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江苏省 > 盐城市 > 滨海县 > 五汛镇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五汛镇

[移动版]
地名:五汛镇隶属滨海县
区划代码:320922101代码前6位:320922
行政区域:江苏省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苏J
长途区号:0515 邮政编码:224000
辖区面积:约158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8.15万人
人口密度:约516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2个社区、29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弘正社区~001镇中心区
弘扬正气,发展壮大小城镇之意。1999年,由五七村分设弘正居委会。2003年,改称弘正社区居民委员会,社区委员会驻五汛港自然村。…[详细]
北坍社区~002镇乡结合区
清乾隆年间,五汛港以北原为海边滩地,滩中有一高垛子,逐年下塌。后居民落户于此称之为北塌,坍塌二字意思相近,故更名北坍。1958年6月,建立北坍大队。1…[详细]
双龙村~200村庄
解放前境内有两条自然港,形似传说中的蛟龙,因故而得名双龙。1958年,建立双龙大队。1975年,由五汛公社的汛东大队和北坍公社的双龙、三洼大队的拆迁户…[详细]
三洼村~201村庄
整个三洼村有三处低洼田,故名。1958年,建三洼大队。1983年,体改时得名三洼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坍东村~202村庄
处北坍东边而取名坍东。1975年,由北坍大队部分生产队与五汛公社的张圩、八份、汛南三大队的拆迁户组建坍东大队。1983年,体改时得名坍东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莫湾村~203村庄
莫姓族人在洋的湾处建庄故称莫湾。1971年2月,由原北坍大队分设莫湾大队。1977年,由莫湾大队分设农科大队。因县内重名,1981年,农科大队更名为北…[详细]
通济村~204村庄
据境内通济河取名。1958年,建立通济大队,1976年,由通济、团洼、新坍三个大队部分生产队组建新建大队。因县内重名,1981年,新建大队更名为单西大…[详细]
团洼村~205村庄
因地势低洼,发水被淹,故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设立团洼大队。1976年,由团洼、翻身两个大队部分生产队组建合心大队。因县内重名,1981年,合心…[详细]
汛北村~206村庄
因位于五汛港北而得名汛北。1958年,建立汛北大队。1966年,由汛北大队分设翻身大队。因县内重名,1981年,翻身大队更名为三截沟大队。1983年,…[详细]
青龙村~207村庄
据境内一座青龙桥取名。1958年,建立新坍大队。1973年由五汛公社四汛、港浜、渠南、中西四个大队拆迁户组成青龙桥大队;中西、四汛、中东、汛北四个大队…[详细]
前进村~208村庄
取胜利前进之意。1975年,由新坍大队分设胜利大队。1976年,由胜利大队分设前进大队,同年由蔡桥公社丰余、新沟、官尖、群众、前丰五个大队部分拆迁哀悼…[详细]
渠南村~209村庄
由于在灌溉渠的南边因此得名渠南。1958年,建立渠南大队。1983年,体改时得名渠南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十顷村与渠南村合并设立新的渠南村村民委员…[详细]
四份村~210村庄
清朝初年此地为芦苇丛生的海滩,人们对芦苇滩实行分段管理,此地序列第四,故名。1958年,建队时,依据四份庄取名。七十年代初期,将四份北端划设八份大队。…[详细]
张圩村~211村庄
张姓居民居住于此,四周筑圩防洪,故称张圩,后沿用为村名。1958年,建立张圩大队。1983年,体制改革时得名张圩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射北村与张圩…[详细]
推虾村~212村庄
传说咸丰年间推虾港而来,古老港口盛产虾。1958年,建队时取名推虾大队。1983年,体制改革时得名推虾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与洼滩村合并为新的推虾…[详细]
汇川村~213村庄
据汇川港而得名。1980年,由路建大队分设汇川大队;由路建、推虾、汇川大队部分生产队组建朝阳大队。1983年,体改时得名汇川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详细]
路建村~214村庄
建制时根据烈士路建而得名。1958年,建立长洼大队、大团大队。1983年,改称长洼村、大团村。2001年,大团村、长洼村合并时得名。…[详细]
汛南村~215镇乡结合区
位处五汛港自然村南边,故取名汛南。1958年,建立汛南大队,路建大队。1983年,体改时改设汛南村村民委员会、路建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路建村与汛…[详细]
向阳村~216村庄
因当时滨海与射阳开展互学活动,为向射阳学习故取名向阳。1972年,由洼滩、推虾、路建大队拆迁组建跃进大队。1974年,由三顷大队分设向阳大队。因县内重…[详细]
泥螺村~217村庄
据境内较出名的泥螺自然村取名。1975年9年,由汛东大队分设泥螺大队。1983年,体改时得名泥螺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5年,东港村与泥螺村合并为新的…[详细]
汛东村~218村庄
大队位于五汛港自然村东边故名。1958年,建立汛东大队。1975年,由汛东大队分设河东大队。1983年,体改时汛东大队、河东大队分别改设汛东村村民委员…[详细]
三顷村~219镇乡结合区
据境内土地面积大致有三顷而得名。1958年,建立三顷大队。1972年,由三顷、汛东、汛南三个大队部分生产组组建联合大队。后因县内重名,1981年,更名…[详细]
五汛村~220镇乡结合区
根据五汛港自然村而取名。1958年,建立五汛大队、汛西大队。1983年,体改时得名五汛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汛西村与五汛村合并为新的五汛村村民委员…[详细]
五七村~221镇乡结合区
建队时,正值毛主席“五七指示”发表,故名。1968年,五汛大队、汛西大队部分生产队组建五七大队。1983年,体改时得名五七村村民委员会,村委会驻五七中…[详细]
汛西村~222镇乡结合区
位处五汛港自然村西边,故取名汛西。2001年两村合并时得名。…[详细]
范场村~223村庄
此地原为范姓族民打谷场,故名。1958年,建立范场大队。1972年,由中西、原八层大队部分生产队组合而成,以境内邓场自然村取名邓场大队。1983年,分…[详细]
郁庄村~224村庄
据境内郁庄自然村得名郁庄。1979年,由蔡桥公社复兴、顺港、一心三个大队拆迁户组建新团大队,同年规划为五汛公社。1980年,由马营、八层、邓场三个大队…[详细]
马营村~225村庄
清朝年间,清兵在此安营扎寨养马而得名马营。1958年,建立马营大队。1972年由大众大队、马营大队部分生产队组建农科大队。1983年,体改时得名马营村…[详细]
大众村~226村庄
寓意人民大众团结一心,故名。1958年,建立大众大队、三汛大队。1983年,体改时得名大众村村民委员会。2001年5月,三汛村与大众村合并为新的大众村…[详细]
四汛村~227村庄
雍正年间,为防水患和维护治安,在沿射阳河北岸设立防护营,营的下级组织为汛,此地序列第四,故称四汛。1958年,建立四汛大队。1983年,体改时得名。2…[详细]
港浜村~228村庄
因为在五汛港的河畔而得名。1958年,建立港浜大队。1983年,体改时得名港浜村村民委员会。…[详细]

地名由来:

境内因地处沿射阳河第五防汛营地,故名五汛。

基本介绍:

五汛,原名五汛港,得名于民便河和射阳交汇的港口,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位于滨海县东南隅,苏北灌溉总渠,南依射阳河,东邻射阳县,西与蔡桥镇接壤,镇域总面积158平方公里,现辖29个村,2个居委会,1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1546人,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实现62752万元,居民可支配收入7143元,财政收入1530万元。

【自然条件】

地处北温带,气候适宜,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夹于射阳河和苏北灌溉总渠两大水系之间,地势平坦,既有民便河、大众河、中心等干渠纵横交错,土质肥沃,水产资源丰富,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基础设施】

交通:东西有S328、省道三三线、S204东

+查看详细五汛镇概况>>

历史沿革:

1940年10月,民主建政后为阜东县五汛区。

1945年~1946年,经分合后又建五汛区。

1957年,撤区并乡分设五汛乡。

1958年,五汛与蔡桥、正红等乡合置成立蔡桥正红人民公社。

1959年3月,析置五汛公社。

1975年,由五汛公社析出北坍公社。

1983年改称五汛乡。

1984年撤乡置五汛镇。

2001年,撤销五汛镇、北坍乡,原五汛镇、北坍乡所辖区域合并,设立新的五汛镇。


以下地名与五汛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