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推荐 > 云南省各市州县区地名由来[2]

云南省各市州县区地名由来[2]

  唐武德元年(618年)东川人阿宁牧牛砥出盐井,特改连然县为阿宁州,阿与安音近,又改安宁。 [详细]
  曲靖是唐代曲州和靖州的合称,也取蛮夷“屈服平定”之意。 [详细]
  因麒麟山而得名。传说中有麒麟仙女在此下凡造福于人故以称为“麒麟城”。 [详细]
  关于沾益地名来源目前主要有“利益均沾说”“沾沾俄格说”。 [详细]
  “马龙”系彝语“麻笼”的转音。“麻”意为兵,“笼”意为城,含义为“(土司)驻兵的城”。 [详细]
  洪武二十二年(1389),有酋长刘氏兄弟五人倡乱,西平候沐英统兵剿之,时值六月,阴霾清冷,因有“信是深山六月寒”之诗句,遂易“陆”为“六”,易“梁”为“凉”更名“六凉州”,取清凉之意。后以兹土为滇东要郡,于洪武三十一年(1398),增设六凉卫,属云南都指挥使司。“陆”“六”二字同音,也写作陆凉卫。民国二年1913年邑人牛星辉,以“凉”义近放薄,文嫌不驯,首倡呈请政府改“凉”为“良”,经省批准,名“良县”属省辖。 [详细]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为东爨乌蛮部落所居,部酋首领名“师宗”,后演化为县名, [详细]
  元置罗雄州,以罗雄部得名;明改罗平州,1913年改罗平县。县沿州名。明改土归流后,认为从此罗雄州太平,故名“罗平”。 [详细]
  富源: 原名平彝,县城建在鸣凤山上。1954年县人民代表大会上,代表龚兴安提出,“平彝”一名有碍民族团结。平彝辖区的余家老厂因资源丰富而设立富源乡,可用“富源”替换“平彝”的县名。大会通过了这个建议,报国务院批准,诞生了“富源”这个县名,“平彝”成为历史。 [详细]
  雍正五年(1727年)置会泽县,因境内金沙江、牛栏江、小江、以礼河等数水汇合而得名。 [详细]
  源于原城外的宣威关名,含“宣扬朝廷威德”之意。据《宣威县志稿》记载:明洪武十四年(1381)征南大将军付友德由曲来沾,指挥讨伐乌撒之兵,设宣威关于此,离为宣布朝庭的威德,以资镇慑。一说,据《云南宣威县地志》:“自鄂尔泰命将平土司之乱,宣布威德于此,逐名其县曰:宣威。”一说,县东有宣威岭。 [详细]
  得名于珠江源头之一的玉溪河,玉溪河因“河水澄碧透亮,如玉带潺潺流淌在万亩田畴之中”而得名。 [详细]
  以市区东南部红塔山命名。原山上有一座白塔,在20世纪50年代把塔涂成红色,因名红塔,山名红塔山。1997年将原县级玉溪市改设红塔区。 [详细]
  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年),南诏向东兼并黎州等地后,设河阳郡。郡治下设江川县,“江川”之名始此。因“绛”与“江”同音,故取名江川。《郡县释名》云南卷下:“县在星云湖之北,江川即湖水也。”此所谓星云湖,亦即抚仙湖。江川即因此湖而得名。 [详细]
  通海县由原通海、河西两县合并而成。传说昔日水涝不通,元代有神僧以杖穿穴泄水而得名;河西县因县治在杞麓湖以西而得名。通海在两汉时为胜休县地,隶益州郡。《明一统志》卷86临安府《山川》:通海湖“在通海县北三里,源自河西县流注为湖,周八十里。相传昔水涝不通,有僧于县治东北石丛立处以杖穿穴泄其水,因名通海”。《郡县释名》云南卷上:“县北三里有通海湖,县以湖名也。 [详细]
说明:数据源自网络,部分排名不分先后,如有不同意见,欢迎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