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区划代码 | 面积 | 简介 |
蒲西街道 | 410728001000 | 26km2 | 蒲西街道于2003年4月成立,位于长垣县新城区与樊相、南蒲、蒲东、常村四乡(镇、办事处)的城乡结合部,面积26平方公里,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详细] |
蒲东街道 | 410728002000 | 28km2 | 蒲东街道位于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辖东街、南街、西街、北街、北关、中心街、东关、南关、岳庄、吕楼、五里铺、顿庄、姚占、孔场、杨庄、柴堤、苏寨、王楼、七…[详细] |
南蒲街道 | 410728003000 | 63.6km2 | 南蒲街道位于长垣县西南部,是2006年3月区划调整新成立的一个街道办事处,前身是张寨乡,辖36个行政村,总面积63.6平方公里,总人口4.4万人。境内…[详细] |
蒲北街道 | 410728004000 | 38.4km2 | 蒲北街道位于长垣县城区北部,新荷铁路穿境而过,省道213纵贯南北,交通十分便利。境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电力充足、通讯便利。
蒲北街道成立于20…[详细] |
魏庄街道 | 410728005000 | 46km2 | 魏庄镇位于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城南偏东5公里处,距新乡、开封、濮阳、荷泽均不足百公里,濒临106国道,308省道,新荷铁路,是长垣县副中心镇,1996年…[详细] |
丁栾镇 | 410728101000 | 49km2 | 丁栾镇位于河南省长垣县城北12公里处,东邻方里乡,西靠张三寨乡,南连满村乡,东北接佘家乡,北部与滑县高平乡毗邻。辖34个行政村,4.1万人,5.1万亩…[详细] |
樊相镇 | 410728102000 | 81.46km2 | 樊相镇位于长垣县西北部10公里处,南接县城,北临滑县,106国道纵贯南北,新(乡)荷(泽)铁路横穿东西,阿(荣旗)深(圳)高速、济(源)东(明)高速穿…[详细] |
恼里镇 | 410728104000 | 99.6km2 | 恼里镇位于长垣县东南部,东依黄河,与东明、兰考隔河相望,全镇总面积99.6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5.2万口人,6.1万亩耕地。该镇曾先后被上级授予…[详细] |
常村镇 | 410728105000 | 75.1km2 | 常村镇地处长垣县、封邱县、滑县三县交界处,总面积75.1平方公里,耕地6.2万亩,人口4.6万人,40个行政村。引黄干渠大功河纵贯全镇,新荷铁路、省道…[详细] |
赵堤镇 | 410728106000 | 48km2 | 赵堤镇距长垣东北25公里,全镇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3.5万亩,人口3万余人,辖30个行政村。赵堤镇处于两省四市交界地带、东部与山东省东明县隔河相望,…[详细] |
孟岗镇 | 410728107000 | 59km2 | 孟岗乡位于长垣县城东9公里,总面积59平方公里,耕地4.95万亩,辖42个行政村,47万人,绿地面积48.6万平方米,是新乡市、长垣县综合实力较强乡镇…[详细] |
满村镇 | 410728108000 | 56km2 | 满村乡位于长垣县北部,距县城6公里,东与孟岗乡、方里乡毗邻,北与丁栾镇、张三寨乡搭界,西与樊相镇为邻,总面积56平方公里,东西长11公里,南北宽8公里…[详细] |
苗寨镇 | 410728109000 | 54km2 | 苗寨乡地处长垣县东北部,南与芦岗乡为邻,北与武邱乡交界,西与方里乡、孟岗乡、赵堤镇接壤,东与山东东明隔黄河相望,离长垣县城25公里,离濮阳45公里,距…[详细] |
张三寨镇 | 410728110000 | 40km2 | 张三寨乡位于长垣城北20公里,乡域面积40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4.1万亩耕地,3.06万口人,是长垣城北重要的优质商品粮生产基地和医用卫生材料生…[详细] |
方里镇 | 410728111000 | 50km2 | 方里乡位于长垣县城东北15公里处,全乡面积50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3个自然村。人口40183人,耕地37640亩。
该乡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详细] |
佘家镇 | 410728112000 | 55km2 | 长垣县佘家乡位于长垣县东北部长(垣)、滑(县)、濮(阳)三县交界处,距县城25公里,区域面积5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64万亩,辖49个行政村,60个…[详细] |
芦岗乡 | 410728202000 | 67km2 | 芦岗乡地处黄河滩区,南邻总管乡,北接苗占乡,西依临黄大堤,东隔黄河与山东省相望,辖区内共有41个行政村,64个自然村,耕地面积44000亩,滩地面积1…[详细] |
武邱乡 | 410728206000 | 86km2 | 武邱乡位于长垣县东北部,距县城30公里,地处黄河之滨,北邻濮阳市,东与山东省东明县以黄河浮桥相通。全乡面积86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人口4.6万,…[详细] |
地名由来:因战国时之首垣邑而得名。长垣,西周时属卫国。春秋时为卫国的蒲邑、匡邑。战国时魏国并匡、蒲,置首垣邑。秦置长垣县,隶三川郡。
2023年1月,长垣市被认定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2022年10月,长垣市被纳入为2022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2022年8月,长垣市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2022年8月,河南省第一批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市县名单公布,长垣市入选。
2022年5月,河南省教育厅确定长垣市为河南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
2022年3月,长垣市被确定为河南省民营经济示范城市试点。
2022年1月,长垣市入选河南省双拥模范城(县、区)。
2021年12月,2021中部百强县排行榜出炉,长垣市位列第41。
2021年12月,2021年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县(市)名单发布,长垣市位列第75。
长垣市域面积1051平方公里,辖11镇2乡5个街道,1个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596个建制村,19个社区,常住人口90.5万。是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全国“城市双修”县级试点城市、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明显激励县、河南省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县、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县。享有“中国起重机械名城”“中国医疗耗材之都”“中国防腐蚀之都”“中国厨师之乡”等美誉。
长垣市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温、日照、降水均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其气候特点是春季风多雨少气温回升快,夏季炎热多雨气温高,秋季凉爽气温日较差大,冬季寒冷雨雪少。土层深厚,土质较好,农用价值较高,矿产资源相对贫乏。
长垣市为黄河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境内无山,地势平坦低洼,海拔57-69米之间,黄河大堤连接太行堤呈东北--西南走向贯穿全境,将全市自然分为两部分:堤东为黄河滩区,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堤西黄河冲积平原,区内地势平坦,少有缓坡。
长垣市属于黄河流域,流域总面积1051平方公里。除生产堤以东109平方公里为黄河干流控制,占全市总流域面积的10.4%,其余分属天然文岩渠和金堤河两大水系。临黄堤以东、生产堤以西为天然文岩渠水系,控制流域面积242平方公里,占全市总流域面积的23.6%;临黄大堤以西为金堤河水系,控制流域面积7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流域面积的66%,处水系最上游。目前,全市现有确权县管河道58条,总长539.41公里。
长垣市辖11镇2乡5个街道办事处,596个行政村,22个城市社区。
历史沿革:
西周属卫。
春秋置蒲邑(今长垣县城)、匡邑(今恼里)。
战国属魏,并匡、蒲置首垣邑(遗址在今满村镇陈墙一带)。
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改首垣邑为长垣县,属三川郡。
西汉天汉三年(前98)至初始元年(8),境内置有长罗侯国(今樊相一带)。
新莽始建国元年(9)至地皇四年(23)更长垣县名为长固县,属兖州陈留郡。
更始元年(23)复名长垣县。
东汉建武元年(25)析置长垣侯国。
三国属魏。
西晋泰始元年(265)属陈留国。
隋开皇十六年(596)移县治于妇姑城(今南蒲街道司坡一带),以治南有古匡城改名匡城县,属东郡。
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为避太祖朱温父名讳,复长垣县,属汴州。
后唐同兴元年(924)仍名匡城县。
宋建隆元年(960)避太祖匡字讳,改为鹤丘县,属京畿路开封府。
大中祥符元年(1008)废鹤丘,仍名长垣。
金泰和四年(1204)县治迁鲍堌村(今苗寨镇旧城一带),改属大名路开州。
元太祖二十二年(1228)改县名为保垣州,地域东扩。
数年后,仍名长垣县,东扩地域归县。
明洪武二年(1369)避水患,县治移古蒲城,即今址。
清天命元年(1616)属直隶省大名府。
1912年属直隶省大名道。
1936年属河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区。
1949年属平原省濮阳专区。
1952年归河南省濮阳专区。
1954年改属新乡专区。
1955年属安阳专区。
1958年改属新乡专区。
1961年复属安阳专区。
1969年属安阳地区。
1983年属濮阳市。
1986年属新乡市。
2019年撤销长垣县,设立长垣市(县级)。
区划: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