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周口市 > 郸城县 > 李楼乡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李楼乡

[移动版]
地名:李楼乡隶属郸城县
区划代码:411625209代码前6位:411625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乡车牌代码:豫P
长途区号:0394 邮政编码:466000
辖区面积:约66.1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5.9万人
人口密度:约89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5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李楼村~201乡中心区
明初,陆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并建有东西两座楼,起名陆楼。明中叶,李姓人迁入,陆姓人迁往南京,把楼卖给李姓人,改名李楼。1949年10月属淮阳县汲冢区…[详细]
李庄村~202村庄
元至正年间,李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李庄。1949年10月属淮阳县汲冢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汲冢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李楼区邓鱼池…[详细]
三村村~203村庄
因村民委员会有郝楼、张巩庄、北李庄3个自然村。故名三村。1949年10月属淮阳县汲冢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汲冢区。1952年设张魏堂小乡,属郸…[详细]
陆油坊村~204村庄
清康熙年间,陆姓人从陆楼(今属李楼乡)迁此,开个油坊,故名陆油坊。1949年10月属淮阳县汲冢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汲冢区。1952年设陆油坊…[详细]
贺庄村~205村庄
元至正年间,贺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故名贺庄。1949年10月属淮阳县汲冢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汲冢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李楼区砖寺小…[详细]
邓鱼池村~206村庄
明洪武四年(1372),邓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因此处有个鱼池塘,故名邓鱼池。1949年10月属淮阳县汲冢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汲冢区。1…[详细]
谭园村~207村庄
元至正年间,原是谭姓富户的外庄和花园,故名谭花园。后简称谭园。1949年10月属淮阳县汲冢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汲冢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详细]
丁集村~208村庄
明初,丁姓人从山西平阳府迁此定居,因人数较多,为买卖方便,就地形成集市,故名丁集。1949年10月属淮阳县汲冢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汲冢区。1…[详细]
后王寨村~209村庄
北宋雍熙年间,王姓兄弟两人从今为郸城县南关的地方迁此,为防悍匪,建村筑寨,故名王寨。弟居前,兄居后,相隔0.5公里,居前称前王寨,居后称后王寨。此处为…[详细]
孔楼村~210村庄
明末,孔姓人从大孔楼(今属淮阳县临蔡镇)迁居于此,在此盖了一座楼,故名孔楼。1949年10月属淮阳县汲冢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汲冢区。1952…[详细]
吴庄村~211村庄
元至正年间,吴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从姓取名吴庄。1949年10月属淮阳县汲冢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汲冢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李楼区丁…[详细]
大郭庄村~212村庄
明洪武四年(1372),郭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此,分东西两处居住,此处人多庄大,故名大郭庄。1949年10月属淮阳县汲冢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汲…[详细]
砖寺村~213村庄
早在唐中叶,此地有座寺庙,北面河(今为黑河)上建有三座砖桥,当时人们便把砖桥和寺院联起来,取村名叫砖桥寺,后演变为砖寺。1949年10月属淮阳县汲冢区…[详细]
张位堂村~214村庄
张位堂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袁张桥村~215村庄
明初,袁展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处,靠河而居,河上有桥,故名袁展桥。后袁展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姓袁,次子随母姓张,从此改为袁张桥。1949年10月属淮阳县汲…[详细]
田寨村~216乡中心区
元至正年间,田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后筑有寨,故名田寨。1949年10月属淮阳县汲冢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汲冢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李…[详细]
孔集村~217村庄
明洪武年间,孔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来此处,由于做生意的多,就地形成集市,故名孔集。1949年10月属淮阳县汲冢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汲冢区。19…[详细]
李大寨村~218乡中心区
明万历年间,李姓人从李原寨(今属柘城县)迁来,分居两处。因此处人多,后又筑寨墙,故名李大寨。1949年10月属淮阳县汲冢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详细]
土赵庄村~219村庄
清康熙年间,赵姓人从叉河村(今属淮阳县)迁此,并盖一座土楼,故名土楼赵庄。后土楼倒塌,改名土赵庄。1949年10月属淮阳县汲冢区。1951年5月属郸城…[详细]
徐寨村~220村庄
元至正年间,徐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处,从姓取村名徐庄。清光绪二十五年(1845),村周围修了寨墙,改称徐寨。1949年10月属淮阳县汲冢区。1951…[详细]
大贾庄村~221村庄
明代,贾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来此处,因人多庄大,故名大贾庄。1949年10月属淮阳县汲冢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汲冢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李楼…[详细]
魏张村~222村庄
清康熙年间,魏姓人从西魏寨(今属淮阳县黄集)迁此居住,张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村民多为魏姓和张姓,从二姓取村名魏张。1949年10月属淮阳县汲冢区…[详细]
大宋村~223村庄
元至正年间,宋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因人多庄大,故名大宋庄。1949年10月属淮阳县汲冢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汲冢区。1952年设大宋庄小乡,…[详细]
洼李庄村~224乡中心区
明末,李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地势较洼,故名洼李庄。1949年10月属淮阳县汲冢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汲冢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李楼…[详细]
李小楼村~225村庄
明万历年间,李姓人从山西迁此定居,因村小人少,并盖有小楼,故名李小楼。1949年10月属淮阳县汲冢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汲冢区。1952年8月…[详细]

地名由来:

明初,陆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并建有东西两座楼,名为陆楼。到明中期,陆姓绝,把楼卖给李姓人,改村名为李楼。

荣誉排行:

2022年3月,李楼乡被命名为2021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基本介绍:

李楼乡位于郸城县西北部,距县城30公里,西与淮阳县接壤,北与鹿邑县毗邻,东西宽8公里,南北长8.5公里,总面积66.1平方公里,人口5.9万,7.2万亩耕地,辖25个行政村,128个自然村,182个村民组,黑河、李贯河贯穿全境,李楼集为乡党委、政府所在地,所处位置便利,是李楼乡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乡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粮食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经济作物主要有棉花、花生、蔬菜,粮经比例为1:3,畜牧业发展也相当迅速,已形成4个养猪专业村和8个养鸡专业村,年出栏成品猪在2000 多头左右,养鸡数量突破30000多只,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1亿元,实现人均纯收入2782元,乡镇企业发展主要以

+查看详细李楼乡概况>>

历史沿革:

1951年4月属淮阳县,5月属河南省郸城办事处(县级)。

1952年8月属郸城县十三区。

1958年成立八一人民公社。

1961年改设李楼区。

1965年恢复李楼公社。

1983年改为李楼乡至今。


还有1个地名与李楼乡同名:

以下地名与李楼乡面积相当:



李楼乡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