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新乡市 > 封丘县 > 王村乡

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王村乡

[移动版]
封丘县 宋太祖黄袍加身处
地名:王村乡隶属封丘县
区划代码:410727202代码前6位:410727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乡车牌代码:豫G
长途区号:0373 邮政编码:453000
辖区面积:约5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3.6万人
人口密度:约667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8个社区、42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王王村社区~005镇乡结合区
《封丘县志》载,明洪武七年(1374)河汾人王东启,被僚友邀游大梁,路过封丘北五里出,见土肥地旺,遂携家迁于此地,取村名“王村”,之后附近又建七个王村…[详细]
三里庄社区~009镇乡结合区
三里庄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新李庄社区~010镇中心区
新李庄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范庄社区~011镇乡结合区
范庄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火王庄社区~023镇乡结合区
火王庄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杜庄社区~031镇乡结合区
杜庄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段庄社区~032镇乡结合区
段庄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前方庄社区~038镇乡结合区
前方庄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贾王村~201镇中心区
明代中期,贾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建村,得名贾王村。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贾王村大队,属王村公社。1984年为贾王村村民委员会,属王村…[详细]
陈王村~202镇乡结合区
明代中期,候、薛、陈等姓人家迁此落户,形成村庄,因姓陈的人多,又靠近几个王村,得名为陈王村至今。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陈王村大队,属王…[详细]
刘王村~203镇乡结合区
乾隆年间,从山西逃荒而来的人在此定居,村名定为刘王村。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刘王村大队,属王村公社。1984年为刘王村村民委员会,属王…[详细]
周王村~204镇乡结合区
唐代后期,丞相王培元在此建村,称“王村”,后其门客在其后加各自姓氏,村名故周王村。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周王村大队,属王村公社。198…[详细]
边王村~206镇乡结合区
据碑记载,四五百年前为“薛李韩”村,后三姓均绝,明万历年间,由县西边庄一个叫边之藩的迁入此村,因西邻王村,以姓命村名为边王村至今。1949年属封丘县第…[详细]
崔王村~207镇乡结合区
明代中期崔氏迁此定居,形成村落,因靠近几个王村,得为崔王村。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崔王村大队,属王村公社。1984年为崔王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庙岗村~208镇乡结合区
因此村有使君祠一庙宇,故名。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庙岗大队,属王村公社。1984年为庙岗村民委员会,属王村乡。…[详细]
北孟庄村~212村庄
元代末年,孟氏祖先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因在城北,故名北孟庄村。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北孟庄大队,属王村公社。1984年为北孟庄村民委…[详细]
北汪占村~213村庄
北汪占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前大马寺村~214村庄
明代时有个寺院,寺院门前雕塑有一匹白色大马,村庄居于寺院南面,故名前大马寺。2013年为方便书写减去马字,故名前大寺。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详细]
后大马寺村~215村庄
明代时,村前有个寺院,村庄居于院后,故名后大马寺。建村时间不详,2013年为方便减去马字,故名后大寺村。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后大寺大…[详细]
汤庄村~216村庄
汤氏于明朝初年迁此落户,形成村庄,得名汤庄。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汤庄大队,属王村公社。1984年为汤庄村民委员会,属王村乡。…[详细]
刘庄村~217镇乡结合区
东汉末年,黄姓人家自山西洪洞县迁来落户建村,命名为黄庄,后改为黄金宝屯。再后来刘氏家族迁入,慢慢壮大,而黄氏家族逐渐没落,故把村名改为大刘庄。1949…[详细]
大马占村~218村庄
原名后瓦窑,全是马姓,人口众多,开饭时以锣为号。一次有位官员从此路过,闻锣声问其原因,部下遂报道:“此乃后瓦窑马姓开饭信号”、官员说:“何不改为大马家…[详细]
瓦窑口村~219镇乡结合区
传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王、李、刘几姓人家在此建村,周围几个村以手工制造砖瓦,规模很大,因此为砖瓦市场必经之处,故名瓦窑口。1949年属封丘县…[详细]
小城村~220村庄
金代大定年间,封丘县衙被黄河水淹没,县衙迁此办公,参照原县城取名小城。元代初县衙迁回旧城,小城村名沿用至今。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小城…[详细]
小马占村~221村庄
明代马氏弟兄分家,兄长另建村,称大马寨村,弟居原村,称小马寨村。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小马寨大队,属王村公社。1984年为小马寨村民委…[详细]
岳占村~222村庄
传清同治前叫“李权寨”。因岳姓较多,后改为岳寨。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岳寨大队,属王村公社。1984年为岳寨村民委员会,属王村乡。…[详细]
张郭村~223村庄
建于明初,张、郭二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此地形成村庄,故名张郭村。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张郭村大队,属王村公社。1984年为张郭村村…[详细]
后赵占村~224村庄
明代初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赵姓定居,形成村庄,因南边已有一个赵寨,故叫后赵寨,简称后赵村。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后赵寨大队,属王村公社。…[详细]
前赵占村~225村庄
赵姓在明代初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来定居,形成村庄,得名赵寨。由于村内人口较多,村北又建一个后赵寨,故改前赵寨,简称前赵村。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详细]
前马台村~226镇乡结合区
东汉时期,使君百里嵩骑马路过此地,在井边饮马,村人见马膘肥,就用泥塑了一匹。后马塌成泥,人们在此修建了一座马王庙,取名马塌,后演变为马台。明末,马庄庙…[详细]
后马台村~227村庄
东汉末年,名士百里嵩于此猝死。其马通灵,人为其马修建马塔,后仅余土台,在此土台上建村,取名马台村,再后马台一分而二,此村为后马台。1949年属封丘县第…[详细]
新王庄村~228村庄
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因全村都姓王,故名王庄。1982年因地名普查时重名,改为新王庄。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新王庄大队,属王村公社。198…[详细]
胜水源村~229镇乡结合区
建于明代,因地势低洼,长期存水,故名盛水源。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盛水源大队,属王村公社。1984年为盛水源村民委员会,属王村乡。…[详细]
徐占村~230村庄
明代初年徐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形成村庄,得名徐寨。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徐寨大队,属王村公社。1984年为徐寨村民委员会,属王村乡…[详细]
西万庄村~233镇乡结合区
建于明代初年,万氏定居此地,形成村庄,因县东已有一个万庄,得名为西万庄。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西万庄大队,属王村公社。1984年为西万…[详细]
后方庄村~234镇乡结合区
始祖方轨于明后期由方家庄迁此建村,取名”方庄“,后改为后方庄。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后方庄大队,属王村公社。1984年为后方庄村民委员…[详细]
申庄村~235镇乡结合区
明代中期,申姓在此定居,形成村庄,故名。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申庄大队,属王村公社。1984年为申庄村民委员会,属王村乡。…[详细]
尚庄村~236镇乡结合区
传建于明代,因尚氏在此定居,形成村庄,故名尚庄。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尚庄大队,属王村公社。1984年为尚庄村民委员会,属王村乡。…[详细]
牛场村~239镇乡结合区
明代,有四位常姓在此居住,以放牛为生,逐渐形成村落,故名牛常,后谐音演变为牛厂。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牛厂大队,属王村公社。1984年…[详细]
西洪村~240镇乡结合区
明代黄河决口,洪水从这里流过,有温、段两姓在河洪溪边定居,故名西洪。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西洪大队,属王村公社。1984年为西洪村民委…[详细]
瓦窑村~241村庄
明代时,从山西迁来张、王两姓在此定居建村,以烧窑为生,故名。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瓦窑大队,属王村公社。1984年为瓦窑村民委员会,属…[详细]
韩庄村~242村庄
明代初年,韩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形成村庄,得名韩庄。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韩庄大队,属王村公社。1984年为韩庄村民委员会,属王村…[详细]
胡瓦窑村~243村庄
在王瓦窑与瓦窑口之间,因胡姓在此居住,得名胡瓦窑。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胡瓦窑大队,属王村公社。1984年为胡瓦窑村民委员会,属王村乡…[详细]
宋所村~244村庄
明初宋氏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得名宋家所,后简化为宋所。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宋所大队,属王村公社。1984年为宋所村民委员会,属王村…[详细]
瓦窑店村~245村庄
传建于宋代,当时村民以烧砖瓦窑为生,这里又是东西南北交通大道,设有客店,故名瓦窑店。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瓦窑店大队,属王村公社。19…[详细]
汪贾村~246村庄
《封丘县志》载,明洪武年间,汪兴自安徽迁至现今郑贾村一带,到九世孙汪嘉猷生三子,伯四鼎,仲四柱,叔四梁在村东建新庄,效仿贾村以姓氏命村名“汪贾村”。1…[详细]
郑贾村~247村庄
明代初期,姓郑的从张贾村迁此定居,形成村庄,参照张贾村,得名郑贾村。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郑贾村大队,属王村公社。1984年为郑贾村村…[详细]
张贾村~248村庄
建于明洪武年间,张贾二姓从山西迁来定居,形成村庄,故名张贾。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张贾村大队,属王村公社。1984年为张贾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西王庄村~249村庄
居民于明末从王庄迁来定居,发展成村,因位于王庄西边,得名为西王庄。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西王庄大队,属王村公社。1984年为西王庄村民…[详细]
高王庄村~250村庄
原名东王庄村,因王村乡还有个东王庄。因村中高姓居多,故更名高王庄。1949年属封丘县第一区。1958年为高王庄大队,属王村公社。1984年为高王庄村民…[详细]

地名由来:

据《封丘县志》记载:明洪武七年(1374),河汾人王东启被僚友邀游大梁,路过封丘北五里处,见土肥地沃,遂携家迁于此地,落户建村,取名王村。

荣誉排行:

2023年7月,王村乡获得2022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荣誉称号。

2019年7月,王村乡入选2019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名单。

基本介绍:

王村乡位于河南省东北部封丘县城北部,区域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5万亩,总人口3.6万人,辖50个行政村,53个自然村,213个村民小组,8780户,是封丘县第二大乡。

王村乡自然条件优越,光、热、水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310.4小时,年平均气温13.9℃,无霜期241天;土壤为较肥沃的壤土和沙壤土,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左右,适宜种植各种作物。乡内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连接106与107国道的新长公路横穿东西,封—黄公路纵贯南北直接与新荷铁路封丘车站相通,在此基础上实现了村村通柏油路,村村通程控电话。全乡5万亩耕地,全部实现了井渠、机电配套和作业机械化、种植良种化、栽培科学化,是封丘县黄开工程示范乡之一。现已建成了千亩良种繁育基地和万亩“封芹”生产基地,所产“封芹”早在明清时期即为列入宫庭贡品,是河南省著名土特产品之一,1996年被命名为“新乡一绝”,古今闻名。

乡镇企业发展迅速,目前全乡已拥有“封丘县粉皮厂”、“泰和实业责任有限公司”、“黄河标准件厂”、“金属制网厂”等有一定影响的企业30多家,创出了“中原牌金属制网”、“黄河牌标准件”、“御槐牌粉皮”等名牌。其中杜庄村生产的“御槐牌”绿豆粉皮曾获1997年香港食品博览会金奖,远近驰名。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双收并举,1998年全乡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00元;有16个村庄迈入小康村行列。尤其是三里庄村,1992年被河南省命名为“文明村”,之后又被河南省建设厅命名为“中州新村”,并带头步入小康村行列。目前,王村乡在新一届党委、政府领导下,正昂首向小康乡(镇)行列迈进。

历史沿革:

1949年分属封丘县第一、二、三、四区。

1958年属城关公社。

1963年与城关公社分设,成立王村公社。

1983年改设王村乡。


还有1个地名与王村乡同名:

以下地名与王村乡面积相当:

王村乡相关名人

到王村乡必去著名景点

王村乡特产与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