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焦作市 > 博爱县 > 磨头镇

河南省焦作市博爱县磨头镇

[移动版]
博爱县 幸福湖公园
地名:磨头镇隶属博爱县
区划代码:410822105代码前6位:410822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豫H
长途区号:0391 邮政编码:454100
辖区面积:约46.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2.51万人
人口密度:约540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4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磨头村~200镇中心区
传原名藏富村。唐时,村东白马寺内有泥塑白马,每逢冬季夜静常出寺吃麦苗,至藏富村后,便磨头回寺。磨头,博爱方言即转弯的意思。村人便以此传说将村名改为磨头…[详细]
大屯村~201村庄
传元末,朱元璋曾在此操练兵马,囤积粮草。明初,薛姓在此定居成村,名薛家屯,后因村庄扩大,改名大屯。1958年设大屯生产大队,属红旗公社。1961年属磨…[详细]
东张赶村~202村庄
清道光五年(1825)《河内县志》载“东张赶村”。传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民到此定居成村,立名东张赶。历史沿用至今。1948年设东张赶行政村,属第三区。…[详细]
小屯村~203村庄
明初,原名朱屯。后因村东有大屯,对应改名小屯。1958年设小屯生产大队,属红旗公社。1961年属磨头公社。1984年设立小屯村民委员会,简称小屯村委会…[详细]
小庄村~204村庄
传元末,人少叫后小庄。明初,改为小庄。1948年设小庄行政村,属第二区。1952年1956年属小庄乡。1958年属红旗公社。1961年改小庄生产大队,…[详细]
前十里村~205村庄
明时,此处距清化城十里,曾设有客店。后在客店南形成村庄,故名前十里店,简称前十里。1958年设前十里生产大队,属红旗公社。1961年属磨头公社。198…[详细]
后十里村~206村庄
明时,因此处距清化城十里,曾在此设有客店,在客店北边形成村庄,因居北,故名后十里店,简称后十里。1956年属太子庄乡。1958年改后十里生产大队,属红…[详细]
东马村~207村庄
传原名康庄。唐时,村东北白马寺泥塑白马,冬天晚上出来吃麦苗,日久,引起邻村康庄、朱庄两村互相猜疑对骂。人们便把村叫东骂、西骂。因在东,故改名东马。19…[详细]
前牛庄村~208村庄
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民到此定居,因村在牛王庙南,故名前牛庄。1956年属许良乡。1958年改前牛庄生产大队,属红旗公社。1961年属磨头公社。1984…[详细]
胭粉庄村~209村庄
明初,从山西洪洞县移民定居成村,因出产胭脂、官粉驰名,得名胭粉庄。1958年设胭粉庄生产大队,属红旗公社。1961年属磨头公社。1984年设胭粉庄村民…[详细]
柳庄村~210村庄
明初,从洪洞县迁民到此定居成村。此处很多柳树,故名。1948年设柳庄行政村,属第二区。1956年属机房乡。1958年改柳庄生产大队,属红旗公社。196…[详细]
东南村~211村庄
传清乾隆巡游月山寺时,路经此地,在陆家客店休息,眺望东南一片竹林,问:东南有村吗?店家答有村,后人据此改村名为东南村。1956年属机房乡。1958年改…[详细]
西南村~212村庄
明时,是萧家看坟人定居成村,名肖小庄。清乾隆年间,因处东南村之西,改名西南村。1956年属机房乡。1958年改西南村生产大队,属红旗公社。1961年属…[详细]
西李洼村~213村庄
明初,李姓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因地势低洼起村名李洼。第一次地名普查时,发现与当时清化公社的李洼重名,且位于县域西部,1982年,更名西李洼。1958…[详细]
王保村~214村庄
明万历《怀庆府志》载:为王家保,后称王保。1948年设王保行政村,属第四区。1956年属金城乡。1958年改王保生产大队,属金城公社。1984年设王保…[详细]
蔡庄村~215村庄
明初,蔡姓由洪洞县迁来此定居成村,故名。1958年设蔡庄生产大队,属红旗公社。1961年属磨头公社。1984年设立蔡庄村民委员会,简称蔡庄村委会,属磨…[详细]
陈庄村~216村庄
明初,有郝、陈、赵三姓,称为郝庄。后因陈姓人多,遂将村名改为陈庄。1948年设陈庄行政村,属第三区。1956年属界沟乡。1958年改陈庄生产大队,属红…[详细]
原庄村~217村庄
传明末,有许、原两姓,村名许原家庄。村里的许姓消失后,改原家庄,简称原庄。1958年设原庄生产大队,属红旗公社。1961年属磨头公社。1984年设原庄…[详细]
际东村~218村庄
传明初,季姓在此居住,名小季村。后称际村。1958年以村中荒地为界分为两个村,居东,故名际东。1958年设际东生产大队,属红旗公社。1961年属磨头公…[详细]
际西村~219村庄
传明初,季姓在此居住,名小季村。后因谐音称际村。1958年以村中荒地为界分为两个村,居西,故名际西。1958年设际西生产大队,属红旗公社。1961年属…[详细]
西张赶村~220村庄
清道光五年(1825)《河内县志》载“西张赶村”。传明初,从山西洪洞县迁民到此定居成村,立名西张赶。历史沿用至今。1948年设西张赶行政村,属第三区。…[详细]
瞿庄村~221村庄
明初,瞿姓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故名。1958年设瞿庄生产大队,属红旗公社。1961年属机房公社。1963年属磨头公社。1984年设瞿庄村民委员会,简称…[详细]
崔庄村~222村庄
传原名景贤庄,明万历年间,崔养蒙中举进士,遂改为崔庄。1948年设崔庄行政村,属第二区。1956年属机房乡。1958年改崔庄生产大队,属红旗公社。19…[详细]
关王庙村~223村庄
传明初,原名东刘十字。后因村内修关帝庙,称关王庙。1958年设关王庙生产大队,属红旗公社。1961年属磨头公社。1984年设关王庙村民委员会,简称关王…[详细]
玉皇庙村~224村庄
传明初,原名南刘十字,后因西口有玉皇庙,故名。1958年设立玉皇庙生产大队,属红旗公社。1961年属磨头公社。1984年设玉皇庙村民委员会,简称玉皇庙…[详细]
南十字村~225村庄
明初,刘姓从洪洞县迁此定居,分“东西南北中”五处十字形居住,因该处居南,故名南刘十字,后简称南十字。1948年设南十字行政村,属第二区。1956年属机…[详细]
二仙庙村~226村庄
传原名万庵村。明时,因村中修建二仙庙,故名。1948年设二仙庙行政村,属第二区。1956年属机房乡。1958年改二仙庙生产大队,属红旗公社。1961年…[详细]
闪拐村~227村庄
传明初,此处是通往怀庆府的官道,一个拐腿人名叫闪海,在此处开过饭铺,成村后故名。1948年设闪拐行政村,属第二区。1956年属机房乡。1958年属红旗…[详细]
大礼元村~228村庄
明初,山西洪洞县迁民至此定居,因村东有较大的梨园,故名。后称大礼元。1956年属机房乡。1958年属红旗公社。1959年属机房公社。1963年属磨头公…[详细]
尚后村~229村庄
传明初,尚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民到此定居成村,因村庄位于大梨园之北,故名尚后。1956年属机房乡。1958年更名尚后生产大队,属红旗公社。1961年属机房…[详细]
前李村~230村庄
明初,李姓由山西洪洞迁此定居,村名李村。后因人多分为两村,因在南,故名。1958年设前李生产大队,属红旗公社。1961年属磨头公社。1984年设前李村…[详细]
西西庄村~231村庄
元时,叫小李庄。明初,山西洪洞刘姓迁居于此,改为西刘十字,后因村名绕口,改称西庄。因与当时上庄乡的西庄同名,且位于县域西部,1982年第一次地名普查时…[详细]
狮口村~232村庄
传东汉大将军窦武,力大无穷,他提两个石狮子放在此处,成村后称狮子口,简称狮口。1956年属机房乡。1958年改狮口生产大队,属红旗公社。1959年属机…[详细]
北十字村~233村庄
明初,刘姓从洪洞县迁此定居,分“东西南北中”五处十字形居住,因该处居北,故名北刘十字,后简称北十字。1956年属机房乡。1958年7月改北十字生产大队…[详细]

地名由来:

磨头原名藏富村。传唐代村东白马寺内有白马,夜静常出寺啃青。每逢啃青至藏富村后,便磨头回寺,后称磨头(博爱方言即转弯的意思)。

基本介绍:

磨头镇位于博爱县西南部,西临丹河与沁阳市接壤,全镇国土面积4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万亩、竹林面积3100亩),总人口3.1万人,下辖34个行政村。

磨头镇区位和资源优势明显。省道308冢沁线和县道015高九线穿境而过,紧邻省道238常付线和省道104郑常线,道路四通八达。镇区距博爱县城、沁阳市区均不到5公里,到博爱高速路口、月山火车站以及沁阳高速口都仅有10分钟车程。西气东输一线工程万里管线第一个分输站和全国第一条跨省煤层气输气管道工程(端氏—晋城—博爱)末站均在磨头境内,镇域范围内天然气(煤层气)液化压缩企业和输配气站达到10余家。境内水资源丰富,丹河在境内汇入沁河,保持常年流水的泉水河10余条、自流泉20余处。

磨头镇历史和文化底蕴深厚。修建于东汉的白马寺具有较高的考古和佛教文化价值;占地1400余亩的太行博竹苑,郁郁葱葱,湖泊溪流交错,是海河的源头,极具旅游开发价值。原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同志曾在此工作和生活将近一年的时间。

磨头镇工业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全镇拥有各类工业企业28家,其中有6家投资亿元以上企业落户县产业集聚区,涌现出了以豫竹方便面、博农乳业、润华化工、中能天然气、益源生物、三峡益众新能源等为代表的骨干企业群体,初步形成了食品加工、天然气综合利用、机械制造等支柱产业。2014年全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2.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959万元;2015年元至九月份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706万元,占年任务2254万元的76%。

磨头镇农业产业化结构日趋合理。全镇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2万亩;有3个肉牛、3个奶牛标准化养殖场,牛存栏6200头;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60余家,农产品深加工企业6家,农产品实现了绿色、优质、高效;粮食产量连年稳定增长;林木种植5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38%,2013年荣获全省首批国土绿化模范乡镇。

磨头镇社会事业快速协调发展。镇区和农村面貌日新月异,整洁卫生,2006年被河南省命名为“省级卫生镇”,2011年届满验收后,再次被命名为“省级卫生镇”;镇域内有1所中学、7所中心小学和1所一级甲等医院,文化、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磨头镇先后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示范乡镇”、“省级卫生乡镇”、“河南省首批国土绿化模范乡镇”、“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河南省特色乡镇”、“河南省名优蔬菜之乡”、“焦作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信访工作先进乡镇”、“全市平安建设3A示范镇”等多项荣誉。

磨头镇辖34个行政村,包括:王堡、大屯、东张赶、西张赶、小屯、前十里、后十里、东马、牛庄、胭粉庄、柳庄、东南村、西南村、西李洼、磨头、蔡庄、陈庄、原庄、际东、际西、崔庄、翟庄、关王庙、玉皇庙、南十字、闪拐、西西庄、二仙庙、大礼元、尚后、前李、小庄、狮口、北十字。

二仙庙村清真寺

二仙庙村清真寺位于博爱县磨头镇二仙庙村。年代为清。 二仙庙村清真寺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博爱崔氏宗祠

崔氏宗祠位于博爱县磨头镇崔庄村。年代为磨头镇崔庄村。崔氏宗祠是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27年属万北乡四图。

1930年属第三区。

1957年属太子庄乡、机房乡。

1958年属红旗公社。

1960年博爱县撤销并入焦作市,仍属红旗公社。

1961年恢复博爱县,属红旗公社、孝敬公社。

1965年成立磨头公社。

1984年改设磨头乡。

1996年撤乡置磨头镇。

磨头镇特产与美食

清化姜

最早种植的清化姜 博爱姜亦名清化姜,也叫上庄姜。主要分布于许良、上庄、柏山三个乡。博爱姜块大、丝细、产量高,而且品质佳、味道鲜、香辣宜口,百煮不烂,抗逆力强,含水量少,易加工贮藏,是同类中的佼佼者,博


还有1个地名与磨头镇同名:

以下地名与磨头镇面积相当:

磨头镇相关名人

到磨头镇必去著名景点

磨头镇特产与美食
磨头镇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