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周口市 > 太康县 > 符草楼镇

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符草楼镇

[移动版]
地名:符草楼镇隶属太康县
区划代码:411627108代码前6位:411627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豫P
长途区号:0394 邮政编码:466000
辖区面积:约72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6.34万人
人口密度:约881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4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付东村~201镇中心区
明末符姓家族在此建楼,因用草、桐油等做房顶,取名符草楼。因符草楼村民不断增多,分出东西两个村庄,位于符草楼的东部,取村名为符草楼东。1949年属太康县…[详细]
付西村~202镇中心区
明末符姓家族在此建楼,因用草、桐油等做房顶,取名符草楼。因符草楼村民不断增多,分出东、西两个村庄,因位于符草楼的西部,取村名为符草楼西。1949年属太…[详细]
皇王村~203镇中心区
明洪武八年(1375)因姓王的迁此居住,取名王庄。1998年因重名,更名为皇王。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8月成立王庄生产大队,属符…[详细]
张坤楼东村~204村庄
明代末年,一个叫张坤的人从山西洪洞县迁移到太康县城东南18公里的岳油坊居住,又买下土地500亩盖了一所楼,唱了一场戏,周村的人都到此听戏,在听戏期间,…[详细]
陆湾村~205村庄
清代顺治四年(1647),有一武士,名吴老星,此人武艺高强,名声很大,于是方园百里的难民前来避难,大都以种菜为生,因浇菜时用辘轳取水,又紧靠黑河拐湾处…[详细]
老屯村~206村庄
清乾隆元年(1736)该屯由郭庄、白庄、王庄、申庄四个庄合为一个庄,取名老屯。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8月成立老屯生产大队,属符草…[详细]
岳庄村~207村庄
据《岳氏家谱》记载,南宋时期岳飞之子岳震自汤阴迁至湖北黄梅县,其孙岳宽自黄梅迁至太康东南二十里岳阁,后改为岳庄。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详细]
宋庄村~208村庄
清道光二年(1822)宋姓村民来祖宋生迁此建村定居,取名宋庄。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8月成立宋庄生产大队,属符草楼公社。1959…[详细]
双李村~209村庄
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两户李姓人家,取名双李。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8月成立双李生产大队,属符草楼公社。1959年属刘庄公社…[详细]
于王村~210村庄
由于地势较凹耕地又多是淤土,取名淤洼。后演变为于洼。后于洼和王庄两个村连在了一起,更名为于王。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8月成立于王…[详细]
西元村~211镇乡结合区
因袁氏家庭人多,自西向东接连有三个袁庄,中袁和西袁之间有一路口,又在最西边,故取名为西袁路口。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8月成立西袁…[详细]
钱庄村~212村庄
明洪武年间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几户钱姓人家在此居住下来,取村名钱庄。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8月成立钱庄生产大队,属符草楼公社。195…[详细]
贾庄村~213村庄
明洪武年间贾姓村民来祖从山西洪洞县迁到此地建村居住,取名贾庄。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8月成立贾庄生产大队,属符草楼公社。1959…[详细]
王国贞村~214镇乡结合区
清顺治年间王国贞兄弟四人随其母讨荒到此落户,王国贞为长子,后人丁兴旺,取村名王国贞。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8月成立王国贞生产大队…[详细]
王楼村~215村庄
明万历三年(1575)王姓村民来祖迁此建村定居,后盖了一座小楼,取名王楼。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8月成立王楼生产大队,属符草楼公…[详细]
大时村~216村庄
明洪武年间时生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建村定居,因村子较大,取村名大时。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8月成立大时生产大队,属符草楼公社。195…[详细]
冯堂村~217村庄
过去村里冯姓人较多,清光绪二年(1876)村内建一祠堂,取村名冯堂。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8月成立冯堂生产大队,属符草楼公社。1…[详细]
谭桥村~218村庄
明嘉靖元年(1521),谭姓村民来祖迁此建村居住,因村头建有小桥,取名谭桥。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8月成立谭桥生产大队,属符草楼…[详细]
岳油坊村~219村庄
明正德年间(1505)原名为岳家村。后岳姓几人迁此定居,因开有油坊,取名岳油坊。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8月成立杨庄生产大队,属符…[详细]
岳西村~220村庄
明万历元年(1573)岳飞后代从湖北黄梅县迁此建村,因村中有几条胡同,取名岳古同。后因位置靠西,更名为岳古同西。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详细]
岳东村~221村庄
明万历元年(1573)岳姓从汤阴县迁此建村,因村中有几条胡同,取名岳胡同。后因位置靠东,更名为岳古同东。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8…[详细]
张老庄村~222村庄
明崇祯二年(1628)张姓三兄弟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因该地以前有人居住过(故址有砖头瓦砾),取名张老庄。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详细]
新庄村~223村庄
1913年,任姓村民来祖迁此定居,取名任庄。1974年从大李,叶庄,张庄,酒馆各迁出部分农户组建一个新村,取名为新庄。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详细]
槐寺村~224村庄
夏代第八代时期,中国第八代国王讳槐,生前在此地治水,垦荒种田,死后葬于此地,村民取名槐丘。汉朝时期建“帝槐庙”后改称槐丘寺。后被村民改称为槐寺。194…[详细]
小吴楼村~225村庄
清代末年(1911)吴大才从外地迁入此地后建一幢小楼,取村名小吴楼。后来因失火而家破人亡,不久又迁入岳姓人家,而村名仍用小吴楼。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详细]
明光村~226村庄
清嘉庆年间,范店村每天早晨有集市,因徐寨村财主徐天祥办喜事,为购物方便,把范店村的晨集暂迁到明光村,办完事后也一直在明光村起集。范店村群众那时叫“明诓…[详细]
刘清占村~227村庄
清乾隆九年(1744)来祖刘青占迁居此地,取村名为刘青占。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8月成立刘青占生产大队,属符草楼公社。1959年…[详细]
李彩村~228村庄
李彩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汪郑村~229村庄
汪姓村民来祖迁此建村居住,取名汪庄。郑姓村民迁来建村居住,取村名为郑古同。汪庄、郑古同相邻。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8月成立汪郑生…[详细]
李庄村~230村庄
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李姓村民来祖迁此定居建村,取名李庄。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8月成立李庄生产大队,属符草楼公社。1959…[详细]
周庄村~231村庄
周姓来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居住建村,取名周庄。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8月成立周庄生产大队,属符草楼公社。1959年公社政府驻地搬迁…[详细]
岳集村~232村庄
清代末年,逢单日有集市,因村中姓岳的人较多,取名岳集。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8月成立岳集生产大队,属符草楼公社。1959年公社政…[详细]
谢堂村~233村庄
清康熙二年(1662)谢姓村民来祖迁居此地,后在村西建有一很大的庙堂,取名谢堂。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8月成立谢堂生产大队,属符…[详细]
郑老庄村~235村庄
清乾隆年间原名郑阁。后来郑姓家族分多处居住,另起新村名,而郑阁为旧村,又以郑姓较多,后演化为郑老庄。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1958年8月成…[详细]

地名由来:

该村原名小王庄。明崇祯年间有一符姓财主建楼,并在楼顶套建一小楼,供站岗放哨用,因此得名“符套楼”。后此楼被毁。又因用槐草、桐油等作楼顶,演变为符草楼。

基本介绍:

符草楼镇位于太康县城东南,东靠张集乡、南连淮阳临蔡乡、西与老冢镇接壤,北与毛庄镇、马厂镇毗邻,辖区南北长12.5公里,东西宽6公里,总面积约72平方公里,311国道从境内穿过,交通方便,全镇共辖34个行政村,100个自然村,50284人,其中回族40多人,符草楼镇历史悠久,在该镇槐寺有古墓一座,有断碑碣记载:“夏后槐葬此”,-物部门发掘鉴定该处为仰韶、龙山及商、汉四个时期的文化遗志。现任镇-朱在红、镇长衡培祥。

镇人民政府驻地符草楼,距离县城13公里,311国道和老冢至马厂公路在此交汇。97年以后,镇党委政府抓住机遇,积极扩大镇区规模,搞活商业流通,在公路沿线新建两层以上商用门面

+查看详细符草楼镇概况>>

历史沿革:

1949年属太康县第七区(老冢)。

1958年成立符草楼公社。

1983年更名为符草楼乡。

1999年改置符草楼镇。


以下地名与符草楼镇面积相当:



符草楼镇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