿元;镇级机动财力达165万元;农村人均收入达4220元。

+查看详细松源镇概况>>

闽粤梁氏宗祠

闽粤梁氏宗祠位于梅县区松源镇,年代为明-清,属于古建筑。2015年2月5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闽粤梁氏宗祠为第三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新南斐厦堂

新南斐厦堂位于梅县区松源镇,年代为明-清,属于古建筑。2015年2月5日,梅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新南斐厦堂为第三批梅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同怀别墅

同怀别墅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松源镇金星村,始建于民国时期,属于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同怀别墅曾是红四军前委机关和军部驻地,亦是中共中央九月来信传达地。1929年10月19日至21日,

松源镇红军标语

松源镇红军标语 位于松源镇。是1929年红四军驻扎该镇时所写。书写材料主要以油漆、墨汁及石灰水等书写在民居的外墙上或居室内墙体,为三合土夯筑部分有批荡面的厅堂、房间内。字体多为楷书,间中有部

历史沿革:

明代,松源镇境域属程乡县(今梅县)怀仁乡。

清康熙年间,改设松源堡。

民国期间,数易其名,先后属梅县第14区,第四区,第三区。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松源上、下乡合并为松源乡。

1949年3月,在梅县第一个成立区人民政府。

1951年6月,复设松源区(辖桃尧部分)。

1956年,分出桃源片﹐复改松源乡。

1959年3月,成立松源人民公社(辖桃尧部分)。

1983年11月,撤社建区。

1987年4月,改称镇。

松源镇特产与美食

松源麦芽糖

麦芽糖是梅县松源镇流传甚久、颇有名气的土特产,它不但风味独特,且有补气治病的作用,深受梅州百姓和外地游客的喜爱。松源麦芽糖制作历史悠久,相传在明末清初,该镇的彩山、横坊等地就有人以生产经营麦芽糖为生。

松源镇名人

蔡蒙吉

蔡蒙吉(1245—1276),南宋爱国诗人、抗元英雄、民族英雄,著名社会活动家。12岁中进士,被时人誉为“神童进士”,其祖父蔡若霖、父亲蔡定夫均为进士,因此当地有蔡府“一门三进士”之佳话。公元1276

王利亨

王利亨, 字寿山,号行航,松源园岭背村人。中乾隆乙酉(1789年)科举人,嘉庆辛酉(1801年)中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散馆后,授山西广灵知县,升任忻州知州,在任政绩卓著。他无心于仕途,中年辞去官职回


以下地名与松源镇面积相当:

松源镇相关名人

到松源镇必去著名景点

松源镇特产与美食
松源镇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