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第十二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工作的通知》精神,要求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开展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认定工作,构建部、省两级认定工作体系。为做好我省认定和推荐工作,6月6日以厅办名义下发了通知,要求各设区市做好有关工作。经村镇申报、县级审核、市级推荐等程序,各地共推荐了44个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8个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
1949年初属五区塘埠乡,后属五区奔腾乡、东湾乡、翰塘乡。1955年属吴石区翰塘乡。1958年属太阳升人民公社翰塘、前坪、新生大队,1959年改为吴石人民公社翰塘管理区翰塘、前坪大队。1961年属吴石区翰塘人民公社新生、前坪、下湾大队。1968年新生、前坪、下湾3大队合并为翰塘大队,属三江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汗塘村村民委员会,属三江镇。汗塘村……。 |
1949年属三区水南乡,后属十二区湖陂乡。1955年属渡头区湖陂乡,1956年属茌港区北洲乡。1958年属东风人民公社北洲大队,1959年改为茌港人民公社北洲管理区祝家、和平、清白大队。1961年属茌港区北洲人民公社(1965年为水南人民公社)祝家、清白、和平大队。1968年祝家、清白、和平3大队合并为湖陂大队,属塔城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湖陂村民委员会,属塔城乡。湖陂村……。 |
因驻地在峤岭自然村,故名。1949年前属两源乡,1949年后属峤岭乡。1954年建为丙田等4个初级社,后转为峤岭高级社。1958年为峤岭大队,属峤岭垦殖场。1961年为峤岭、李家两个大队,后并为峤岭大队,属新民公社。1984年为峤岭村民委员会,属新民乡。峤岭村……。 |
“河林”指代居民点河林三房(又称何林);“河林村民委员会”意为设立在河林三房自然村的群众性自治组织。1949年前属四区小溪乡30保,1955年划为新基何胜利两初级社,1957年转为高级社,1958年成立河林大队,1984年更名河林村村民委员会。河林村……。 |
南昌市湾里区辖乡。市粮、油、果生产基地。1969年设罗亭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区境东北部,与新建、安义、永修3县交界处。乡政府驻罗亭街,距区中心8公里。面积36.5平方公里,人口0.9万。105国道穿境而过。辖罗亭、义坪、上坂、红源、名山5个村委会。产杉、松、毛竹、油茶和中药材。农业和种养业是主要经济来源,已初步形成沿105国道线的果业基地。企业以生产塑料包装纸为主。境内名山村紫阳宫、棚上将军……。 |
境内有一条垅比较长,故名。1949年前属长垅乡第一保,1949年后属长垅乡,合作化时为红光高级社,1958年后改为长垅大队,1984年改为长垅村民委员会。长垅村……。 |
因境内纸坊桥,“纸”谐音“址”,故名。1949年初属第五区址坊乡。1958年属新塘公社,称址坊大队。1962年改属新合公社。1968年与小石大队合并,称红卫大队。1973年分开,仍称坊址大队。1984年改址坊村委会。址坊村……。 |
桃红村位于东升镇西侧,是国家级梅花鹿保护区核心地带,这里山川秀美,森林覆盖率高达90%以上,不仅有千年的双色银杏,还有鬼斧神工造就的龙窟,是旅游休闲的好地方。全村有1850人,分为14个自然村,耕地面积1915亩,山林总面积4万余亩,以粮棉为主,2008年人均收入4500元。如今这个村正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兴修道路,硬化路面,二是做到五普及(电视、电话、沼气、太阳能、庭院经济)三是加大改……。 |
银门村位于高垅乡中心地带,东起谷山村,南至青山村、五星村,西邻高垅村,北连威家镇九星村。共有4个自然村,7村民小组,总共437户,其中一组55户,2组61户,3组66户,4组67户,5组68户,6组59户,7组61户,共1823人。环庐山公路、九江绕城高速和173县道途径我村,交通便利,区域优势明显。土地总面积4.8平方公里,共中耕地995.97亩,森林面积1200亩,松树、樟树等分布广泛。……。 |
【地理位置】聂桥镇地处德安县中部,风景名胜地——庐山西南麓。东南连接京九铁路、赣粤高速公路,西临316国道,北靠九江机场,德白公路穿境而过,距德安县城仅有1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 全镇总面积54平方公里,地貌为“七山一水分半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属于典型的丘陵山区。镇辖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省、市、县驻镇单位19个,镇区有国营、民营企业43家。总耕地面积9456亩,镇村人口9500人。二OO三……。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军峰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先后属五区(湾头)军峰乡、八区(名口)名口乡、名口区流芳乡;1956年称流芳乡前进高级社;1958年属名口公社流芳大队;1961年分立流芳公社流芳一大队;1968年属名口流芳大队;1979年复立流芳二大队;1994年改为流二村村民委员会。流二村……。 |
乐平市辖镇。1952年属临港公社,1961年建幸福垦殖场,1968年名永红公社,1972年更为高家公社,1984年改称乡,1997年设镇。位于市境东部,镇政府驻梅岩,距市府28公里。面积107平方公里,人口2.1万。乐德铁路、乐上公路过境。辖董湾、鸟树、官庄、上老、仓田、高家、鲁家、梅岩、杨边、洪冲、庄泉、樟木里、董家、山田14个村委会。农业主要种植水稻、油料及养殖花猪,为乐平花猪主要产地之一。乡……。 |
1912年后属萍乡县廷风乡,1950年属萍乡县宣风区河下乡。1956年属芦溪区河下乡。1958年为河下公社河下大队。1961年属萍乡市芦溪区河下公社,境内划分为河下、凌下、黄塘、西圣4个大队。1968年为宣风镇河下大队。1974年为芦溪区河下公社河下大队。1984年改制为银河乡河下村村民委员会。1996年为银河镇河下村村民委员会。1997年为芦溪县银河镇河下村村民委员会。河下村……。 |
上栗县辖乡。1956年为湘东区长平乡,1958年改长平公社,1962年分置长平、流江两公社,1965年置长平公社,1984年改称乡。位于县境西南部,西邻湖南省醴陵市。乡府驻黄泥塘,距县府19公里。面积93平方公里,人口4.6万。319国道过境。辖福寿、长平、平基、新华、双泉、新蕉源、大超、黄泥塘、星辉、落星、狮形、繁荣、流江、狮岭、塘上、佛溪、石塘、马良、云峰、杉木、菱角、明星、淡塘、石溪24个村……。 |
裴家、厚港两个大队合为一个大队,各取一个字为裴港,故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姚圩乡。1956年由裴家、厚港、西岸三个初级社并为一个高级社。1958年成立裴家、厚港两个大队,属姚圩公社。1968年裴家、厚港合并成立裴港大队。1984年春改设裴港村民委员会。得名后沿用至今。裴港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