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湖北省 > 黄冈市 > 武穴市 > 余川镇

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余川镇

[移动版]
地名:余川镇隶属武穴市
区划代码:421182101代码前6位:421182
行政区域:湖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鄂J
长途区号:0713 邮政编码:438000
辖区面积:约100.31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4.4万人
人口密度:约439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个社区、45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松山咀社区~001镇中心区
因位于原松山山体前伸处,故而得名。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梅川区。1943年…[详细]
周芳远村~200村庄
民委员会位于周芳远大塆附近,故而得名。“周芳远”即周芳远大塆。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抗战…[详细]
陈寨村~201村庄
因陈寨塆位于境内,是规模最大,人口较多,名气较大的一个自然塆,故而得名。“陈寨“即陈寨塆。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详细]
蒋铺村~203村庄
据传有个蒋姓居民在此开设店铺,闻名乡里,故而得名。“蒋”即姓氏,“铺”即店铺。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详细]
荷叶塘村~204村庄
因荷叶塘塆位于境内,是规模最大,人口较多,名气较大的一个自然塆,故而得名。“荷叶塘”即荷叶塘塆。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详细]
蚂蚁河村~205村庄
因蚂蚁河贯穿境内,故而得名。“蚂蚁河”即河流名称。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梅…[详细]
龙腰村~207村庄
相传清康熙年间,此村来了位风水师,预言此地会出位大人物。事有凑巧,村东头有位吴氏人家,新婚不到一年,其丈夫长年在外不归,家里就只剩下媳妇翠云和年迈的老…[详细]
吴文村~208村庄
民委员会位于吴文大塆南部,黄标线旁,故而得名。“吴文”即吴文大塆。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详细]
双城驿村~209村庄
因明朝洪武十五年始建的双城驿站位于境内,故而得名。“双城驿”即西接蕲春西河驿,东达黄梅亭前驿传递朝廷文书的驿站。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详细]
西冲村~210村庄
因西冲河流经此地,此河在当地颇有名气,故而得名。“西冲”即西冲河。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详细]
仰天村~211村庄
村辖区内有一座名为仰天窝的山,故而得名。“仰天”即仰天窝。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详细]
余川村~212镇乡结合区
民委员会位于上余川塆附近,故而得名。“余川”即自然塆。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详细]
刘朝二村~213镇乡结合区
因刘朝二塆位于境内,是规模最大,人口较多,名气较大的一个自然塆,故而得名。“刘朝二”即刘朝二塆。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详细]
田庆二村~214镇乡结合区
民委员会原位于田庆二大塆附近,后因其他塆落工作人员到村民委员会办事太远,遂在村的中心地方重建,依旧沿用原名,故而得名。“田庆二”即田庆二大塆。明、清时…[详细]
莲花塘村~215村庄
因莲花塘塆位于塘村境内,是规模最大,人口较多,名气较大的一个自然塆,故而得名。“莲花塘”即莲花塘塆。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详细]
孙弄村~216镇乡结合区
因祖先名为孙弄,在当地颇有名气,故而得名。“孙弄”即祖先名。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详细]
周国村~217村庄
民委员会位于周国镇塆附近,故而得名。“周国”即周国镇塆。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详细]
凤凰村~218村庄
因凤凰寨山位于境内,故而得名。“凤凰”即凤凰寨山。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梅…[详细]
汪垅村~219村庄
村民委员会位于汪垅塆内,故而得名。“汪垅”即汪垅塆。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详细]
干仕村~220村庄
因干仕大塆位于境内,是规模最大,人口较多,名气较大的一个自然塆,故而得名。“干仕”即干仕大塆。据明弘治《黄州府志》载,明时干仕属太西乡。民国时属石门乡…[详细]
王宪村~221村庄
因王宪塆位于境内,是人口较多,规模较大的一个自然塆,故而得名。“王宪”即王宪塆。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详细]
砌石村~222村庄
民委员会位于原砌石矶山附近,故而得名。“砌石”即原砌石矶山。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详细]
龟山村~223村庄
因该龟山位于附近,且在当地颇有名气,故而得名。“龟山”即山名。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抗战…[详细]
大祝村~224村庄
因原大祝塆(现岳家塆)位于境内,在当地颇有名气,故而得名。“大祝”即原大祝塆(现岳家塆)。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详细]
十里村~225村庄
因民委员会位于十里铺塆内,故而得名。“十里”即十里铺塆。十里村原名十里大队,成立于1958年,隶属于余川公社。1961年隶属于余川区卢河小公社。197…[详细]
芦河村~226村庄
因芦河塆位于境内,是规模最大,人口较多,名气较大的一个自然塆,故而得名。“芦河”即芦河塆。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详细]
车坊村~227村庄
因村内原有制作线车的车坊铺,故而得名。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梅川区。1943…[详细]
大坝村~228村庄
因原大坝水库位于境内,在当地颇有名气,故而得名。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乡。抗战时期隶属于梅川区…[详细]
石水村~229村庄
民委员会在石水河附近,故而得名。石水村原名石水大队,成立于1958年,隶属于余川公社。1961年隶属于余川区荆竹小公社。1975年隶属于太平公社。19…[详细]
王冲村~230村庄
内王姓居多,位于太平山脚下一处地势狭窄处,故而得名。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详细]
龙门冲村~231村庄
此位于大别山余脉太平山一带,三面环山,一道狭长的溪流穿境而过,汇于水库中,其形态酷似一座厚实的建筑群中央留出一道门,又取“鲤鱼跳龙门”之吉祥喻意,故名…[详细]
下汪宕村~232村庄
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梅川区。1943年复属于太东乡。1952年隶属于第二…[详细]
青蒿村~233村庄
青蒿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邢元村~234村庄
邢姓居民较多,且都善种菜园,“园”谐音“元”,故而得名。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详细]
邢山村~235村庄
邢姓居民较多,且位于山区,故而得名。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梅川区。1943…[详细]
徐冲村~236村庄
因徐冲塆在辖区内占地面积较大,人口较多,故而得名。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梅…[详细]
余冲村~237村庄
位于原余冲塆附近,现在为邢群线和荆青线交汇处,故而得名。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详细]
上汪宕村~238村庄
民委员会在汪宕塆的上首,故而得名。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梅川区。1943年复…[详细]
向宕村~239村庄
因辖区内有上向宕塆和下向宕塆,村民委员会位于下向宕塆北部,故而得名。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详细]
马干村~240村庄
因马干塆位于境内,是人口较多,名气较大的一个自然塆,故而得名。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详细]
太平桥村~241村庄
相传境内原有一石桥,名为清杏桥,后因大平军起义路过此地后,当地人改名太平桥,因此桥在当地颇有名气,位于此居民点中,故而得名。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详细]
桃树岭村~242村庄
据传孙悟空大闹蟠桃园后,王母娘娘召开蟠桃宴时,发现蟠桃数量不够,急令巡天神到灵气充郁之地采摘桃果。巡天神来到此地,嗅到一股令人陶醉的果实芳香,顺眼看去…[详细]
梅宕村~243村庄
因上、下梅宕塆位于境内,是人口较多,占地面积较大的两个自然塆,故而得名。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详细]
彭河村~244村庄
因彭河贯穿境内,故而得名。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梅川区。1943年复属于太…[详细]
笔架寨村~245村庄
因笔架寨位于境内,故而得名。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梅川区。1943年复属于…[详细]
徐镇村~246村庄
民委员会位于徐政大塆附近,故而得名。明、清时期隶属于太东乡。民国时期隶属于第三区。1930年4月至12月,隶属于复盛区。抗战时期隶属于梅川区。1943…[详细]

地名由来:

为了纪念南宋抗击元军英雄余玠得名。余川原名松山嘴。1958年成集镇,以遍山松林命名。后以境内的余川改称今名。而余川原名余埙(xūn),据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三月黄州太守苏良嗣给余玠修墓时写的碑文记载,其时余姓后人发展至四十八户之多,其中就有余埙这一地名,后为书写方便改余埙为余川。

余玠,字义夫,号樵隐,宋资政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据华埠镇一山《余氏宗谱》载:宋高宗南渡,其先祖椿年举家迁徙至衢之开化,住居金水芳山(即今村头芳林)。庆元戊午年(1198)十二月辛未,母巩氏感异梦而生。玠少年时,力学雄浑,气宇魁昂,观书,…… 余玠详细信息++

荣誉排行:

2018年12月,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命名余川镇为2018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基本介绍:

武穴市辖镇。1949年建余川区,1958年改公社,1961年复建区,1975年改公社,1984年再复建区,1987年建镇。位于市境东北部,距市府40公里。面积100.31平方公里,人口4.4万。省道柳界公路穿境而过。辖莲花塘、周芳远、陈家寨、笔架寨、蒋铺、荷叶塘、蚂蚁河、徐镇、龙腰、吴文、双城驿、西冲、仰天、余川、刘朝二、田庆二、松山咀、孙弄、周国、凤凰、汪龙、干仕、王宪、砌石、龟山25个村委会。乡镇企业以机械加工、运输、商贸、建筑、建材业为主。农业以水稻、油菜、棉花种植为主。

怡湖山庄

怡湖山庄位于武穴市余川镇,农庄占地总面积800余亩,其中水域面积100余亩。新修红色旅游路直达山庄;依托大别山红色旅游及周边佛教圣地,名胜古迹。这里地理环境优越,背靠荆山,面朝开阔谷地平原,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余川镇境域属楚地。

隋代,始属蕲春县。

唐天宝元年(742年),归属广济县。

民国时期,属广济县二区。

1987年11月,改为余川镇。

广济佛手山药

广济佛手山药: 是我武穴市传统而极具特色的农产品之一,具有悠久的文化、丰富的营养、独特的风味、深受消费者青睐。 国家质检总局受理“广济佛手山药”地理标志产品申报并于2009年6月份公布。广济“佛手”山


以下地名与余川镇面积相当:



余川镇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