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疆 > 五家渠市旅游

琼梯木驿站、烽燧遗址

[移动版] [查看地图]
琼梯木驿站、烽燧遗址
琼梯木驿站、烽燧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

琼梯木驿站、烽燧遗址

琼梯木驿站、烽燧遗址位于图木舒克市51团拜什阿恰尔村东北约18公里。时代:唐宋时期。1999年7月29日公布,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现名“琼梯木”是维吾尔语,意为“大烽火台”,此为唐代郁头州的“谒者馆”。原为唐朝丝绸之路北道上接待国际使者、军人、-、僧侣的巨大招待所或者驿站,故名“谒者馆”,唐朝宰相贾躭在他的《道里记》中有准确的里程记载。此遗址面积很大,其东有烧陶场遗址,东南有炼铜场遗址,北面曾经有过一座小佛寺,大烽火台旁是一座小型不规则的城堡,20世纪80年代尚存在木结构的一些建筑物,现在已经被盗掘一空。城堡内外唐代遗物十分丰富,出土过大量陶器、铜镞、开元和乾元通宝、龟兹钱币、骨制品、炼渣、装饰品、葡萄、核桃、杏核,书写着龟兹文的陶片等等。其南尚有肖梯木(又称阿萨梯木)。这四处“梯木”形成了唐代农垦、宗教、军事各方面的一片遗址群。后因喀什噶尔河改道断流,这片遗址遂被沙漠堙灭,成了探险家向往的地方。

该烽燧是1985年自治区博物馆文物队首次发现、发掘,并有考古调查报告刊布。“琼”,维吾尔语为“大”的意思。这里确是一处较大的驿站遗址,面积方圆一平方公里。遗址大致可分为东西两个区域。在东区现残剩一个土墩,长约20米,宽约10米左右,高约0.5-1米不等。紧邻土墩的西南,有一石堆,上直径长2-2.5米,下直径长4-5米,高约1米,石堆上布满了炼渣、铁块,这好似一个窑及一个手工作坊遗址,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在这个窑址西南200多米处,有陶片、珠子、铜饰件、铜钱等物,还发现有人的碎骨片,这里可能是墓葬遗留。

在东区西约400-500米处,为西区,有琼梯木烽燧,烽体已残,上半部分呈圆柱状,下周长68.8米,通高约12米。烽体上部2米为土块垒砌,下为黄土夯筑。在烽燧的东、西及北部有长方形土堆(2004年调查发现这土堆其实是墙垣)。1988年自治区博物馆文物队在此发掘了土堆的东部,揭示出部分半地穴房屋遗址,并能看出有烟囱伸出屋顶,房屋为土块建筑而成,依墙垣而建。房屋的分布面积为南北117.5米,东西宽101.5米。在琼梯木西约两公里处,有窑址发现。

在遗址上采集到较多的陶片、铜饰、带扣、钱币和玻璃片等。陶片中红、灰陶片几乎各占一半,陶质很细、火候很高,基本手制,在器物口沿部有轮制痕迹。口沿采集到5件,有长领直口、短领直口、敞口三种类型,器耳有耳朵形鋬耳及半圆形柱状耳。在半圆形柱状耳上起脊且有斜线刻划。在陶片上装饰有压印纹及附加堆纹两种纹饰。压印纹主要是圆点、圆圈及条纹组成的花纹图案,而附加堆纹则主要是在器物的肩颈交接处饰锥刺纹和戳划纹等。

该烽燧有学者认为是《贾耽道里记》的谒者馆地望。

在琼梯木以南或西南到脱库孜萨来古城还有尤木拉克梯木、阔西梯木、泽梯木等处烽燧遗址。柯枰县西南一带目前还残存着亚衣德梯木、都挨梯木和阿克先尔梯木等处烽燧和古城遗址。这些烽燧和古城遗址在时代上相近,相互间距基本有序,应是唐宋时期拨换以西到据史德城之间的交通路线设施。关于此《贾耽道里记》曾详细记载为“自拨换碎叶西南度思浑河,百八十里有济浊馆,故和平铺,又经故达干城,百二十里至谒者馆,又六十里至据史德城”。


>>脱乌拉塔格驿站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