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方山景区位于江宁区科学园内,占地面积8.6平方公里,紧靠正处建设中的大学城和高新企业区。
方山是一座不太高的平顶山(海拔约208米)远望如一方印,古称印山。因戴笠飞机在此失事,一度亦称戴山。方山虽不高,但由于位于平原之上,仍不失巍峨挺拔。周围较低的部分分布着白垩系上统赤山组砖红色砂岩及第三系中统洞玄观组砂砾层,形成缓坡。在洞玄观组之上复盖着上第三系上新统的方山组玄武岩及其火山碎屑岩。
根据方山组玄武岩及其火山碎屑岩的分层及上下关系,可以判断方山火山喷发分为两期。第一次喷发期为溢流,组成一套致密橄榄玄武岩,气孔状玄武岩(简称下玄武岩)其喷发停歇后堆积了一套含火山碎屑沉积岩。第二次喷发期为溢流——0——溢流,构成了一套玄武质集块岩及细粒橄榄玄武岩,细粒气孔状橄榄玄武岩(简称上玄武岩)。除上述二次喷发期的玄武岩类岩石外,还有晚期粗玄岩、玄武岩沿火山通道或原生裂隙侵入,构成岩颈及岩墙,结束了喷发活动。
方山玄岩喷发型式是属中心喷发型,方山是位于一完整的火山口部位,可观察到在地貌上,方山是一个平缓的园形低山,周围较低部位分布着白垩系上统赤山组砖红色砂岩及第三系中新统洞玄观组砂砾层。复盖其上的有下玄武岩,含火山碎屑沉积岩,上玄武岩,这些岩石产状较平缓,倾角一般为10-15度,局部可达30度。但它们的倾向却是变化的:北及东北坡均向南、南西倾斜,而西、西南、南及东南坡玄武岩均向北倾,构成一个向内倾斜的“向斜”构造,这是由于火山喷发晚期火山口塌陷所致。
较靠近中心的火山口部位,分布着玄武质集块岩,产状较陡,一般在30度左右,倾向与岩流方向相反,构成火山锥,中心管道部位即为粗玄岩充填。其他为具放射状及环状裂隙,部分为玄武岩岩墙侵入充填。
按照规划,方山景区将分为2个片区,3个环带,12个功能区,除地质公园之外,还将兴建旅游生态区,区内将整修、恢复定林寺、东霞寺、郊坛、洞玄观、方山大庙等20余人文古迹,同时新建秦淮河湿地生态园、森林雕塑艺术园、花卉博览园等38个景点,成为南京旅游的新亮点。
方山风景区位于南京市江宁高新区内,面积约8.1平方公里,海拔209米,地理坐标为北纬31度54分,东经118度52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省级森林公园和市级旅游度假区,是广大市民和游客休闲娱乐、康体健身的“都市阳台”和“城市绿肺”。
方山是江南地区著名的死火山之一,也是华东地区典型的火山地貌区。因山体呈方形,孤耸绝立,山顶平坦,犹如一枚玉印从天而降,又称“天印山”。在明清两代,方山胜景“天印樵歌”被列为“金陵八景”之一;2012年11月,方山被评为“新金陵四十八景”之一。
方山风景区以其独特的火山地貌留下了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从三千年前泰伯奔吴、两千年前秦始皇镇金陵王气,到六朝繁华旧事,方山凝聚了半部金陵文化史。至今,方山仍有定林寺塔、洞玄观、东霞寺、宝积庵、孙权点将台、石龙池、洗药池、王僧辩墓、韩熙载墓、柳世隆墓等一百多处遗迹和民俗传说,与山脚蜿蜒流淌的九曲秦淮一起,组成了集山、水、林、寺、观为一体的迷人风光带。
地址:南京市江宁区科学园内(近大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