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周口市 > 郸城县 > 宁平镇

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宁平镇

[移动版]
地名:宁平镇隶属郸城县
区划代码:411625104代码前6位:411625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豫P
长途区号:0394 邮政编码:466000
辖区面积:约74.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7.6万人
人口密度:约102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6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宁平村~201镇中心区
原名兵临城,因此地起兵叛乱得名。东汉初年,光武帝三妹刘伯姬请命以平叛乱,刘伯姬到兵临城后,大放粮草,安抚民众,声望大增,平定叛乱后,光武帝封其为宁平公…[详细]
常和集村~202镇乡结合区
明成化年间,有个叫常和的人,素有德行,此村又逢集,为了纪念他,取名常和集。1949年10月属鹿邑县丁村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丁村区。1952年…[详细]
梁崔村~203村庄
清康熙年间,梁姓人从梁老家(今属虎岗乡)迁此定居,崔姓人从大崔庄(今属宁平镇)迁此定居,故名梁崔庄。后崔姓人渐少,梁姓人增多,改名梁庄。1949年10…[详细]
崔赵村~204村庄
明代,赵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因庄大,故名大赵。后崔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此,村民多为赵姓和崔姓,改名崔赵庄。1949年10月属鹿邑县丁村区。1951年5…[详细]
许楼村~205镇乡结合区
清康熙年间,是来自怀庆府李封村大许楼迁来的许凤所建。许凤有三个儿子,长子叫福,次子叫安,三子叫乐。在分家时长子、次子住在大许楼,第三子住在小许楼,故名…[详细]
安庄村~206村庄
安姓人首居于此,故名安庄。1949年10月属鹿邑县丁村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丁村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宁平区。1959年3月成立安庄大队,…[详细]
牛庄村~207村庄
明代,牛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首居,故名牛庄。现牛姓绝嗣,村名未改。1949年10月属鹿邑县丁村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丁村区。1952年8月属郸…[详细]
白水王庄村~208村庄
明万历年间,村有白姓富翁,家养12头水牛。夏日,主人赶水牛洗澡,赶下12头水牛,一数却有13头。一连数日如此。主人顿生疑窦,认为是不祥之兆,想除去此祸…[详细]
马庄村~209村庄
明代,马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首居,故名马庄。1949年10月属鹿邑县郸城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郸城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宁平区;1965年…[详细]
王寨村~210村庄
明代,王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此定居,因筑小寨,故名王小寨。现简称王寨。1949年10月属鹿邑县郸城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郸城区。1952年8月属…[详细]
芦庙村~211村庄
明代,卢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首居,因修有庙宇,故名卢庙。现习惯写为“芦庙”。1949年10月属鹿邑县郸城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郸城区。1952…[详细]
陈庄村~212村庄
清乾隆年间,村东头有座火神庙,庙内有间阁楼,每天晚上9点左右从阁楼中飞出两只有水盘大的蝙蝠,放出火光,很象火星,从此流传开来,陈火星阁村名也就随之而来…[详细]
张集村~213城乡结合区
又名粪堆张集。明万历年间,张集有个张大顺,勤劳肯干,无论上哪,肩上总不离粪筐。天长日久攒了个大粪堆,白天拉夜里长,总也拉不完。张大顺在临死时,把这事告…[详细]
新郑村~214村庄
明代,郑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入此地,发展成一新的村庄,故名新郑。1949年10月属鹿邑县郸城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郸城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详细]
刘竹园村~215村庄
元至正年间,刘姓三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分家而居,老大住刘竹园,老二住刘康楼(今属宁平镇),老三住三刘庄(今属宁平镇)。竹园象征祝福后代昌盛之意,故名…[详细]
刘岗村~216村庄
刘姓人多,因村庄坐落在大土岗上,故名刘岗。后为防匪患,在村周围修筑寨墙,有几户撇在寨外,寨里为大岗,寨外为小岗。1958年实行宅基规划,平了寨墙,大小…[详细]
韩楼村~217村庄
清乾隆年间,韩姓人在街心盖有楼房,故名韩楼。1949年10月属鹿邑县郸城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郸城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宁平区。1959年…[详细]
徐楼村~218村庄
明万历年间,因村有五棵古槐,又逢集,故名五槐集。后五棵槐树被伐,集又不逢,徐姓人从大徐庄(今属宁平镇)奔亲而来,且徐姓人盖有一所楼,改名徐楼。后又盖了…[详细]
赵庄村~219村庄
赵姓人首居于此,故名赵庄。1949年10月属鹿邑县郸城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郸城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宁平区。1959年3月成立赵庄大队,…[详细]
杨中楼村~220村庄
西汉,刘秀到豫东南访将问贤时路经此地,发现有一将才,此人姓杨,被封为中军之位,称杨中军,后屡建奇功,官官连升,家里盖了楼房,取名杨中楼。1949年10…[详细]
陈堂村~221村庄
明代,陈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并建祠堂,故名陈堂。1949年10月属鹿邑县丁村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丁村区。1952年8月属郸城县宁平区。19…[详细]
徐桥村~222镇乡结合区
明万历年间,有一位有功于国的徐姓人叫徐乔,村随人名为徐乔。“乔”与“桥”同音,人们误写为徐桥。1949年10月属鹿邑县丁村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详细]
赵京庄村~223村庄
清乾隆年间,赵姓人从鸽子笼(今属宁平镇)迁入此地,有个叫“赵九京”认为,照九京名字响亮,遂以其名为村名,后改名赵京庄。1949年10月属鹿邑县丁村区。…[详细]
腰周庄村~224村庄
腰周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周双庙村~225村庄
明代,周姓人从周阁(今属鹿邑县岳桥)分家迁此,并在村北建有关帝庙、土地庙,故名周双庙,因逢集,又名双庙集。1949年10月属鹿邑县丁村区。1951年5…[详细]
李楼村~226村庄
明代,李姓人从山东枣林庄迁此首居,后来一富户盖一大高楼,取名大李楼。现简称李楼。1949年10月属鹿邑县丁村区。1951年5月属郸城办事处丁村区。19…[详细]

地名由来:

宁平系西汉宁平县故城,又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妹伯姬(宁平公主)封地,故名。宁平又名临兵城。西晋永嘉五年(311),东海王司马越灵柩东运时,途经此地,被石勒的军队追上,大败晋军,焚其尺骨,“王公士庶死者十余万",故后世又称宁平城为“临兵城”。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宁平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宁平镇位于郸城县城东部12公里,全镇总面积74.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2万亩,辖26个行政村,120个自然村,270个村民组,总人口6万人。

(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宁平镇为历史名镇。 据历史资料记载,西汉时在此置宁平县、 东汉时为光武帝刘秀之妹伯姬(宁平公主)封地,故为“宁平”。 西晋时废县,永嘉五年,东海王司马越的灵框东运时,路过此地,被石勒的军队追上,焚其尸骨,故又名“临兵城”, 清属鹿邑县。抗日战争时期,是中国0在豫东地区第一开发点,当时发展党员26名,刘邓大军南下时, -在此停留。张爱萍、李自木将军也先后在此开展工作,1951年归属郸城县至今,1987年为建制镇

+查看详细宁平镇概况>>

宁平故城

宁平故城位于郸城县宁平镇。年代为战国至晋。 2016年1月22日宁平故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1951年4月属鹿邑县五区,5月属河南省郸城办事处(县级)。

1952年属郸城县七区。

1956年为中心乡。

1958年成立灯塔人民公社。

1961年划小公社后,归丁村区管辖。

1962年设宁平区。

1965年恢复宁平公社。

1983年改为宁平乡。

1987年撤乡建镇至今。


以下地名与宁平镇面积相当:



宁平镇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