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江苏省 > 无锡市 > 宜兴市 > 丁蜀镇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丁蜀镇

[移动版]
地名:丁蜀镇隶属:宜兴市
区划代码:320282112代码前6位:320282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苏B
长途区号:0510 邮政编码:214000
辖区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4万人
人口密度:1918人/km2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白宕社区~001主城区
白宕社区:位于解放中路江南名苑。…[详细]
公园路社区~002主城区
公园路社区:位于白宕南路112号。…[详细]
画溪社区~004主城区
画溪社区:位于汤省路南侧。…[详细]
蜀北社区~007主城区
蜀北社区:位于东坡东路南侧。…[详细]
南河社区~008主城区
南河社区:地处丁蜀镇东部,与潘南村结合,东南面比邻丁山大河,北至紫砂路,西至东贤中路,地形大概呈长方形态势,地处城镇中心,面积1.3平方公里,常住23…[详细]
蠡墅社区~009主城区
蠡墅社区:成立于1988年1月,座落于东坡路上,东至蠡蜀湖,西至大水潭,南至紫砂路,北至通蜀路,区域面积2.16平方公里,辖区内有英伦尊邸等多个小区和…[详细]
湖渎社区~010主城区
湖渎社区:辖区面积1.78平方公里,户数5927户,人口15875人。…[详细]
丁山社区~011主城区
丁山社区:位于丁蜀镇中心地段,东与南河社区相邻,西接白宕社区,南与公园路社区相邻,北与潘南社区接壤,占地面积51.4万平米,住户3200多户,居民90…[详细]
龙溪社区~013主城区
龙溪社区:位于公园路西段。…[详细]
汤渡社区~014城乡结合区
汤渡社区:位于丁蜀镇西南侧,与画溪桥相依,旁邻104国道。…[详细]
潘南社区~015城乡结合区
潘南社区:位于紫砂路320号。…[详细]
蜀山社区~016城乡结合区
蜀山社区:位于紫砂路。…[详细]
周墅社区~017城乡结合区
周墅社区:位于汤蜀路80号。…[详细]
赵庄社区~018城乡结合区
赵庄社区:位于东坡西路北侧。…[详细]
张泽社区~019城乡结合区
张泽社区:位于希望路北侧。…[详细]
大浦街社区~020城乡结合区
大浦街社区:位于宜兴市东郊3公里处,东濒太湖,北邻新庄镇。…[详细]
川埠社区~021城乡结合区
川埠社区:位于通蜀西路100号。…[详细]
西望村~200村庄
西望村:位于丁蜀镇东郊,宁杭高速贯穿全村,通蜀路、湖滨公路交汇。全村24个村民小组,2206人。…[详细]
任墅村~201城乡结合区
任墅村:位于丁张公路。…[详细]
建新村~202村庄
建新村:位于汤省公路。…[详细]
塍里村~203城乡结合区
塍里村:位于元帆路。…[详细]
三洞桥村~204村庄
三洞桥村:位于前墅路。…[详细]
双桥村~205村庄
双桥村:位于尹家路西。…[详细]
定溪村~206村庄
定溪村:位于宁杭高速西侧。…[详细]
上坝村~207村庄
上坝村:位于苏浙交界,全村18个自然组,人口2342人。耕地面积209公顷,山林面积680公顷。…[详细]
大港村~208村庄
大港村:位于104国道西侧。…[详细]
洑东村~209村庄
洑东村:位于104国道北侧。…[详细]
陶渊村~210村庄
陶渊村:位于陶渊小学西侧。…[详细]
潜洛村~211村庄
潜洛村:位于湖光路。…[详细]
紫砂村~212主城区
紫砂村:位于丁蜀镇北侧,原名上袁村。面积15平方公里,下辖26个村民小组,人口3063人。…[详细]
洛涧村~213城乡结合区
洛涧村:地处陶都路中段,现有25个村民小组,户数963户,人口2726人,耕地面积3300亩。…[详细]
查林村~214城乡结合区
查林村:位于通蠡西路。…[详细]
川埠村~215城乡结合区
川埠村:2007年3月由原川埠、蒋笠等二村合并而成。位于丁蜀镇的西北边。北到查林村、宜兴林场;南为张阳村;东至任墅村;西与张渚接壤。村域面积20平方公…[详细]
双庙村~216村庄
双庙村:位于双北路。…[详细]
施荡村~217村庄
施荡村:现有26个村民小组,550户,1900人。…[详细]
北塘村~218村庄
北塘村:位于张蜀线。…[详细]
张泽村~219村庄
张泽村:位于宜浦线。…[详细]
毛旗村~220村庄
毛旗村:位于浦中路北侧。…[详细]
方钱村~221村庄
方钱村:位于丁蜀镇东北部,东临太湖,北接东氿,芜申运河穿村而过,地域面积3.7平方公里,现有自然组17个,人口2395人。…[详细]
大浦村~222村庄
大浦村:位于宜浦线大浦新村。…[详细]
浦南村~223村庄
浦南村:位于太湖之滨,湖滨公路、宜浦公路穿越而过,有港口大浦港。有17个自然村,划分29个村民小组,888户,2786人,耕地面积2787亩。…[详细]
汤庄村~224村庄
汤庄村:位于洋渚路。…[详细]
渭渎村~225村庄
渭渎村:位于浦渚路。…[详细]
洋渚村~226村庄
洋渚村:位于浦渚路西侧。…[详细]
洋岸村~227村庄
洋岸村:位于施朱线北侧。…[详细]

地名由来:丁山原名鼎山,取台山、马尾巴山、龟山三足鼎立之意。蜀是蜀山,原名“独山”,因北宋苏轼寓居于此,见山思蜀,曾叹“此山似蜀”,故“独山”改名“蜀山”。取两山之名各一字命名。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

2021年10月,丁蜀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149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丁蜀镇榜上有名。

2020年11月,丁蜀镇被授予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丁蜀镇榜上有名。

2019年10月,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榜单公布,丁蜀镇位列第117名。

2018年12月,第二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名单出炉,丁蜀镇上榜。

2016年10月,丁蜀镇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2015年12月,江苏省商务厅确定丁蜀镇为首批江苏省农村电子商务示范镇

2010年3月,环境保护部授予丁蜀镇2010年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之“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称号。

江苏省宜兴市丁蜀镇位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东濒太湖,西部为天目山余脉,面积73平方公里,人口14万,属宜兴市市区。2000年江苏省将宜兴市规划定位为“我国著名的陶都,江苏省重要的工业旅游城市,苏、浙、皖接壤地区的商贸综合服务城市”。

丁蜀镇山水相依,风景秀丽,人文荟萃,是著名阳羡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江南旅游胜地之一。

丁蜀镇以盛产陶瓷而闻名中外,陶文化源远流长,制陶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 。目前是我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基地和陶瓷产品销售集散地,被誉为“中国陶都”。丁蜀镇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陶瓷艺术之乡”和“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丁蜀镇早在1995年就被江苏省列为对外开放工业卫星镇,目前已形成了陶瓷、纺织、机电、化工、轻工、建材、工艺品等富有地方特色、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流通服务业十分发达,是苏浙皖三省交界处重要的人流、物流交汇中心。境内蕴藏着丰富的陶瓷原料、石灰石等资源,物产丰富,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

丁蜀镇是太湖“西走廊”上的重镇。地理位置优越,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过境的宁杭高速公路、锡宜高速公路、新(沂)长(兴)铁路和104国道使之成为沟通宁、沪、杭的交通枢纽,至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的车程均不超过2小时30分钟。河网交错,大型船队可直达上海、张家港和江阴等港口,建有集装箱码头一座,水路运输经济便捷。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丁蜀镇--这座具有5000多年文化的历史名镇,必将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宜兴陶瓷博物馆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位于宜兴市丁山北路,该馆是国内最早成立的专业性陶瓷博物馆,前身是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陈列室和宜兴陶瓷陈列馆,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馆区20000多平方米,展馆3000多平方米,

宜兴蜀山古南街

蜀山原名独山,宋熙宁六年(1073年),大学士苏东坡来宜兴游历,见一山兀立,风景秀丽,问其名,言为“独山”。苏子赞美说:“此山似蜀”,后人为纪念苏东坡遂改独山为蜀山。蜀山古南街地处蜀山西麓,

大潮山福源禅寺

福源禅寺隐于宜兴东南第一峰大潮山之松竹中,距市址约五十里,始建于宋景定间。元末毁于兵灭。明洪武初年,雪庵净禅师顾瞻遗址。悯兹废坠,罄捐衣钵之资及众裒施,鼎建一新。永乐年间,太宗文皇帝钦取雪庵

宜兴紫砂博物馆

宜兴紫砂博物馆位于宜兴市丁蜀镇丁山大街,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展示面积900平方米,馆藏中国宜兴古今百余位大师、上千件精湛的经典作品。中国紫砂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艺瑰宝,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宋

宜兴观光农业科技示范园

园区位于国内外闻名的“陶都”――宜兴市丁蜀镇,东临烟波浩渺的太湖,西依苏浙通道湖滨公路。园区总面积10080亩。该园区是目前苏南规模较大、起点较高、建设较快、实施较好的农业科技示范园。园区的

宜兴东坡书院

东坡书院宜兴东坡书院,是宋代大文豪苏东坡在宜兴丁山买田讲学之地,座落在宜兴西蜀镇蜀山南麓,屋宇四进,总面积为一千多平方米,始建于北宋。始建于宋代,嘉祐二年(1057年),苏东破与同科进士、宜

历史沿革:

1945年10月,丁山镇分设丁蜀区公所、丁山镇公所和蜀山镇公所。

丁山镇辖九保,蜀山镇辖六保,汤渡当时属楚山乡,设二保。

1949年11月至1950年5月,今丁蜀镇区设丁山镇、蜀山镇、汤渡乡、白宕乡、边安乡。

1950年5月至1954年6月,设丁山镇、蜀山镇、汤渡乡。

原白宕乡、边安乡并入丁山镇。

1954年6月,蜀山镇、汤渡乡的陶业地域划归丁蜀镇,改称丁蜀市镇区。

原丁蜀区农村改称滨湖区。

1955年1月5日,撤销蜀山镇、汤渡乡建制。

同年4月22日成立丁蜀镇(区属镇)。

1956年2月至1958年9月,丁蜀市镇区改称丁蜀镇,为县属镇。

1958年9月9日成立陶都人民公社,1959年1月12日,撤销陶都人民公社,成立丁蜀人民公社。

1959年5月,撤销丁蜀人民公社,仍改为丁蜀镇(县属镇)。

1967年3月,实行军管。

1969年8月,成立丁蜀镇革命委员会。

1981年11月,成立丁蜀镇人民政府,撤销丁蜀镇革命委员会。

1986年6月,实行乡镇合并,撤销周墅乡建制,并入丁蜀镇。

1992年川埠乡并入。

2000年张泽镇(1993年撤张泽乡改置)并入大浦镇。

2004年1月,撤销洑东镇(1996年撤洑东乡改置)并入丁蜀镇。

2007年4月,撤销大浦镇(山林、南园2个村划入宜城街道)并入丁蜀镇。

宜兴百合

江苏宜兴紧靠太湖,气候温和,土地肥沃,所产百合,不但产量较高,质量在全国也属上乘,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栽培历史。百合含有淀粉、蛋白质、钙、磷等营养成分,具有润肺止咳、清脾除湿、补中益气、清心安神的功效。


以下地名与丁蜀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