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南阳市 > 方城县 > 赵河镇

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赵河镇

[移动版]
方城普严寺
地名:赵河镇隶属方城县
区划代码:411322105代码前6位:411322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豫R
长途区号:0377 邮政编码:473000
辖区面积:约14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1.8万人
人口密度:约797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48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泥岗村~200村庄
东泥岗,因村处黑土漫岗,每逢雨后泥泞遍地得名;西泥岗,因在东泥岗之西得名。清属裕州招老下里。民国后期属方城县赵河镇。1949年属方城县赵河区。1958…[详细]
大布王村~201村庄
据南阳县英庄庙碑文记载:明时在唐、邓、裕设有打捕提领,下辖猎户若干,专管为王宫打捕野味,定期向王宫进献;据此:大布王可能是王姓打捕提领居住处或当时参加…[详细]
梁营村~202村庄
清时有一姓梁的武将曾率兵在此扎营屯垦,故名。清属裕州柳林下里。民国后期属方城县赵河镇梁营保。1949年属方城县赵河区梁营乡。1958年成立马庄大队,属…[详细]
牛庄村~203镇乡结合区
因牛姓始居,故名。清属裕州柳林下里。民国后期属方城县赵河镇。1949年属赵河区。1958年成立牛庄大队,属赵河公社。1984年改为牛庄村民委员会后,属…[详细]
渔池村~204村庄
因建村后村内开有鱼池一个,故名。清末属裕州柳林下里。民国后期属方城县赵河镇。1949年属方城县赵河区渔池乡。1958年成立为渔池大队,属赵河公社。19…[详细]
平高台村~205镇乡结合区
据1942年《县志》载:平高台在县城西南三十里,为北周欲平高齐所筑。清末属裕州柳林下里。民国后期属方城县赵河镇。1949年属赵河区平高台乡。1958年…[详细]
齐庄村~206村庄
明时,因齐姓始居而得名,1981年因重名,加大字别之。清属裕州柳林下里。民国后期属方城县赵河镇。1949年属方城县赵河区。1958年建齐庄大队。198…[详细]
中封村~207村庄
这里是古代的许丰镇,后讹为中封;但据县志所载许封镇不在此,而在其东南,然而中封西南确有一处泰山庙遗址,今虽夷为平地,但据当地群众谈那里旧瓦片很多,犁地…[详细]
韩庄村~208村庄
早先此处树林茂密,一韩姓来此伐木,开地定居,因较小韩庄大,故名。清末属裕州柳林上里。民国后期属方城县赵河镇。1949年属方城县赵河区中封乡。1958年…[详细]
肖营村~209村庄
此村为清初屯垦兵营,领兵头目姓肖,故名。清末属裕州柳林上里。民国后期属方城县赵河镇。1949年属方城县赵河区。1958年成立肖营大队,属赵河公社。19…[详细]
后王庄村~210村庄
因王姓兄弟在此同建三个村庄,排到最后(北部),故名。清末属裕州柳林下里。民国后期属方城县赵河镇。1949年属赵河区。1958年成立后王庄大队,属赵河公…[详细]
吴湾村~211村庄
原名侯湾,明代时村里住有一家侯姓,盖房时用了滚龙柱(当时不准用);后来吴阿衡探亲路过借宿侯家,谈及此事,侯家怕有杀头之罪,随将此宅房让给吴家,迁住他处…[详细]
贾楼村~212村庄
因贾姓始居,且盖有楼房,故名。清末属裕州柳林上里。民国后期属方城县赵河镇。1949年属方城县赵河区。1958年成立贾楼大队,属赵河公社。1984年改为…[详细]
汪寨村~213村庄
这里原是夏侯惇的后裔故居,原名夏庄;明末夏侯家参加了李自成的义军,全家人不知去向,田宅荒芜;清初王姓由山西洪洞迁来,重整废庄院,定居下来,后子孙繁衍,…[详细]
李和庄村~214村庄
开始建村定居者系一个叫李和的人,故名。清末属裕州柳林上里。民国后期属方城县赵河镇。1949年属方城县赵河区。1958年成立李和庄大队,属赵河公社。19…[详细]
江栋庄村~215村庄
清初有一个叫姜栋的人先来这里建村,故名。清末属裕州招老下里。1933年,原属南阳飞地的姜栋庄作为畸形插花地划归方城县。此后属方城县宣勤乡。1949年属…[详细]
席庄村~216村庄
因清初,席姓始居于此,故名。清末属裕州招老下里。民国后期属方城县赵河镇。1949年属方城县赵河区。1958年成立尤庄大队,属赵河公社。1981年因重名…[详细]
三张村~217村庄
清初,自山西迁来三户张姓于此建村,故名。清末属裕州招老下里。民国后期属方城县宣勤乡。1949年属方城县赵河公社,为孙彰乡。1958年成立三张大队,属赵…[详细]
吴楼村~218村庄
因吴姓先来建村,后盖楼房一座,故名。清末属裕州招老下里。民国后期属方城县宣勤乡。1949年属方城县赵河区。1958年成立吴楼大队,属赵河公社。1970…[详细]
大史庄村~219村庄
明初娄、张、芦三姓自山西迁来后,在废墟上建村,为纪念最先建村,起名:“始庄”,后演化为史庄。因重名,后改为大史庄。清末属裕州招老下里。民国后期属方城县…[详细]
孙彰村~220村庄
因清初建村者名孙彰,故名孙彰。清末孙姓将村、地转卖给郭姓后,筑起土寨,定名“泰和寨”,但未喊开,今仍称孙彰,只是多了一个寨字。清末属裕州招老下里。民国…[详细]
桃园村~221村庄
刘姓清初自山西洪洞迁来后,在村庄周围种了大片桃园,故名。清末属裕州招老下里。民国后期属方城县宣勤乡。1949年属方城县赵河区孙彰乡。1958年成立桃园…[详细]
娄庄村~222村庄
清初建村,系娄姓先居,故名。清末属裕州招老下里。民国后期属方城县宣勤乡。1949年属方城县赵河区。1958年成立老君庄大队,属赵河公社。1984年改为…[详细]
老君庄村~223村庄
明时,村西有大小两个蓄水工程,叫连环陂;因村近坡,即以陂名村;清康熙年间,因遭洪水,陂村冲毁,很长时间无人居住,土地荒芜;后由巩县张沟迁来张邦延等五、…[详细]
西吴坝村~224村庄
明清以前先民为使农业旱涝保收,上至石门,下至赵河开挖了一条引水渠,并在这条渠上修起了五座土坝,以利沿渠灌田;因坐落在第五条渠坝的西头,得名西五坝,后讹…[详细]
崔店村~225村庄
明初这里荒无人烟,只有许宛古道经过。因西边岗上树木成林,杂草丛生,过往行人多在此稍事休息,才能鼓足劲过岗。后从山西迁来一家崔姓,看到这里地势很好,就在…[详细]
东吴坝村~226村庄
明清以前先民为使农业旱涝保收,上至石门,下至赵河开挖了一条引水渠,并在这条渠上修起了五座土坝,以利沿渠灌田。因坐落在第五条渠坝的东头,得名东五坝,后讹…[详细]
果园村~227镇乡结合区
因村临果园,故名。清末属裕州招老下里。民国后期属方城县赵河镇。1949年属方城县赵河区赵河乡。1958年成立果园大队,属赵河公社。1984年改为果园村…[详细]
袁庄村~228村庄
因袁姓先居,故名。清属裕州招老下里。民国时期属方城县赵河镇。1949年属赵河区。1958年成立袁庄大队,属赵河公社。1981年因重名更名为东袁庄大队。…[详细]
枣庄村~229镇乡结合区
建村时因村周围有大片枣树林,故名枣庄。此村系后枣庄部分群众分居于此,因在枣庄南而得名前枣庄。后枣庄,建村时周围有大片枣树林,盛产大枣,又因在前枣庄之后…[详细]
栗元村~230镇乡结合区
因建村时这里是一片梨树园而得名梨园,后将“梨”字讹为“栗”字。清末属裕州招老下里。民国后期属方城县赵河镇。1949年属方城县赵河区吴坝乡。1958年成…[详细]
贺家庄村~231镇乡结合区
因贺姓始居,故名。清属裕州招老下里。民国时属方城县赵河镇。1949年属方城县赵河区。1958年成立陈茨园大队,属赵河公社。1970年与东北、西北大队合…[详细]
东北村~232镇乡结合区
因村庄位于赵河街东北处,故名。清属裕州招老下里。民国时期属方城县赵河镇。1949年属方城县赵河区。1958年公社化时期属赵河公社。后为赵河东北大队。1…[详细]
西北村~233镇中心区
因村在街西北角,故名。清属裕州招老下里。民国属方城县赵河镇。1949年属方城县赵河区。1958年成立赵河西北大队,属赵河公社。1970年与赵河东北大队…[详细]
河岗村~234村庄
因地处瘠薄山岗,产量很低,村民饥寒交迫,清末来了一个姓侯的,看到此景,就组织村民齐心治理土岗,几年辛苦,终于改变了面貌,村民生活有了好转;后来姓侯的死…[详细]
杜庄村~235村庄
因杜姓清初先来这里建村,故名。清末,属南阳县大河冲乡。民国期间仍属南阳县。1951年博望划归方城后统属方城县赵河区。1958年成立杜庄大队,属赵河公社…[详细]
古营村~236村庄
古姓清初先来此营建村庄,居后古营之南、北,故名。清末属南阳县大河冲保。民国属南阳县博望镇区。1951年归方城县属博望区。1958年成立古营大队,属赵河…[详细]
邢庄村~237村庄
因清初邢姓首先来此定居,故名。清属南阳县大河冲保。民国属南阳县长岗乡。1949年属南阳县博望区大包庄乡。1951年6月划归方城后,属方城县赵河区,为邢…[详细]
楼尚村~238村庄
楼尚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宝岗村~239村庄
明时,这里只有一家赵姓居住,为石寨周家种地,并无村名,清初自山西又迁来数户于此定居,因地处岗丘,人们希望此岗成为一个宝地,故名。清末属南阳大河冲保。1…[详细]
前滩村~240村庄
三国时,火烧博望坡,水淹罗渠铺,水走东边冲积成前后两个沙滩,前滩就坐落在南边的沙滩旁,而故名。清属南阳县大河冲保。1926年前属南阳县第八区大河冲乡。…[详细]
吴庄村~241村庄
清初,吴姓先于此建村,故名。清属南阳县大河冲保。1926年前属南阳县第八区大河冲乡。民国后期属南阳县博望区。1951年6月随博望区划归方城县,属袁店区…[详细]
王岗村~242村庄
清初,王姓由山西迁来建村于岗上,故名。清末属南阳县大河冲保。1926年前属南阳县第八区大河冲乡。民国后期属南阳县博望区长岗乡。1947年属南阳县博望区…[详细]
南砦村~243村庄
原系清代一个叫王杆的人在此种地而建庄,故名王杆庄。光绪十二年(1886)王杆将地卖给北石寨周家,周煨壶二弟分居于此,即按北寨样式又修起了一座石寨,因居…[详细]
北砦村~244村庄
北石寨,因寨西小河水流到一个上为大石,下游空洞的地方,水从石上跌下、声若擂鼓,故始名石鼓泉;后于清末来了一家姓周的,会做煨壶,给白家种地,不知怎的发了…[详细]
柿元村~245村庄
清初建村时,这里原有大片柿树园,故名。清末属南阳县大河冲保。民国十五年前属南阳县第八区大河冲乡。民国后期属南阳县博望区长岗乡。1949年仍属南阳博望区…[详细]
陈庄村~246村庄
因陈姓先居,故名陈庄。1981年因重名,加北字别之。清末属裕州招老上里。民国后期属南阳县长岗乡。1949年至1951年前,属南阳县博望区。1951年划…[详细]
任庄村~247村庄
清初任姓首先来此定居,故名。清属南阳县大河冲保。民国时属南阳县石桥区大河冲乡。1949年属南阳县博望区。1951年划归方城县,属袁店区王庄乡。1958…[详细]

地名由来:

古为沿赵河分布,且互相毗邻的两处小村庄,地处宛驿古道,交通便利,逐渐成集。明、清时发展迅速,至民国成为方城县四大集镇之一,故名。

荣誉排行:

2014年7月,赵河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基本介绍:

赵河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8公里。东邻券桥乡;东南和西南分别与社旗、南阳二县接壤。全乡总面积148平方公里,略呈西北东南长三角形。全乡属亚热带大陆性气候。掉平均降水量800-1200毫米。平均气温15℃上下。为我县主要产粮乡镇之一。

农业以小麦、玉米、红薯、大豆为主,棉花、烤烟、油料等经济作物亦有相当数量种植。

乡镇企业有:农机修造厂、面粉厂、棉花加工厂等八个单位,年产值22万多元。全乡传统手工艺也较多:花里村的陶器、牛庄村的花炮、井吴村的翻砂、姬庄的荆叉、宋庄的柳条编、泥岗的芦席等,都远近闻名畅销各地。

全镇有中小学43所,卫生院一所,电影队三个;影剧院一座,各村都有医疗所一、二个。

水利工程有鸭东灌渠一条,境内长13公里;支渠4条,总长37公里;机灌站21处;总效益面积达6.6万亩。

文化古迹有:平高台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省级文化保护单位),后枣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襄汉漕渠遗址;落口川汉、宋时代文化遗址;将军庙、冢遗址等..

平高台遗址

平高台遗址位于河南省方城县赵河镇平高台村北,遗址恰好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上,被国家列为南水北调中线干渠文物保护控制性项目之一。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面积91万平方米,分布于平高台村及其以北

历史沿革:

清末属裕州招老下里(赵河附近)及柳林上下里(平高台及中封附近)。

民国后期分属方城县赵河镇、宣勤乡。

1942年撤区,置赵河镇。

1949年为方城县赵河区。

1950年改设赵河乡。

1958年成立赵河公社。

1984年改设赵河乡。

1993年改置赵河镇,属方城县。


以下地名与赵河镇面积相当:

赵河镇相关名人

到赵河镇必去著名景点

赵河镇特产与美食
赵河镇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