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周口市 > 淮阳区 > 大连乡

河南省周口市淮阳区大连乡

[移动版]
地名:大连乡隶属淮阳区
区划代码:411626205代码前6位:411626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乡车牌代码:豫P
长途区号:0394 邮政编码:466000
辖区面积:约92.9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9.31万人
人口密度:约1002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2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大连村~201镇中心区
据《连氏家谱》记载,元末明初连氏家族最早迁入鹿邑县东十二里太清宫,当时灾祸不断民不聊生,连氏父子四人外出谋生,由于生活所迫,长子流居在漯河,次子流居鹿…[详细]
孔寨村~202镇乡结合区
孔氏村民迁此建村居住,因筑有寨墙,故取村名为孔寨。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兴集)。1958年设孔寨大队,属大连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孔寨村民委员…[详细]
陈洼村~203村庄
清光绪年间,陈姓在此居住,因土地比较低洼,每逢下雨,水都是很深,故取名为陈洼。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兴集)。1958年设陈洼大队,属大连人民公社…[详细]
李楼村~204镇乡结合区
李姓村民先祖迁此建村落户,后盖有楼房,故取名李楼。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兴集)。1958年设李楼大队,属大连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李楼村民委员…[详细]
郭砦村~205城乡结合区
明代中期从山西洪洞县迁至陈州三兄弟,三兄弟为了生活需要分开,一人就在郭寨安家立业,为了防止土匪,他率领家人把他们村打上土墙,故取村名为郭寨。1949年…[详细]
代庙村~206村庄
清初代姓两兄弟代望南、代望北从鹿邑县任集代老家迁来建村居住,因村后有三皇庙,故取村名为代庙。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兴集)。1958年设代庙大队,…[详细]
谷庄村~207镇乡结合区
原名谷瑛池。1966年谷姓迁此建村居住,故取村名为谷庄。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兴集)。1958年设谷庄大队,属大连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谷庄村…[详细]
青连村~208镇乡结合区
青、连两姓迁此建村,取村名为青连庄。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兴集)。1958年设青连大队,属大连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青连村民委员会,属大连乡。…[详细]
杨吉屯村~209村庄
清代原是杨氏的屯粮处,这里有前、后两屯,后同时吉屯,故取名杨吉屯。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兴集)。1958年属大连人民公社。1981年设杨吉屯大队…[详细]
林楼村~210村庄
明代林氏村民迁此建村居住,因多数是大户,并盖有一楼,故取村名林楼。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兴集)。1958年设林楼大队,属大连人民公社。1984年…[详细]
孙庄村~211村庄
清同治年间孙姓从淮阳城区迁来此地建村居住,故取村名为孙庄。1927年属第二区(葛店)。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兴集)。1958年设孙庄大队,属大连…[详细]
齐庄村~212村庄
清代齐姓从山西省洪洞县大槐树迁到于桥南边齐杨庄。清宣统年间又从齐杨庄迁此建村居住,因当时村中齐姓较多,故取名齐庄。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兴集)。…[详细]
苑楼村~213村庄
当时苑姓、王姓、余姓同住此村,后苑姓有一大户在此盖有楼房,故取村名为苑楼。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兴集)。1958年设苑楼大队,属大连人民公社。1…[详细]
王寨村~214村庄
清代建村,因王姓较多,四周又被河流包围,修有寨墙,故取村名王寨。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兴集)。1958年设王寨大队,属大连人民公社。1984年改…[详细]
赵楼村~215村庄
赵、肖两姓迁此建村,因建有楼房,取名肖赵楼。后肖姓移居外地,更名为赵楼。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兴集)。1958年属大连人民公社。1983年设赵楼…[详细]
邢吉屯村~216村庄
清光绪年间邢氏从郸城县汲冢乡张楼迁此建村居住,故取村名为邢吉屯。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兴集)。1958年设小吴大队,属大连人民公社。1981年因…[详细]
周庄村~217村庄
清代周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居住,取名周庄。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兴集)。1958年设周庄大队,属大连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周庄村民委员会,属…[详细]
徐寨村~218村庄
徐姓迁此建村,为防匪患在村内修寨墙,故取村名为大徐寨。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兴集)。1958年属大连人民公社。1981年设大徐寨大队,属大连人民…[详细]
磨旗店村~219村庄
唐中和三年(883)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秦宗权合兵数十万,挖长壕五周百道,围陈三百日。扎营筑寨,当地群众取名黄巢寨。还因黄巢曾在此与起义军秦忠权会师合兵…[详细]
陈朱元村~220村庄
原称小陈庄。清代光绪十四年(1888)从城南关田水井迁此一大户陈少堂,在村边种有一片竹子,故更名为陈竹园。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兴集)。1958…[详细]
赵砦村~221村庄
清代叫张偶庄。后赵姓从陈庄迁此建村居住并修墙挖沟,故改村名为赵寨。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兴集)。1958年设赵寨大队,属大连人民公社。1984年…[详细]
段屯村~222村庄
明初段姓从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逃荒来此建村居住,因段姓较多,又都在一块儿,故取村名为段屯。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兴集)。1958年设段屯大队,属大…[详细]
龚桥村~223村庄
明代,龚姓村民来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建村,为出入方便,在村东南建一座桥,取村名龚桥。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兴集)。1958年设龚桥大队,属大连…[详细]
朱同路口村~224村庄
朱同路口是水浒传英雄为联络天下英雄设的点之一。村西北有一庙,庙里就是孙二娘的店址,村里有朱李两姓,袁世凯之子袁克定来此修建的庙,故名朱同路口。明代,朱…[详细]
曹庄村~225村庄
明末曹氏来祖从刘振屯曹李集迁此建村,取村名为曹庄。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兴集)。1958年设曹庄大队,属大连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曹庄村民委员…[详细]
大吴村~226村庄
明初吴氏来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后人丁兴旺,故取名为大吴庄。现吴氏绝嗣。王氏清代初期从王老家迁入此村,但村名仍用大吴庄。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详细]
大朱村~227城乡结合区
明代朱姓村民祖先从山东单县讨饭来此定居,以姓氏取名朱庄。后因庄大人多,故更名大朱。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兴集)。1958年设大朱大队,属大连人民…[详细]
孔楼村~228村庄
孔姓迁此建村落户,后发富盖有楼房,故取村名为孔楼。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兴集)。1958年设孔楼大队,属大连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孔楼村民委员…[详细]
谷堆庄村~229城乡结合区
清嘉庆年间李氏来祖从该乡大朱村委会大李庄迁此建村,因建村时以土谷堆成房屋,故名土谷堆李庄。后简称谷堆李庄。现演变为谷堆庄。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详细]
大吕村~230村庄
原名老鹰吴庄。吴姓最早建村,因村西有一片树林,林中有许多小鸟,老鹰很多,故名老鹰吴庄。清光绪年间吕庄迁此因姓吕会磨油,买油的人多,都成吕家油铺,久而久…[详细]
董阁村~231村庄
明末,董姓村民来祖从山西洪洞县迁到凤凰冢旁建村,取名董庄。清康熙五十年(1711)董姓为压地气在村中间建一座阁楼,把村一分为三,分别为西董阁、前董阁和…[详细]
高桥村~232村庄
清雍正年间周氏始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为了便于生活,在村西建了一座桥,因桥非常高而又雄大,其中还有一段,麻雀在桥上下蛋,在空中就孵化出了小麻雀,落地…[详细]

地名由来:

据《连氏家谱》记载:元末明初,连氏家族最早迁入鹿邑县东十二里太清宫,当时灾祸不断,民不聊生,由于生活所迫,连氏父子四人外出谋生。长子流居在漯河,次子流居鹿邑西邱集,三子流居淮阳东8.5千米小庙旁安家落户,取名连小庙。后人丁兴旺,改称大连。

基本介绍:

大连乡位于淮阳东部,距县城9公里。南于刘振屯,东于郸城县,北于葛店乡、白楼乡、临蔡乡,城关镇接壤。全乡32个行政村,174个自然村,376个村民组,8.23万人,8.9万亩耕地。2004年底,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76元。

该乡交通便利,淮郸公路穿境而过,背靠漯商公路,许昌至郸城小铁路贯穿东西。

淮阳七台八景之一的平粮台位于该乡的大朱行政村,相传6500年前伏羲氏从天水沿黄而下,在这里定都居住,创造了人类的文明,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乡土地肥沃,多为两和土和淤土土质,主产小麦、玉米、红薯、芝麻、大豆等,种植经济主要有棉花、蔬菜、烟

+查看详细大连乡概况>>

历史沿革:

1946年属淮阳县第六区。

1956年设立大连中心乡。

1958年改为大连人民公社。

1962年改为大连区。

1964年复称大连人民公社。

1984年改为大连乡。

2019年属淮阳区。

淮阳黄花菜

淮阳黄花菜双层六瓣,七芯健全,鲜菜色泽黄绿,干菜色泽黄褐,菜条肥厚,油分充足,香气浓郁。 淮阳黄花菜以优良的品质而著名。据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郑州)化验,黄花菜蛋白质含量≥14.0%,氨


以下地名与大连乡面积相当:



大连乡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