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湖北省 > 荆门市 > 钟祥市 > 洋梓镇

湖北省荆门市钟祥市洋梓镇

[移动版]
地名:洋梓镇隶属钟祥市
区划代码:420881100代码前6位:420881
行政区域:湖北省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鄂H
长途区号:0724 邮政编码:448000
辖区面积:约395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5.5万人
人口密度:约139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3个社区、34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洋梓社区~001镇中心区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孙叔敖在此开敖水河并在两岸广植梓树,以至遍地梓树,犹如海洋,故而得名为洋梓。1956年成立洋梓居民委员会,属洋…[详细]
中山社区~002镇乡结合区
2001年钟祥市调整乡镇区划,中山镇合并到洋梓镇;2002年全市居民委员会统一改称社区居民委员会;原中山镇于2001年建立中山居民委员会,2002年改…[详细]
官庄岭社区~003镇乡结合区
官庄岭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大桥村~201村庄
清朝末年张氏家族在此地建有一座桥,称为张家大桥,后成为地片名,又成为村名。1987年,鲁庙村与向畈村合并为大桥村,村民委员会设此。清末属钟祥县中心乡,…[详细]
回龙村~202村庄
此地古时遗留一座道观,名回龙观。1940年日本侵略中国来到回龙观,曾在此地建炮楼修工事,直至战败投降。1980年取名为回龙大队,1984年更名回龙村。…[详细]
兴隆村~203村庄
民国初期修建的寺庙,供烧香、拜佛,凡做生意的人路过此地都要烧香求财而生意越做越红火,后得名兴隆庙,文革时期撤除,村民委员会驻地建在此地,1984年命名…[详细]
高林村~204村庄
中心地带有一片竹林,人们称之为高林,村民委员会建于此地,命名为高林村。清末属钟祥县中心乡,民初仍之,1936年属第一区银芝乡;1941年撤区建乡,属长…[详细]
青山村~205镇乡结合区
地处丘陵地带,山丘较多,愿青山绿水,永驻人间,故名青山村,村委会即为青山村村民委员会。清末属钟祥县中心乡,民初仍之,1936年因上年汉江发大水,废10…[详细]
白陵村~206村庄
白陵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虎峪村~207村庄
相传清朝时期此地一山谷有一只老虎停留过,故命名虎峪口,1984年命名为虎峪村。一说此地有一山谷,山势险恶,似有老虎藏身,故名虎峪口。清末属钟祥县中心乡…[详细]
花山村~208村庄
地处大洪山余脉,域内的一座山上建有山寨、道观。据传明清时期真武大帝准备在此定居,又觉得温峡河的鱼腥气大,于是打算迁往他地。而这里的土地、山神知道后,为…[详细]
天宁村~209村庄
清同治年间,此地修建一寺庙,起名“天宁寺”,1984年因这一古迹而命村名为天宁。天宁寺于民国时期被毁。清末属钟祥县中心乡,民初仍之,1936年因上年汉…[详细]
胡畈村~210村庄
明清时期辖区建有天星庵,故得名天星,另外有两条河(浩河和温峡河)穿村而过,故得名双河。1987年双河与天星所在辖区合并,因胡姓较多,故得名胡畈村。清末…[详细]
洋梓村~211镇乡结合区
相传战国时期,楚国令孙叔敖率众劈山开河,引敖河水入汉江,后逐渐有人迁居此地形成一丘陵集镇;又因当时广种梓树,洋者广也,故名洋梓,后村部建于此,1987…[详细]
肖山村~212村庄
此地原有一户姓肖人家,屋后有一个小山丘,属肖家土地,故其地片名为肖山,1984年命名为肖山村。清末属钟祥县中心乡,民初仍之,1936年因上年汉江发大水…[详细]
军营村~213村庄
传为春秋时代楚武王熊通的屯兵处。实为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部队的屯兵之地,故名军营。1987年被命名为军营村。清末属钟祥县中心乡,民初仍之,1936年因上…[详细]
汪李村~214村庄
此地原有姓汪和姓李大户人家,在清朝中期为了防止土匪偷牛盗物,建立一个土寨,故名汪李寨。后村部建立此地,1984年命名汪李村至今。清末属钟祥县中心乡,民…[详细]
红石村~215村庄
红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敖河村~216村庄
据传此地春秋时期,楚令尹孙叔敖治理汉水流域,率众劈陡山,疏河道引河水入汉江,以后为纪念孙叔敖的治水功绩,将劈出的河道改名为敖水,又名敖河,后村部建在此…[详细]
龚集村~217村庄
清朝中期,有几位陕西汉中姓龚的商人,沿汉江南下经商,驻足此地,兴办集市,故而称其为龚家集。一说,该集有周魏两大姓,为取集镇名而争得不可开交,后两姓族长…[详细]
郑庙村~218村庄
清朝末期,最早有姓郑的人家在此居住,并建一家庙祭祀祖先,人们称之为郑家庙。后成为此地地名,1984年命为郑庙村。清末属钟祥县中心乡,民初仍之,1936…[详细]
蒋滩村~219村庄
据最早为一蒋姓人家在汉江边开荒种地,后逐渐有人迁居此处,形成居民点。因地处汉江边,都是滩涂地,故名蒋滩。1980年原襄河大队更名为蒋滩大队,1984年…[详细]
双湖村~220村庄
本地有卢家湖和蔡家湖两大湖,人们称之为双湖,后用作大队名,1984年更名为双湖村。清末属钟祥县中心乡,民初仍之,1936年因上年汉江发大水,废10区为…[详细]
李庙村~221村庄
相清朝末期,有一姓李人家在此建房定居。人丁兴旺,形成居民点。后生们为祭拜祖先,在此建造了一座家庙,人称李庙。后村部建在此地,1984年命名李庙村。该居…[详细]
直河村~222村庄
此处是敖河与汉江的交汇之处,因该处河段较直,从明清开始,大洪山一带农产品在洋梓装船下汉口,货船行至此处便停泊休息,后逐渐有人在此建房居住,故名直河口,…[详细]
迎河村~223村庄
此地有一条河,因群众沿河建房居住,故名迎河,后村部建在此地,1984年命名为迎河村。清末属钟祥县中心乡,民初仍之,1936年因上年汉江发大水,废10区…[详细]
莲花村~224村庄
此处有个太监墓,相传是明嘉靖年间的一位知名太监,此人生前酷爱莲花(荷花),一心向佛;因而此处荷塘众多,处处有荷花,人人有爱心。1984年命名为莲花村。…[详细]
火庙村~225村庄
辖区内原有一座火神庙,为双桥大队部驻地,文革期间被拆除。1980年双桥大队更名为火庙大队,1984年更名为火庙村。清末属钟祥县中心乡,民初仍之,193…[详细]
云山村~226村庄
此处山地临近长寿河,湿气较大,早晚可见一层浓雾,故人们称之为云山,山上有寺,名云山寺,后成为乡村地名。1984年更名为云山村。清末属钟祥县中心乡,民初…[详细]
龙泉村~227村庄
传说因村内门前有一口古井,泉水清澈充沛,不受旱涝影响,被人们尊称为龙泉,故命名此井为龙泉。1980年先锋大队以此更名为龙泉大队,1984年改为龙泉村。…[详细]
盐港村~228村庄
因域内有三条水港,其水含盐成份较多,故而得名为盐港.1984年将此村命名为盐岗村。清末属钟祥县中心乡,民初仍之,1936年因上年汉江发大水,废10区为…[详细]
铜岗村~229村庄
铜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天岗村~230村庄
该地原有一座死庙,据传修庙时,上梁时,怎么也上不上,此时河伯化为渔夫从此经过,梁就上上了。后庙里死了一条大鱼,据说是河伯的化身,故取庙名为鱼死庙。19…[详细]
高台村~231村庄
解放后是洋梓域内成立的第一个高级合作社(1954年)取名541大队,1980年更名为高台,1984年成立高台村村民委员会。清末属钟祥县中心乡,民初仍之…[详细]
中山村~232村庄
地处汉江中游东岸,南北均为平原河滩,中间有大洪山余脉、碾盘山伸向汉江之中,与西岸伸向江心的杨湾五宝山遥相呼应,自然形成一道狭长险恶的山口,上有老河口下…[详细]
马冲村~233村庄
清朝末期,山西马姓商人行船运货至此建立客栈,此地处于一山冲口处,故取名为马冲,1984年命名为马冲村。清末属钟祥县中心乡,民初仍之,1936年因上年汉…[详细]
伍庙村~234镇乡结合区
相战国时期楚国伍子胥家族的一支曾在此居住,后来伍姓人家为纪念伍氏祖先修建的一座家庙,被称之为伍家庙,简称为伍庙,亦用作地片名。1984年因地片名而命行…[详细]

地名由来:

“洋梓”地名形成于春秋后期,春秋时楚国启用庶出贤能孙叔敖大夫治水,其在洋梓的东部山区率众劈山疏河,将温峡治水引入汉江,同时为保护河岸水土流失,便广植旱涝宜生的木梓树。后人们为纪念孙叔敖治水功绩,将其率众开挖的河道称为“熬河”(又名熬水),因广植的木梓树而得名“洋梓”。

治楚三年而庄王以霸——孙叔敖 孙叔敖(公元前约630年-公元前593年),蒍氏,名敖,字叔敖,楚郢都人。当时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水利家。楚庄王时官令尹(相当于宰相)。据《荆门直隶州志》记载,孙叔敖居荆门白土里(后改称孙家山,在荆门、荆州交…… 孙叔敖详细信息++

荣誉排行:

2018年12月,湖北省生态环境厅命名洋梓镇为2018年度湖北省省级生态乡镇

基本介绍:

洋梓镇是钟祥市四大古镇之一,於2001年3月由原洋梓、中山两镇合并而成。镇区位于郢中城北15公里,东北同长寿、张集、客店接壤,西北与丰乐相连,南与郢中镇毗邻,辖34个村,268个村民小组,1个居民委员会和1个社区管委会。版图面积39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5972亩,总人口54759人,其中农村人口47181人,劳力24863个。全镇设党总支13个,党支部96个,共有党员1909人。2000年全镇实现国民生产总值3.2亿元,财政收入736.1万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360元。镇内水库、湖泊星罗棋布,辖国家小(一)、(二)型水库十二座,9条民堤,全长54公里,其中军民堤和中直堤担负着全镇近4万

+查看详细洋梓镇概况>>

历史沿革:

洋梓镇,春秋属楚郊郢;秦并天下属南京;西汉属郢亭;东汉属云杜;建安时先后属襄阳郡、刘备西蜀、孙吴;西晋属竟陵俊;南北朝时属兰水和高陆县;泰始六年属苌寿县;西魏大统十七年属长寿县;唐宋直至元代,属长寿县和安陆府;明朝先后属长寿县、安陆州、钟祥县;清朝被列为五镇之首,属中心乡镇区;民国时期其区划多有变动。

1936年(民国二十五年)十月,因灾民流离,民国钟祥县政府撤销10区制,改设5区50乡(镇),洋梓

+查看详细洋梓镇历史沿革>>


以下地名与洋梓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