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河南省 > 濮阳市 > 濮阳县 > 柳屯镇

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柳屯镇

[移动版]
张挥公园
地名:柳屯镇隶属濮阳县
区划代码:410928101代码前6位:410928
行政区域:河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豫J
长途区号:0393 邮政编码:457000
辖区面积:约7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5.27万人
人口密度:约703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个社区、43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柳阳社区~001特殊区域
因该社区管理柳香小区、向阳小区各取一字,故取名为柳阳社区。2020年,成立柳阳社区居民委员会,属柳屯镇,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常青社区~002特殊区域
因居委会位于常青小区而得名。2020年,成立常青社区居民委员会,属柳屯镇,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安康社区~003镇中心区
安康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柳屯村~201镇中心区
此处为柳下惠食邑之地,故名柳下屯。后简称柳屯。1949年,为濮阳县三区柳屯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柳屯乡柳屯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村改大…[详细]
张庄村~202镇乡结合区
张庄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小集村~203镇乡结合区
卫灵公(前540~前493)建都卫城时,此地是个小集市。后人建村于此,称小集。1949年,为濮阳县三区小集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柳屯乡小集村…[详细]
朔村村~204镇乡结合区
明洪武年间,刘氏自山西洪洞迁居此地。因迁居之日是正月初一,为朔日,故称朔村。1949年,为濮阳县三区朔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柳屯乡朔村。19…[详细]
化庄村~205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七年(1409),花氏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故名花庄。1949年,为濮阳县三区花庄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柳屯乡花庄村。1958年成立人民…[详细]
文王庄村~206镇乡结合区
明嘉靖年间,王氏自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取名王家庄。明万历年间,文氏从山西洪洞迁居此村,改名文王庄。1949年,为濮阳县三区文王庄村。1956年撤区并乡,…[详细]
东陈庄村~208镇乡结合区
清代,陈氏从本县小集迁此建村,取名陈家庄。后因人多,分居两村。居东,故名东陈庄。1949年,为濮阳县三区东陈庄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柳屯乡东…[详细]
西陈庄村~209镇乡结合区
西陈庄因紧靠金堤,地势较高,又因村中陈姓居多,原名叫陈堤顶村。据族谱记载,明永乐年间,陈氏先祖由山西洪洞大槐村先迁至河南陈州,后又从陈州迁至开州东北朔…[详细]
陈窑村~210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年间,陈氏先祖自山西洪洞县迁入此地时,有田氏家族在此地立村居住。村西南有田姓家族的一座砖瓦盆土窑,因田姓人少地多,经营不过来,就招陈姓的人帮忙烧…[详细]
肖楼村~211镇乡结合区
明洪武年间,肖氏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后盖楼房一座,故名肖家楼。后简称肖楼。1949年,为濮阳县三区肖楼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柳屯乡肖楼村。1…[详细]
这河寨村~212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年间,高、韩、阎三姓从山西洪洞迁居到黄河滩里,筑围村寨定居。因黄河上水掉岸,取村名蛰河寨,后演变为这河寨。1949年,为濮阳县三区这河寨村。19…[详细]
枣科村~213镇乡结合区
枣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土岭头村~214镇乡结合区
明洪武年间,李、刘两姓从山西洪洞迁于一土岭东头建村,故名土岭头。1949年,为濮阳县三区土岭头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柳屯乡土岭头村。1958…[详细]
毛小寨村~215镇乡结合区
明万历年间,刘氏从本县毛家岗迁此,建村筑寨。因村小,取名刘家毛小寨,后简称毛小寨。1949年,为濮阳县三区毛小寨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柳屯乡…[详细]
马寨村~216镇乡结合区
马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北李庄村~217镇乡结合区
据《李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三年(1405),李氏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建村,取村名李家庄。后因在毛岗村北,又改称北李家庄。建国后演为北李庄。1949年,为…[详细]
黄庙村~218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年间,黄氏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立村,盖家庙一座,故名黄家庙。后简称黄庙。1949年,为濮阳县三区黄庙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柳屯乡黄庙村。…[详细]
虎山寨村~219镇乡结合区
据李氏家谱记载:李氏先祖名李琦,字虎山。明永乐四年,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筑寨建村。按先祖字“虎山”,取村名为虎山寨。1949年,为濮阳县三区虎山寨村。…[详细]
于林头村~220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年间,村民从山西洪洞迁此榆树林之南头建村,取名榆林头。1949年,为濮阳县三区榆林头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柳屯乡榆林头村。1958年成…[详细]
渡母寺村~221镇乡结合区
明万历年间,夏姓、李姓、刘姓自山西洪洞县迁到此地渡母寺旁建村,后来,古姓和张姓也从山西迁此地定居。村民因感念“目莲渡母”故事的“至孝至诚”德行,故取村…[详细]
曲六店村~222镇乡结合区
古时柳屯镇东部一带,河道纵横,沼泽相连,洪水时发。地名大多与水有关,如没岸、黄龙潭、渡母寺等。相传很久以前,黄河泛滥,洪水滔天,有一尊石佛坐石囤槽子顺…[详细]
吉堂村~223镇乡结合区
吉堂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兴张村~224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年间,赵姓自山西洪洞县西兴张村始迁直隶古顿丘赵楼村安居,后移居开州柳屯东,金堤南侧张郭庙旁定居,取村名叫张郭村。清朝后期,因避黄河水患,又迁居堤…[详细]
吉洼村~225镇乡结合区
明正统年间,吉家村一吉氏财主,西迁一华里,在张家洼定居。后因吉氏人口增多,改名为吉家洼,简称吉洼。1949年,为濮阳县三区吉洼村。1956年撤区并乡,…[详细]
吉村村~226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三年(1405),吉氏从山西洪洞迁此建村,取名吉家村。1949年,为濮阳县三区吉家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柳屯乡吉家村。1958年成立人…[详细]
刘拐村~227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年间,刘氏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因街道弯曲有拐,故取名刘家拐。后简称刘拐。1949年,为濮阳县三区刘拐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柳屯乡刘拐村…[详细]
张寨村~228镇乡结合区
张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陈村村~229镇乡结合区
陈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七娘寨村~230镇乡结合区
宋时有一家人因天灾人祸而家破人亡,其童养媳携其年幼丈夫迁此居住,并将丈夫抚养成人,丈夫为感恩,将村取名为妻娘寨。清康熙年间,王姓自户部寨镇张果村迁入时…[详细]
高村村~231镇乡结合区
据高氏家谱记载:“高氏先祖,蒙元时期是勋臣世家。四世祖镇浙总戎,先后在枢密院掌兵甲,镇守京城,深得元朝廷倚重。元末,义军纷起,先祖受命于危难之间,坐镇…[详细]
韩村村~232镇乡结合区
据村东石碑记载:“澶东四十里许,有虎变屯,世传古村名也。其地东近柳下惠故里,不越里许。”明永乐二年(1404年),韩姓先民自山西洪洞县始迁清丰县大水坑…[详细]
单十八郎村~233镇乡结合区
清同治年间,因黄河决口,单氏从本县金堤南单家寨搬迁到金堤北立村,因属什十八郎庄辖,故名单什八郎。1949年,为濮阳县三区单什八郎村。1956年撤区并乡…[详细]
官仁店村~234镇乡结合区
据元至正年间碑文记载:名为官仁寨。明万历年间,张定方被选为义官。张定方曾在本村开店,以助过路难民,深受群众爱戴。张去世后,人们立碑纪念,改村名为官仁店…[详细]
焦村村~235镇乡结合区
据焦氏家谱记载:明永乐三年(1405),焦氏先祖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取村名焦家村。后简称焦村。1949年,为濮阳县三区焦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详细]
杨村村~236镇乡结合区
明洪武年间,杨氏祖先奉旨从山西省洪洞县烽火台半坡店迁至此地,与村东头杨氏合居一村,因皆为杨姓,始名为杨家村,简称杨村。1949年,为濮阳县三区杨村。1…[详细]
刘庄村~237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年间,刘氏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取名刘家庄。后简称刘庄。1949年,为濮阳县三区刘庄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柳屯乡刘庄村。1958年成立人…[详细]
杨十八郎村~238镇乡结合区
据明嘉靖《开州志》记载:“什八郎寨,即什八郎里。元设千户,屯兵于诸寨,因名”。据杨氏族谱载:杨氏先祖,本西夏党项族,始祖唐兀台世居宁夏贺兰山。元灭西夏…[详细]
于家村~239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年间,于、刘两氏从山西洪洞迁此定居,分别取名于村、刘村。因两村连在一起,故取名于刘家村,后简称于家村。1949年,为濮阳县三区于家村。1956年…[详细]
赵占村~244镇乡结合区
清光绪年间,因遭水灾,苏堤口、姜堤口、赵堤口和刘家户合为一村。因赵氏人多,取名赵家庄,后简称赵庄。因大队更名,1982年经濮阳县人民政府“濮政〔198…[详细]
大没岸村~250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年间,刘、王二氏从山西洪洞迁居在此古黄河道之河床,因河床很宽,看不到岸,取名没岸村。明末,由于人口居多,故名大没岸。1949年,为濮阳县三区大没…[详细]
韩没岸村~251镇乡结合区
明永乐年间,韩氏迁大没岸村旁自成一村,取名韩没岸。1949年,为濮阳县三区韩没岸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柳屯乡韩没岸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详细]
赵庄第一村~252村庄
赵庄第一村1949年,为濮阳县三区东陈庄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柳屯乡东陈庄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村改大队,为柳屯人民公社东陈庄村大队。…[详细]
赵庄第二村~253村庄
赵庄第二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地名由来:

春秋前称柳下,时有鲁国大夫展禽曾食邑柳下,后人称其柳下惠。三国曹魏时为屯兵大点,始称柳下屯。1949年后仍称柳下屯。1958年始去“下”字,柳屯之称始此。

荣誉排行:

2022年3月,柳屯镇被命名为2021年度河南省卫生乡镇

2014年7月,柳屯镇被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等七部委确定为全国重点镇

2009年1月,柳屯镇上榜第二届全国文明村镇名单。

基本介绍:

柳屯镇位于濮阳市东22公里,辖区面积75平方公里,55个行政村,11. 4万人,6 .9万亩耕地。地处-开发建设腹地,油气资源丰富,油田驻柳二、三级单位73个,是-的油气集输中心和炼化、产销基地。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春秋时期农民起义领袖柳下跖曾屯兵于此,也是鲁国士师柳下惠食邑之地,其“坐怀不乱”的故事至今在民间流传。境内有见证元代时期西夏民族与汉民族融合的省级保护单位唐兀公碑。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柳屯镇的两大文明建设健康快速发展,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更加骄人的成绩。 2003年底,全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12亿元, 企业产值14.5亿元,上交税金4627万元,财政收入302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15元,城镇化水平由1998年的15%提高到现在的40%,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市前列。

城镇面貌日新月异。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速度发展”的要求,制作了柳屯镇《镇域总体规划》、《镇区建设总体规划》和主要街道详细的《街景规划》,编制了《柳屯镇2002—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使柳屯镇的小城镇建设走上了科学规范化的轨道。累计投资2.1亿元,加快了建设步伐,其中:拓宽新建了柳濮路、柳下路等15条道路,并全部进行了绿化、美化,安装了路灯;沿街开发新建楼房6480间19万余平方米,个体商户达到4200户,从业人员5000余人,日交易额200余万元;建成了示范区标志、城市雕塑等28处“亮点工程”;对油田堆积垃圾废弃地进行改造,规划建设了占地106亩的尚和公园。目前,全镇形成了“四纵四横四环”的总体框架,镇区建成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8万人,一座建筑别致、优美亮丽的现代化小城镇呈现在人们面前。

民营工业蓬勃发展。培植形成了塑料编织主导产业,日产编织袋450余万条,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编织生产基地。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共引进力诺玻璃制品公司等外地企业71家,引资5.1亿元。目前,全镇共有投资50万元以上的企业281家,投资超千万元的有中原力诺集团、全力食业公司等12家,形成了塑料编织、玻璃制品、新型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主导行业,安排农村劳动力2万余人。

历史沿革:

1934年属濮阳县十区。

1941年属濮阳县东部的尚和县。

1944年尚和县并入昆吾县。

1947年复置。

1949年撤尚和县并入濮阳县,属濮阳县三区。

1956年为濮阳县柳屯乡。

1958年成立柳屯公社。

1984年属濮阳市郊区,同年改设柳屯乡。

1986年改置柳屯镇。

1987年复属濮阳县。


以下地名与柳屯镇面积相当:

柳屯镇相关名人

到柳屯镇必去著名景点

柳屯镇特产与美食
柳屯镇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