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于都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于都县各乡镇地名由来

  贡江镇是于都县城所在地、县政府的驻地,位于江西省南部,贡水中游。在历史上有过5次变迁,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建县初时,治所在东溪的南面(今贡江镇古田)。南朝陈永定二年(558年)县治迁大昌村(今梓山镇固院)。隋大业九年(613年),县治迁回东溪的南面。唐武德五年(622年),县治复迁大昌村。贞观五年(631年),因县治被洪水冲塌,县治始迁灌婴旧垒,今县城,西汉建县时称灌婴垒。古代曾有247年为郡治所在地,明清为厢坊。1929年为城区,分上、下城。苏区时期为城市乡,1939年称城乡镇,1939年改称城厢镇,1947年改称于阳镇,1950年名城关街,1953年7月改为城关镇,1984年11月更名为贡江镇。 [详细]
  铁山垄,以矿产得名。1921年黄沙、杨坑山、砂窝坳一带开采铁矿,故名。 [详细]
  据《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注释:“(盘固山)在江西会昌县东南一百二十里,亦名盘古山。”“(寰宇记)其山盘纡缯峻,因号盘固”。 [详细]
  禾丰,群山环抱,古木参天,始称“木丰”。建村开发后,因土地肥沃,水源充沛,五谷丰登,改名“禾丰”。 [详细]
  境东有二山,高入云霄。传说,唐代有一猎人路经山下,见二白须老人在路边下棋,便问:此处何地?答曰:“棋路山”。后人奇传二山有神仙,为祈祷福禄,将二山名为:祁山、禄山。 [详细]
  梓山,据传说,建村前其地盛产木梓树而得名。圩址原是木梓山,故名。 [详细]
  银坑,相传从前在柳木坑炼过银子,闻名四方。后在附近建圩,称银坑圩。此地偏僻,后迁老街。又因涨水受淹,将圩迁至现地,沿用其名。 [详细]
  岭背,以地形得名,岭背圩后山似虎,原名“虎岭背”,后人认为虎凶不吉,改称“岭背”。 [详细]
  相传,古代罗氏从于都西郊菜园坝,迁至今罗坳圩北侧山坳上开居,故称罗坳。 [详细]
  罗江,以水得名。相传罗氏在河头开居,因山崖似洞,始名罗家洞。因靠贡江,建了渡口,改称罗家渡。解放后定名罗江。 [详细]
  小溪,以水得名。境内山岭连绵,溪河纵横,故名。 [详细]
  利村,以姓氏得名。明初广东黎氏开基建村,故名“黎村”。解放后改写为利村。 [详细]
  新陂地名由来,据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李涞为《雩南钟氏首次联修族谱》撰写的《本恭,晓亮,天受三垦田记》中记载:“吾南乡,钟氏……于元初间徙家来雩,原古名狭下里老陈塅,今改名为唐村里新陂”。另传,明成化年间开设禾锹圩,后因沿河新建水陂四座,禾锹圩改名为新陂圩。 [详细]
  靖石,因大小石头遍地,始名乱石。旧社会民间经常出现乱子,认为是“乱石”地名不妥,便改名“靖石”。 [详细]
  黄龙,以地形得名。因四面黄泥岭多,植被少,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山瘠似龙,故名。因与大余县黄龙公社重名,于1983年8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黄龙公社更名为黄麟公社。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