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广东省 > 梅州市

广东省梅州市

[移动版] [梅州市荣誉与排名]
桥溪古韵景区
地名:梅州市隶属广东省
区划代码:441400代码前6位:441400
行政区域:广东省 地理分区:华南地区
行政级别:地级市车牌代码:粤M
长途区号:0753 邮政编码:514000
辖区面积:约1586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87万人
人口密度:约244人/平方公里
区划代码 面积简介
梅江区 441402 571km2
梅江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总面积323平方千米。2005年末总人口30.7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3.7万人,农村人口7万多人。常住外来人口4万多人。梅江区…[详细]
梅县区 441421 2477km2
梅县区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北纬23°55′-24°28′、东经115°47′-116°33′。东邻大埔,西界兴宁,南连丰顺,北接蕉岭,东北与福…[详细]
大埔县 441422 2462km2
大埔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中上游,地处北纬24°01'~24°41'、东经116°18'~116°56'之间,东和北紧靠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和龙岩市永…[详细]
丰顺县 441423 2706km2
县名:丰顺县 拼音:FengShunXian。威妥玛拼音:FungshunHsien 方言译名:Hongsoon 邮编:514300。代码:44…[详细]
五华县 441424 3238km2
五华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它是粤东丘陵地带的一部分,地处北纬23°23'~24°12',东经115°18'~116°02',东起郭田照月岭,西…[详细]
平远县 441426 1374km2
平远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西邻江西省。总面积1381平方千米。总人口25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大柘镇,邮编:514600。代码:44142…[详细]
蕉岭县 441427 962km2
蕉岭 拼音:(jiāolǐng) 区号:0753 邮政编码:514100 蕉岭县是梅州市的一个县。位于广东省东北部,韩江上游,西与平远县相连,…[详细]
兴宁市 441481 2075km2
兴宁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东东北部兴宁盆地,广梅汕铁路,梅河高速线上,毗邻江西省。全市人口中绝大部分为客家人,当地民居、民俗和方言都具有鲜明的客家特色…[详细]

地名由来:

宋开宝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将改“敬州”为“梅州”,“梅州”的名称即始于此。一说梅州因盛产梅花而得名。据清光绪《嘉应州志》称,梅州得名与梅江有关。

叶剑英纪念馆
叶剑英纪念馆
梅州灵光寺
梅州灵光寺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
“八一”起义军三河坝战役纪念园
五指石
五指石
桥溪古韵景区
桥溪古韵景区

荣誉排行:

2023年4月,2023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出炉,梅州市位列第158名。

2022年,梅州市GDP总量为1318亿元,位列2022年广东省各大城市GDP排名第18位。

2022年1月,梅州市被命名为2021年“四好农村路”建设市域突出单位

2022年1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梅州市为2021年度国家卫生城市(区)

2022年3月,2021年度中国城市环境舒适指数排行榜正式发布,梅州市名列第19位。

2022年2月,2021广东省各大城市GDP排名出炉,梅州市以1308.01亿元位列第17位。

2021年11月,2021年中国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排名发布,梅州市位列第233名。

2021年11月,2021年中国城市可持续竞争力排名发布,梅州市位列第230名。

2021年5月,梅州市位列2021年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第120(四线城市)。

+查看更多梅州市荣誉与相关排名>>

基本介绍:

梅州位于广东省东北部,与闽、赣交界,因盛产梅花而得名。辖梅江区、梅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平远县、蕉岭县和兴宁市(县级)。全市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除丰顺有2000多人属畲族外,皆为汉族客家人,是全国最大的客家人聚居地之一。梅州属南岭丘陵山地,地势北高南低,主要有凤凰、项山、阴那山3条山脉,其中阴那山脉被称为粤东脊梁,最高峰铜鼓嶂,海拔1560米,为粤东第一高峰。大小盆地较多,总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其中最大的为兴宁盆地,面积约302平方公里。全市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3条,主要有梅江、汀江、韩江。梅州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短夏长,年平均气温大约为21℃,日照时间长,雨量充沛,极适宜发展生态农业和多种商品农业生产基地。

梅州历史悠久。秦汉时客家人的祖先逐渐由中原南迁,定居岭南,故有“客家”之称,属南海郡,南汉置敬州,宋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始称梅州,元代设梅州路,明属潮州府,清雍正十一年改置直隶嘉应州。民国时先后属潮循道、第六行政督察区。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设兴梅专区,1965年设梅县专区,1970年改称梅县地区,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梅县地区设立梅州市,市府驻梅江区。梅城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文化教育历来比较发达,足球运动普及城乡,旅居海外侨胞有290多万人,分布在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闻名遐迩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梅州历史上曾涌现不少享誉中外的文化名人,如黄遵宪、丘逢甲、罗香林、林凤眠等;也有海内外客籍地区广为流传、喜闻乐道的传奇式人物,如宋湘、叶璧华、李惠堂等。1964年郭沫若曾赋诗称赞梅州\"文物由来第一流\"。

梅州市旅游资源丰富,有始建于唐代的千年古刹灵光寺、历经千年的大觉寺、梅县松口元魁塔、五华雄狮古塔等人文古迹;有阴那山五指峰、蕉岭长潭一线天、大埔丰溪林场自然保护区、平远南台山、五指石、五华益塘水库、丰顺揭岭飞瀑、兴宁合水湖山、神光山等风光名胜;有雁南飞茶田旅游度假村、雁鸣湖旅游度假中心、丰顺龙鲸河漂流、汤坑温泉、五华热矿泥山庄以及中国五大民居之一的客家围龙屋等特色景点;有-元帅、黄遵宪、丘逢甲等名人故居;还有独特的客家民俗风情、文化艺术,别具一格的风味饮食等。

梅州扼守粤、闽、赣三省之要冲,是沿海与内地联系的桥梁和过渡地带,是205和206国道、广梅汕铁路和梅坎铁路(梅州一福建坎市)的交汇地。公路密度位居全省山区市前列。航空可直通广州、香港。梅江、韩江水运直达潮州、汕头。全市初步形成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相结合的立体交通网。

梅州矿产资源主要有煤、铁、铜、锰、稀土、瓷土、石灰石、大理石、花岗岩等48个矿种,其中锰矿储量居全省第一位,石灰石、铁矿储量居全省第四位,煤的储量占全省的1/3。水力资源丰富,温泉、优质饮用矿泉水储量大、开发利用价值高。梅州是全国最大的金柚生产基地,也是著名的“单丛茶之乡”。

历史沿革:

梅州具有悠久的历史,据考古发现和近几年的文物普查统计,梅州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和遗物点398处。

秦始皇设揭阳戍于揭岭飞泉径下,汉元鼎六年升格为县。

东晋咸和六年(331年)析龙川县设兴宁县,治所在今五华华城镇,属东官郡。

东晋义熙九年(413年)析海阳县设义招县,属义安郡。

南齐永明元年(483年)析海阳县设程乡县,隋唐属潮阳郡。

五代十国南汉乾和三年(945),亦即后晋开运二年,程乡升为敬州,领程乡县。

这是梅州州治设立的起始。”宋开宝四年(971),因避宋太祖祖父赵敬之讳,改“敬州”为“梅州”,“梅州”的名称即始于此。

宋熙宁六年(1073),废梅州,以程乡县隶潮州;元丰五年(1082),梅州复置,仍理程乡县,属广南东路;绍兴六年(1136),废梅州复设程乡县隶潮州;绍兴十四年又复置梅州,仍理程乡县,属广南路。

元至元十六年(1279),改梅州为“梅州路”,置总管府;至元二十三年,复为梅州,属江西行中书省广东道宣慰使司;元贞元年(1295),隶属潮州路;延佑五年(1318),改直隶广东道宣慰使司,均只领一程乡县。

明洪武二年(1369),废州为程乡县,隶潮州。

清雍正十一年(1733),程乡升为“嘉应州”,隶属广东省。

辖地包括程乡、平远、镇平及以前为惠州府所统的兴宁、长乐五县,称为“嘉应五属”。

嘉庆十二年(1807),升嘉应州为嘉应府。

嘉庆十七年,复为嘉应州,仍领兴宁、长乐、平远、镇平四县。

宣统三年(1911),嘉应州复名梅州。

民国三年(1914),废州府制,梅州改名梅县。

1949年10月设置兴梅专区;1950年1月26日,设置兴梅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52年底,撤销兴梅专区,兴梅7县改隶粤东行政区;1956年2月,粤东行政区划分为惠阳、汕头专区,兴梅7县属汕头专区;1965年7月,设立梅县专区,原兴梅7县从汕头专区分出,归属梅县专区,后改为梅县地区;1979年3月,原梅县所辖之梅州镇由区级升格为县级称梅州市;1983年6月,梅州市(县级)与梅县合并改为梅县市;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原梅县地区改为梅州市(地级);1994年6月,兴宁县撤县设市(县级);2013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同意梅州市撤销梅县,设立梅州市梅县区。

,沿用至今。


以下地名与梅州市面积相当:

梅州市相关名人

到梅州市必去著名景点

梅州市特产与美食
梅州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