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
地名:小楼镇 | 隶属:增城区 |
区划代码:440118106 | 代码前6位:440118 |
长途区号:020 | 邮政编码:510000 |
车牌号码:粤A | 行政级别:镇 |
人口数量:约4.8万人 | 人口密度:353人/km2 |
辖区面积:136平方公里 |
小楼镇相关网站: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小楼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小楼社区是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小楼镇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黄村村 | ~200 | 村庄 | 黄村村位于小楼镇的西北部,距离镇政府16公里,距离增城市区27公里。西接中新镇,东接二龙村,北靠竹坑村,南接邓山村。福和至正果公路自西向西东跨村而过,…[详细] |
邓山村 | ~201 | 村庄 | 邓山村位于小楼镇的西部,距离镇政府18公里,距离增城市29公里。村“两委”干部5人,村党支部党员27人,辖区内有8个经济合作社,222户,人口890人…[详细] |
沙岗村 | ~202 | 村庄 | 沙岗村位于小楼镇的西北部,距离镇政府15公里,距离增城市区26公里。村两委干部6人,村党支部党员54人,辖区内有7个经济合作社,439户,人口2023…[详细] |
二龙村 | ~203 | 村庄 | 二龙村位于小楼镇的西部,距离镇政府12公里,距离增城市区23公里。辖17个合作社,人口2963人,其中外出1100人,常住人口1863人;总面积14.…[详细] |
九益村 | ~204 | 村庄 | 九益村位于小楼镇的北部,西邻正隆村,东接江坳村,北接腊圃村,南靠荔城街;距离镇政府7公里,距离增城市17公里。村两委干部5人,村党支部党员52人,辖区…[详细] |
正隆村 | ~205 | 村庄 | 正隆村位于小楼镇的中部,距离镇政府7公里,距离增城市区13公里。辖区内11个合作社,人口1809人,其中外出810人,常住人口999人。总面积3.55…[详细] |
罗坑村 | ~206 | 村庄 | 罗坑村位于小楼镇西部,西邻竹坑村,东邻正隆村,北与长岭村一山之隔,南接二龙村。罗坑村距离镇政府13公里,距离增城市区25公里。村“两委”干部4人,村党…[详细] |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竹坑村 | ~207 | 村庄 | 竹坑村位于小楼镇西部,东邻罗坑村,西接中新镇,南与黄村一山相隔,北与青迳村一山之隔,是增城革命老区之一。竹坑村距离镇政府16公里,距离增城市区28公里…[详细] |
青迳村 | ~208 | 村庄 | 青迳村位于小楼镇政府的北部,东邻秀水村,西接中新镇,南与竹坑一山相隔,北与派潭镇一山之隔,距离镇政府18公里,距离增城市区29公里,是增城革命老区之一…[详细] |
秀水村 | ~209 | 村庄 | 小楼镇秀水村位于小楼镇的北部,东邻长岭村,西接青迳村,南与罗坑村一山之隔,并靠派潭镇。秀水村距离镇政府15公里,距离增城市区26公里。村“两委”干部5…[详细] |
长岭村 | ~210 | 村庄 | 长岭村位于小楼镇的北部,东邻约场村,西接秀水村,南与正隆村一山之隔,北靠派潭镇。长岭村距离镇政府12公里,距离增城市区23公里。村“两委”干部6人,村…[详细] |
约场村 | ~211 | 村庄 | 约场村位于小楼镇政府的北部,东邻河洞村,西接长岭村,南邻腊圃村,北靠派潭镇。约场村距离镇政府9公里,距离增城市区20公里。村“两委”干部5人,村党支部…[详细] |
河洞村 | ~212 | 村庄 | 河洞村位于小楼镇政府的东北部,东靠正隆村,西接约场村,南邻西境、庙潭村,北靠派潭镇。距离镇政府8公里,距离增城市区18公里。村“两委”干部5人,村党支…[详细] |
腊圃村 | ~213 | 村庄 | 腊圃村位于小楼镇的中部,距离镇政府5公里,距离增城市区11公里。辖区分有24个合作社,人口6013人,其中外出1193人,常住人口4820人。总面积1…[详细] |
西境村 | ~214 | 村庄 | 西境村地处小楼镇中部,面积3.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18亩,辖5个经济合作社,总人口320户1670人。近年来,西境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社…[详细] |
东境村 | ~215 | 村庄 | 东境村位于小楼镇东北部,西邻江坳村,东邻庙潭村,南接庙潭村,北与西境村一墙之隔。增江河支流二龙河流经中部,福正公路沿东西走向跨村而过,村距离镇政府5公…[详细] |
庙潭村 | ~216 | 村庄 | 庙潭村位于增城市小楼镇东部,西邻东境村,东临增江河,南与正果镇隔江相望。增江河支流派潭河、二龙河流经村域,并在村域内与增江河交汇。福正公路、小正公路跨…[详细] |
西园村 | ~217 | 村庄 | 西园村位于小楼镇的东南部,西邻小楼村,东搂庙潭村,北邻江坳村南与正果镇隔江相望。增江河、二龙河流经村域。广河高速、小正公路跨境而过,交通便利距离镇政府…[详细] |
小楼村 | ~218 | 镇乡结合区 | 小楼村位于小楼镇南部,增派公里、小正公路跨境而过,交通便利,增江河流经该村域;辖区内17个合作社,人口3762人,其中外出1300人,常住人口2462…[详细] |
江坳村 | ~219 | 村庄 | 江坳村位于小楼镇南部,面积为6.17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00亩,林地面积3742亩;下辖15个自然村,22个合作社。总人口3348人,总户数620…[详细] |
概 况:小楼镇位于增城市中北部,南距市政府所在地荔城街10公里。全镇总面积136平方公里,辖20个村委会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4.8万。2004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95012万元(现行价),比去年增长10.7%,其中工业产值71056万元,农业产值23956万元,分别比去年增长13.2%和3.9%,农村人均纯收入3648元,比去年增加5.2%。
旅游业:2004年,何仙姑旅游景区纳入市重点旅游项目建设范畴。一年来,全镇以“仙姑故里,道教胜地”为特色,大做“仙”字文章,何仙姑旅游景区建设明显加快。一是积极推进景区旧建筑拆迁安置工作。完成拆迁面积约15000多平方米。二是加大环境整治力度。镇公安、规划、建设、市政等部门密切配合,为景区营造了舒适、安全、卫生、整洁、休闲的旅游大环境。三是加大仙桃园、仙藤园的建设力度,尤其是通过实施“森林围藤”,仙藤园面积由原来的900平方米扩展至6000多平方米,仙藤园的绿化植树基本完成。四是规范了何仙姑家庙的道教活动。经过努力,何仙姑家庙得到广州市道教协会支持,成为我市合法的道教活动场所。多位道长进驻家庙,按期举行活动,深化了道教胜地的形象。五是强化了宣传促销。成功举办了仙桃采摘暨义卖仪式、何仙姑宝塔落成庆典、2004增城菜心美食节等活动,有效扩大了景区的知名度。六是成立了何仙姑文化研究会。2004年景区接待游客突破15万人次,有力地带动了我镇第三产业的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以农村“五通”工程为重点,着力推进路网、水网、电视网等“民心网络”的建设和维护。成立了村道维护工作小组,落实村道绿化及维护工作。积极推进自然村道硬底化建设,投资400多万元,完成沙岗至大塘洞、竹坑村至坑尾、竹坑村至吓塘等5条自然村道,通车里程达6.58公里。加强了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一年来,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加大投入,完成水利设施维修、除险加固工程12宗,疏淤工程53宗,改善治涝面积5000多亩,改善灌溉面积4000多亩,为确保旱涝保收打下良好的基础。今冬明春,计划投入450万元,重点推进腊圃陂灌田改造工程和西境村冬瓜生产基地农田标准化建设。.
[感谢网友"
环保地板"分享此内容。]
迟菜心 增城迟菜心,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增城传统的农家品种,种植历史悠久,素有“菜心之王”的美誉。增城迟菜心为冬天种植和收成的蔬菜,经过90~120天才能收割,因其时至深冬才上市,比一般菜心要迟,所以称为迟菜心……
增城小楼冬瓜 增城小楼冬瓜个头大,“增城十宝”之一皮黑肉厚,产量高,具有清热解暑、利尿的功效。鲜食菜式丰富多样,亦可制成瓜干、瓜条、瓜蓉等产品。主销于江浙一带,远销台湾、东南亚、俄罗斯等地。品质特性:小楼冬瓜为一年……
菜心宴 小楼盛产的增城菜心,具有菜质鲜嫩,香脆甜爽,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特点,具有稀释、清除肠道毒素,治疗便秘,预防肠癌,美容保健的功效。煮之快熟,嚼之爽脆,尝之甜美,吃起来无渣,非一般菜心可及。 菜心的吃法……
冬瓜宴 小楼盛产的黑皮冬瓜,个头大、产量高,皮薄、肉厚、清甜、消暑。冬瓜可以切块晒成冬瓜干,用于煲汤。用冬瓜可以做成很多种菜,例如:冬瓜干蒸鱼头,鱼肉中有冬瓜的清香,十分鲜甜;冬瓜盅,清甜消暑,常见做法是将冬……
何仙姑与挂绿的传说 仙姑是八仙中唯一的女仙,其故事在全国家喻户晓。根据流传及众多典籍记载,何仙姑是广东增城小楼镇仙桂村人。生于唐代开耀二年(682年),原名何秀姑,其父何泰,母亲吉氏,以制售豆腐为生。秀姑诞生时紫云绕室,……
何仙姑 何仙姑,八仙之一,八仙中唯一的女仙。何仙姑是广东增城小楼镇仙桂村人。生于唐代开耀二年(682年),原名何秀姑,其父何泰,母亲吉氏, 以制售豆腐为生。秀姑诞生时紫云绕室,白光闪耀。她自幼喜读诗书,手不释……
周志堂 周志堂,小楼镇西境村农民。1980年初中毕业后外出打工,靠着几年的积蓄和见识,毅然回家办养鸡场。同时,在承包的2亩责任田试种冬瓜,在上级部门支持下,引进优质种子,邀请专家授课,逐步掌握冬瓜种植技术,产……
以下地名与小楼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