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郑州市A级景区村庄

郑州市A级景区村庄

  根据《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郑州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关于开展郑州市A级景区村庄申报工作的通知》,经自愿申报,各区县(市)文化广电和旅游部门、农业农村部门联合遴选推荐,专家评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农业农村工作委员会共同研究决定等工作程序,并经网上公示,认定二七区樱桃沟管委会樱桃沟社区等30个村为郑州市A级景区村庄。
  樱桃沟社区是河南省郑州市二七区樱桃沟景区下辖的社区,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103400011。
  马渡村位于龙子湖办事处北部6公里处,辖三个自然村,8个村民组,476户,2138人,村两委10人,其中党员8人,全村共有党员53人。耕地总面积2400亩,马渡村北部紧靠黄河,南接310国道,东临京珠高速公路服务区,雄伟壮观的黄河二桥坐落在村东北口。马渡是08年的新农村建设重点示范村,该村已发展沿黄旅游为主线,2007年与金城公司联合成立了金马农业开发公司,开始了马渡村观光休闲农业园区建设的步伐,同……。
  关家村位于万滩镇东北部,距镇政府5公里,东与雁鸣湖的小朱村相连接,西与黄河大堤相邻,南与王庄村接壤,北与安庄村相接。村辖区有2个村民小组,共有602人,其中党员33人,预备党员1名,村民代表18人。全村有耕地面积1800亩,其中玉米种植面积约1700亩,大蒜种植面积约1200亩,小麦种植面积约500亩。……。
  泰山村位于新郑市龙湖镇西3公里处,东临107国道,西邻郑尧高速。共辖九个自然村,7个村民组,400户,1600人,耕地面积2130亩,全村共有党员50名,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460元。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和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资源,为种植业、养殖业、旅游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2007年,泰山村先后被评为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卫生村”、“河南省文明村”、“河南省生态村”、“郑……。
  裴李岗概况位于镇政府驻地西5公里,隔着双洎河与辛店镇交界,境内有世人瞩目的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遗址。下辖4个自然村,6个村民组,235户,人口940人,耕地1436亩,全村共有党员39人,入党积极分子2人。2012年被评为“河南省生态文明村”。支部书记兼村主任王现增,村第一支部书记为市旅游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靳宝琴。……。
  清代,朱氏始祖从荥阳迁密,定居岑庄,在此地开荒放牧,搭圆形草庵居住,后迁此,故名。还有一种说法是据清光绪三十一年《朱氏祖坟碑记》记载:八世祖来聘由荥阳星星湾迁密,择里遂居焉。栖居村西北二龙山,曰朱家庵。因村委会位于此村,故得名朱家庵村民委员会。1948年属密县第二区。1957年属米村中心乡。1958年属米村人民公社。1960年属米村区。1961年成立朱家庵大队,属米村区。1963年属米村公社。19……。
  据《密县志》记载:位于马庄西南山脚下,有条天然的石灰溶岩洞,深三华里,宽7米,高约3米,四季流水不断。相为古代神仙广成子所居,黄帝曾来此访道。有三千年的历史,故称神仙洞。1948年属米村区,1965年属尖山公社。1980年成立神仙洞大队。1983年撤销神仙洞大队选举产生神仙洞村民委员会,同年公社改乡,神仙洞村民委员会属尖山乡。1996年米村撤乡建镇。2005年尖山乡划归米村镇,2006年成立尖山风……。
  相村北有一土嘴形似龟,为镇龟,在龟尾建钢叉楼、龟头建戏台、龟腿建庙。后众悟,毁庙、楼,将村定名为楼院。1948年属北召区,1961年成立楼院大队,属尖山公社。1983年撤销楼院大队选举产生楼院村民委员会,属尖山公社。同年公社改乡,属尖山乡。2005年撤销尖山乡划归米村镇,2006年成立尖山风景区,代管楼院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楼院村……。
  很久以前这里有一个村子,吃水很困难。有一年大旱,村里的人要到很远的地方才能找到水。有一天村子里来了一个老僧人,因为长途跋涉,嘴唇干裂,他向村里人讨水喝,村里人翻山越岭,历尽艰辛找到半钵水给他。僧人很感动,至走时对村民说:“我把拐杖插在此处,等我走一百步后你们把它拔出来。”村民不知其意,很是好奇,没有等他走到一百步就拔出了拐杖,泉水一刹那像洪水一样涌出来,村民大声向僧人求救,僧人赶快向前走,到一百步……。
  传轩辕黄帝携娘娘率领兵将骑骏马在灵崖山天爷洞拜天祭祖,由于骏马无处喂养,轩辕黄帝率领兵将到处寻找喂养地方,最后发现在灵崖山天爷洞附近的一个峡谷中(现在马家窝)放养,当时山谷中无水源,轩辕黄帝便施了法术,顿时在西边的山脚下,好像是一龙口中喷涌出泉水,沿洧水河向东流,由此得名龙泉。又1948年前属于平陌保。1948年属于二区牛店。1951年密县增设十一区,平陌区人民政府成立。1958年属于超化公社。1……。
  因有一古寺黄固寺(建于隋唐时期),村以寺名,取名黄固寺。1948年前属超化镇。1949年属超化区。1955年属超化中心乡。1958年属超化人民公社。1961年建立黄固寺大队,属超化人民公社。1983年超化人民公社改为超化乡,撤销黄固寺大队选举产生黄固寺村民委员会,属超化乡。1991年撤乡建镇,属超化镇,沿用至今。黄固寺村……。
  明洪武四年(1371)司姓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迁孤柏嘴渡口南,落户早,人口多,村设有客店,故名“司家店”,清代改“司村”。1958年属红旗人民公社,建司村大队,以大队部位于司村得名。1959年属汜水公社白杨管区。1961年更汜水区白杨公社,同年司村大队分为司村、满沟(辖鹿坡)、孤柏嘴三个大队。1963年增设王村人民公社,司村、满沟、孤柏嘴、鹿坡并成司村大队。1983年属王村乡,设立司村村民委员会。……。
  明天顺年间有薛姓三人自山西洪洞县迁此,日久成村得名薛村。1958年属红旗人民公社,建有薛村、唐村、草庙大队。1959年并入汜水区(公社)。1961年属汜水区白杨公社。1963年增置王村人民公社时,三个大队合并为薛村大队,以大队部位于薛村得名。1983年属王村乡,设立薛村村民委员会。1996年属王村镇至今。薛村村……。
  明正德六年(1511)张忠贤、张孟登兄弟迁村南麦场定居,日久成村,取名“张庄”。1958年5月归广武乡,8月属广武人民公社,同年建张庄大队,以大队部在张庄得名。1961年属广武区中任公社。1963年属恢复的广武人民公社。1976年划归邙山人民公社。1977年析为张庄、东张沟、王沟3个大队。1978年撤邙山人民公社,复属广武人民公社。1983年属广武乡,设立张庄村民委员会。1994年属广武镇至今。张……。
  明万历年间,韩姓迁居此地时,常姓已建村,村名“常村”。清末以韩姓住户多得名韩常村。清末属汜水县木楼仓。1912年属东北区。1931年属第二区。1941年属济渎乡。1948年属成皋县第四区。1954年属荥阳县第八区。1956年属司马中心乡。1958年属东风人民公社,建常村大队。1983年属高村乡,设立韩常村村民委员会至今。韩常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