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济源市

河南省济源市

[移动版] [济源市荣誉与排名]
地名:济源市隶属:河南省
区划代码:419001代码前6位:419001
行政级别:省直辖县车牌代码:豫U
长途区号:0391 邮政编码:454600
辖区面积:1899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72.73万人
人口密度:383人/km2
区划代码 面积简介
沁园街道 419001001 13.6km2
简介 沁园办事处是济源市政治文化中心,辖 3 个社区, 12 个居委会,人口 4.8 万人,总面积 13.6 平方公里,是济源市发展中最璀璨的明…[详细]
济水街道 419001002 5.2km2
济水街道办事处地处我市经济、金融、商贸中心,面积5.2平方公里,辖西关、西街、南街、北街、东街、东庄、东园、狄庄等8个居委会,滨河社区、周园社区、源园…[详细]
北海街道 419001003 10.9km2
北海办事处位于市区北部,面积10.9平方公里,辖13个居委会和3个社区,人口6万人,其中全国民族团结先进居委会回汉聚集地庙后居委会和全市最大的回民居住…[详细]
天坛街道 419001004 10km2
济源市天坛街道办事处是济源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成立于1992年11月25日。地处济源市区西部,总面积10平方公里,辖11个居委会和1个社区。常住人口…[详细]
玉泉街道 419001005 31.6km2
玉泉街道办事处(图)位于河南省济源市东郊,是市区向东延伸的繁华地,总面积 31.6 平方公里,辖 23 个行政村, 3 万余人口,耕地面积 26670…[详细]
克井镇 419001100 220km2
克井镇位于济源市北部,北依太行与山西接壤,南与市区相连,辖51个行政村,110个自然村,面积220平方公里,总人口6.6万。克井镇经济基础较好、发展势…[详细]
五龙口镇 419001101 127km2
五龙口镇座落在巍巍太行山脚下,悠悠沁河水之滨,这里风景秀丽、资源独特、经济发展,人文和谐。唐代诗人白居易曰:“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孔山刀剑立,沁水…[详细]
轵城镇 419001102 147.6km2
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坐落在历史悠久的古轵国遗址上,总面积 147.6 平方公里,辖 72 个行政村, 8 万余人,是该市第一人口大镇。东与孟州市搭界,西…[详细]
承留镇 419001103 196.8km2
承留镇历史悠久、文化深厚,人民勤劳、经济发展。 承留镇因镇0所在地为承留村而得名,位于济源市西南8公里处;西靠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王屋山,南望国家重…[详细]
邵原镇 419001104 337km2
邵原镇位于河南省济源市西部山区,东与王屋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毗邻,西与山西省垣曲县接壤,南傍黄河小浪底水库与洛阳新安隔河相望,北依华北仅有的原始森林与山…[详细]
坡头镇 419001105 137km2
坡头镇位于愚公家乡河南省济源市南部,东临洛阳石化城,南隔黄河与洛阳市相望,北距济源市区20公里,是济源的“南大门”。全镇总面积137平方公里,共2.6…[详细]
梨林镇 419001106 67.2km2
梨林镇位于济源市东部,有济源“东大门”之称,距市区12公里。西边与济源市亚桥乡相邻,北边与五龙口镇相连,南与孟州市毗邻。新济公路横贯东西,207国道贯…[详细]
大峪镇 419001107 260km2
大峪镇位于济源市西南部,黄河北岸小浪底水利工程腹地,全镇辖30个行政村364个居民组共计2.9万人。陆域面积26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48平方公里。20…[详细]
思礼镇 419001108 69.7km2
思礼镇位于济源西郊,东与市区天坛办事处接壤,西北与山西省阳城县桑林搭界,北与克井镇相连,南与承留镇毗邻,全镇总面积69.7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总…[详细]
王屋镇 419001109 251.8km2
王屋镇位于济源市西部山区,是传说中愚公的故镇。西与邵原镇接壤;南与下冶镇毗邻;北与山西阳城县山水相连;东与大峪镇、承留镇搭界,距市区37公里。 总面积…[详细]
下冶镇 419001110 168km2
位于济源市西南部,北依国家级著名风景名胜区王屋山,南临举世闻名的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辖38个行政村、3.3万人,总面积168平方公里。 唐朝…[详细]

地名由来:隋开皇十六年(596)析轵县北境析始设济源县(现址),1988年6月设市;以地处济水之源得名,据《元和郡县志》:以济水(泲水、溪水、兖水)所出,因名。

2023年4月,济源市被确定为2023年河南省肉羊大县培育县

2023年3月,济源市上榜2023年中国财政实力百强县第46名。

2023年3月,济源市上榜2023年中国百强县第75名。

2022年,济源市GDP总量为806.22亿元,位列2022年中国县域经济百强城市第80位。

2022年,济源市GDP总量为806.22亿元,位列2022年河南省各大城市GDP排名第18位。

2022年12月,济源市被农业农村部列为2022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2022年11月,济源市被确定为2022年“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

2022年8月,济源市入选2022年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

2022年7月,济源市上榜2022赛迪百强县第71名。

+查看更多济源市荣誉与相关排名>>

济源因济水发源地而得名,古时济水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从最新考古发现证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末期和新石器时代早期,即距今10000年前,人类就已在此繁衍、生息。这里曾是夏王朝的都城,战国至两汉时期“轵邑”以富庶闻名天下。隋开皇16年(公元596年)设县,1988年撤县建市,1997年实行省直管体制,是河南省18个省辖市之一。为中原历史文化名城。

济源市市域面积1931平方公里,辖8镇4乡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65万人,其中市区面积28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0.66平方公里,城区人口18万人。近年来,济源的城市建设始终者以“科学规划、加快建设、强化管理、争创一流”为指导思想,坚持不懈地开展“五创建”活动(创卫生城市、优秀旅游城市、园林城市、双拥模范城市、文明城市),强力推进城市化进程,1990年以来连续7次荣获河南省城市“三优杯”竞赛优胜奖,先后荣获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获全国卫生先进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河南省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等荣誉。

济源撤县建市以来,以老城为中心向外辐射,先后修建、改造城市道路20余条,架设了7座城市桥梁和2座立交桥,城市主次干道总长达110余公里,形成了七纵八横的中等城市框架。近年来,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济源境内修建,沁北电厂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相继开工,进一步推动了济源经济的发展。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居全省前列。

济源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传说中愚公的故乡。北依太行、王屋二山,与山西省阳城县、晋城市搭界;南临黄河,与洛阳市吉利区和孟津、新安两县相望;西与山西省垣曲县接壤;东与沁阳、孟州两市毗邻。市域面积1931平方公里,其中主城区面积28平方公里,山区丘陵区面积约占全市面积的88%,是一座新兴的工业旅游城市。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802064万元,全口径财政收入808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35865万元,综合经济实力位于全省前列。

济源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焦枝铁路横贯南北,电气化复线已建成营运,侯月铁路在济源境内与焦枝铁路接轨,使济源成为南北、东西两大铁路干线的“丁”字通道。公路运输四通八达。207国道北抵山西晋城,南接郑洛高速公路及310国道。新济公路东起新乡连结107国道,西达山西垣曲。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以干线公路为骨架,以乡村道路为基础,以工业区、旅游区、沁北电厂、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道路为重点的四面辐射、纵横交错的公路网络。

历史沿革:

秦置轵县(治今轵城),因战国时为魏轵邑而得名,属三川郡。

西汉时于今市境东北置沁水县(治今王寨),东南置波县(治今裴城),均属河内郡。

东汉因之。

西晋省波县入野王。

北魏于今县境西部置苌平县(治今王屋),属邵郡。

北齐并沁水县入轵县。

北周改苌平县名王屋县,后又置怀州。

武成元年(559)州废,置王屋郡。

隋开皇初郡废。

十六年(596)析轵县北部置济源县,属河内郡。

大业初省轵县。

唐武德元年(618)复置轵县,属怀州。

王屋县更名邵伯县,属邵州。

二年(619)置西济州,又析置湨阳(治今苗店)、燕川(治今大社)、邵原3县。

后又置长泉县(治今长泉)大基县(治今蓼坞)。

四年(621)废西济州,省湨阳、燕川2县入济源县。

邵原县并入邵伯县。

长泉县并入大基县。

八年(625)省大基县。

贞观元年(627)省轵县入济源县。

显庆二年(657)济源县改隶洛州,邵伯县复名王屋县,改隶河南府。

会昌三年(843)济源县改属孟州。

元太宗六年(1234)改济源县为原州,七年废州复为县,仍属孟州。

至元三年(1266)省王屋县入济源县。

明、清属怀庆府。

1913年属豫北道。

1914年属河南道。

1927年直属河南省。

1933年属第四行政督察区。

1943年析济源县西部置王屋县,2县同属太岳区第四专区。

1947年撤销王屋县。

1949年改属平原省新乡专区。

1952年平原省撤销,改属河南省新乡专区。

1969年属新乡地区。

1975年设立济源工区,由省直辖,同时析济源县承留、思礼两公社部分大队设虎岭区,同属济源工区。

1977年撤销济源工区办事处,虎岭区并入济源县,复属新乡地区。

1986年济源县改属焦作市。

1988年县改市,由焦作市代管。

1997年由省直管。


以下地名与济源市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