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宿迁市 > 宿城区旅游

极乐律院

[移动版] [查看地图]
极乐律院
极乐律院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敕赐极乐律院位于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幸福中路,据史料记载,该寺院始建于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原名马神庙,因当家和尚以“极乐世界”为佛教显词,改为极乐庵。继又因法名“占一”的主持僧人宗承佛教“律”派,又将极乐庵改为极乐律院。光绪年间,该院获得皇帝加封,赐《藏经》一部,并赐封号为“敕赐极乐律院”。极乐律院从清朝康熙年间开始大规模增建。其房屋建筑形制,初起沿中国传统的"三院九进"制,后不断增置殿宇,逐渐打破这一形制。历经嘉、道,至清末,发展到鼎盛时期为五进院落,占地数十亩,房屋近千间,常住僧众六七百人,城外拥有耕地十万亩。庙内院落,每进除主殿楼外,左右各有配殿楼,其高低宽长与正殿相适应,建筑宏伟,殿宇楼台鳞次栉比,蔚为壮观。偏院及路南建有库房、香橱、僧塔院、园林、茶园以及草园、马厩,布局合理、结构优美。时为苏北最大的佛教律院,同时领南京古林寺寺序,称古林寺为上院,开办十方常住。宿北的五华顶,徐州的云龙山,清江的普应寺,均为极乐律院的下院。清末江浙一带流行“上有五台山,下有极乐庵”之语,其“极乐庵”就是指宿迁的极乐律院。民国十八年(1929年),极乐律院因涉及宿迁刀会暴-动-,庙产被查抄,从此渐趋衰败,此后又历经战乱、兵燹,建筑被破坏大半。

现存建筑有大雄宝殿、藏经楼、大方丈室、玉佛楼等。其中大雄宝殿和藏经楼长均为25.8米,宽为13.8米。其建筑形式为典型的北方民间庙堂式建筑。该建筑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其木结构“人字梁”在同时代建筑中,除个别少数民族地区外,汉民族其他地区尚未发现,是研究古建筑史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2002年10月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已进行多次维修,现已恢复为宗教场所,由宿城区宗教局管理和使用。

延伸阅读:

·第五批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仪征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