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陈家店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陈家店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陈店村 | ~200 | 镇乡结合区 | 陈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石桥村 | ~201 | 村庄 | 石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团山村 | ~204 | 村庄 | 团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夹马槽村 | ~205 | 村庄 | 夹马槽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茶铺子村 | ~207 | 村庄 | 茶铺子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桃岭村 | ~208 | 村庄 | 桃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五溪堤村 | ~209 | 村庄 | 五溪堤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柏杨村 | ~210 | 村庄 | 柏杨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马峪河林场 | ~500 | 村庄 | 马峪河林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地名由来:清末,陈姓夫妇在此开设茶店,生意兴隆,人户增加,渐成集镇,故得名陈店。
1996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地处鄂西南的松滋 市陈店撤乡建镇,历史由此翻开崭新的一页。古老的陈店焕发青春,年轻的城镇灿烂辉煌, 丰富的自然资源,畅达的交通网络,优惠的招商条件宜人的投资环境,成为振兴陈店经济、 服务三峡建设的强劲动力,创造了借风扬帆、借势腾飞的奇迹。 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为毗邻三峡、 距离三峡国际机场仅70公里的陈店镇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 遇,建材、木材、粮食、水果经万里长江的黄金水道, 经连接318国道的红东公路,经枝柳铁路,源源不断地驶援三峡工地,同时也是国家西部开发工程的重要物质集散地, 三峡咽喉、三峡门户让松滋市最年轻的陈店镇成为名符其实的中转站。
历史沿革:
民国十八年属第一区。
民国三十五年设置太平乡,乡治陈家店,辖陈家店、车阳河、八眼泉、李桥、马峪河、沙碛坪,共18保。
1949年7月解放后,属旧松滋区,设为太平乡。
同年12月属四区。
1951年8月属第十一区。
1953年4月仍属第四区。
1958年9月成立南岳人民公社(设于观岳),辖陈店、李桥、观岳、艾河、木天、桃岭、柏杨7个大队;1961年恢复老城区,辖陈店、李桥、观岳、桃岭、柏杨5个公社;1970年合并为陈店、观岳、桃岭3个公社,仍属老城区;1975年11月撤区并社,成立陈店人民公社;1984年2月设区建乡,陈店、观岳、桃岭3个乡属老城区;1987年10月区、乡体制改革后成立陈店乡人民政府。
1996年9月湖北省民政厅批准陈店乡改镇为陈店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