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代码 | 城乡分类 | 简介 |
景峰社区 | ~001 | 镇中心区 | 景峰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罗高村 | ~201 | 村庄 | 罗高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洪湖村 | ~203 | 村庄 | 洪湖村:由原洪山、彭湖等2村合并而来。…[详细] |
尹港村 | ~204 | 镇乡结合区 | 尹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河山村 | ~205 | 镇乡结合区 | 河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张港村 | ~206 | 镇中心区 | 张港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
狮子桥村 | ~207 | 镇乡结合区 | 狮子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周铺村 | ~208 | 镇乡结合区 | 周铺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但铺村 | ~209 | 村庄 | 但铺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泽口村 | ~211 | 村庄 | 泽口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毛岭村 | ~212 | 村庄 | 毛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毛巷村 | ~214 | 村庄 | 毛巷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同兴村 | ~215 | 村庄 | 同兴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大渊村 | ~217 | 村庄 | 大渊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三合村 | ~220 | 村庄 | 三合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熊刘村 | ~221 | 村庄 | 熊刘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九郡村 | ~222 | 村庄 | 九郡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中南村 | ~223 | 村庄 | 中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河堤村 | ~224 | 村庄 | 河堤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茶店村 | ~225 | 村庄 | 茶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白果树村 | ~226 | 镇乡结合区 | 白果树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螺蛳滩村 | ~228 | 镇乡结合区 | 螺蛳滩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菱角洲村 | ~229 | 村庄 | 菱角洲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顺河新村 | ~231 | 村庄 | 顺河新村:由原顺河、高荣台等2村合并而来。…[详细] |
孙李湾村 | ~232 | 村庄 | 孙李湾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张角村 | ~233 | 村庄 | 张角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郭垱村 | ~234 | 村庄 | 郭垱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新合村 | ~235 | 镇乡结合区 | 新合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蒲潭村 | ~237 | 村庄 | 蒲潭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
楝树沟村 | ~238 | 村庄 | 楝树沟村:由原李湖、瓦屋台等2村合并而来。…[详细] |
诸通口村 | ~240 | 镇乡结合区 | 诸通口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
习家口村 | ~242 | 村庄 | 习家口村:由原增加、高明等2村合并而来。…[详细] |
南港河村 | ~243 | 村庄 | 南港河村:由原柴口、徐桥等2村合并而来。…[详细] |
地名由来:因南宋岳家军名将张俊于此截杀金兵而战死,后人为纪念张将军将此地取名”张截港”,简称张港。
2023年3月,农业农村部推介张港镇为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十亿元镇(花椰菜)。
2021年10月,农业农村部遴选推介张港镇为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
2020年11月,农业农村部推介张港镇为2020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
2011年8月,农业部认定张港镇为第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花椰菜)。
天门市辖镇。1949年为潜江县第九区,1955年划属天门县,设张港区,1956年改名朱场生产指导组,1957年复名张港区,后改名公社,1984年建县辖镇,1987年由原张港镇、罗巷乡、朱场乡和新桥乡组成建市辖镇。位于市境西南部,汉江北岸,距市区30公里。面积163平方公里,人口8.9万。镇区沿江分布,为市境汉江港口。辖张港、蒲潭、李湖、百台、螺蛳滩、周庄、瓦屋台、高明、诸通口、增加、菱角洲、柴口、新合、高荣台、郭垱、张角、顺河、白果树、徐桥、孙李湾、茶店、段铺、周铺、河堤子、中南、龚王、尹港、河山、熊刘、三合、狮子桥、泗港、彭湖、大渊、洪山、九郡、罗万、馆头尖、毛巷、同兴、高拐、毛岭、泽口、梁滩44个村委会和景峰、卢伏2个居委会。地下有丰富的石油资源。乡镇企业有轻工、机械、橡胶、麻纺、榨油、建材等行业。农业以棉为主。
942年中共领导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五师进驻天京潜抗日根据地,组织展开了著名的曾家湾战斗。曾家湾现位于张港镇东北角,距离镇区7公里,与渔薪、蒋场镇相邻。是市境在张港以北地带的一块重要纪念
历史沿革:
禹夏时,属荆州之域。
秦时,属竟陵。
唐代,属白茯巡院。
宋、元、明、清代,至民国属潜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潜江县第六区、张港区。
1955年7月,划入天门县,为张港区。
1959年7月,为张港公社。
1961年4月,复名张港区。
1984年3月,撤区建镇。
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腹地,汉水之滨的天门市张港镇自距今170年的清朝道光年间开始种植花椰菜,如今全镇37个村常年种植面积达10万亩,是中国花椰菜规模化种植第一大镇。张港花椰菜洁白如玉,味道甘糯、口感细腻
欧阳述宽(1924—1948),乳名心宽,湖北天门张港镇河山村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9岁开始农作,11岁丧父,12岁起帮地主做长工、打短工。1944年8月,被陈必祥部拉去当伪军,次年编入国民党政府军。
朱显洋(1911—1948),湖北天门张港镇百家台村人。1944年在本地参加革命,曾任新四军五师某部连指导员。抗战胜利后参加反内战斗争,随部队转战鄂豫陕根据地。1948年7月随部队过黄河时牺牲,时年3
朱显召(1903—1948),湖北天门张港镇百家台村人。1939年4月在本地参加革命,曾任新四军天京潜县被服厂厂长。抗战胜利后随部队转战大悟山等地,参与反内战。1948年10月在山东作战时牺牲,时年4
朱显柱(1913—1942),湖北天门张港镇百家台村人。1932年参加革命,抗日战争时期在潜北区任税务所长,1942年7月被伪军古鼎新部在白土地村 杀,年仅19岁,1953年被潜江县人民政府批准为烈士
万忠美(1919—1941),张港镇三合村人。1939年参加革命,受组织派遣打入伪军做策反工作。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参加天门县行政委员会的税收工作,1941年7月被伪军捉住,在三合场太庙
郭显高(1924—1946),湖北天门张港镇茶站社人。1942年在本地参加革命,不久调任天京潜县独立十二团战士。同年秋至1943年调任新四军五师四十三团二营五-士,九连副班长。抗日战争胜利后投入反内战
朱选德(1906—1949),湖北天门张港镇周店村人。1944年3月参加革命,由天京潜县潜北联乡处派任蒲潭乡地下交通员。经常以做小生意为掩护,在张港、多宝、渔薪搜集日伪军情报。1945年加入党组织,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