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第八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旅游

第八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1月28日,漳平奇和洞遗址等230处(含1处合并保护单位)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和保护范围,已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成员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


奇和洞遗址
  奇和洞遗址位于龙岩市漳平象湖镇灶头村。2008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发现。遗址处在村中相对独立的石灰岩山体西侧。洞口坐东朝西,宽17米,高4.5米,洞内面积300平方米,有多个支洞。发掘有距今约17000~7000年前的旧、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和宋元明清房屋基址;出土大量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和陶器、石器、骨器,以及新石器时代人类牙齿、遗骨和完整的晚期智人头盖骨。奇和洞遗址考古发现不仅填补了福建乃至中国东南区域史前文化旧、新石器过渡阶段的空白,而且对探讨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期间人类生存环境,技术发展与生计模式的转化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201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虎林山遗址
  虎林山遗址位于漳州市龙文区朝阳镇樟山村,年代为青铜时代。简介:分布面积约6000多平方米,距今约3000—3200年。2001年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314平方米,清理出相当于中原商代时期文化层、20座墓葬。出土有石器、陶器及少量的青铜器、玉器、礼器、石璋等。该遗址入选福建省十大考古重要发现。2013年,虎林山遗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各方位GPS位置连线为界,东北角北纬24°32′11″,东经117°43′23″;东南角北纬24°32′4″,东经117°43′20″;西北角北纬24°32′14″,东经117°43′12″;西南角:①北纬24°32′…[详细]
竹林坑窑址
  竹林坑窑址位于武夷山市武夷街道黄柏村,年代为青铜时代。简介:平面呈东西排列“3”字形、南北走向的三级台地,相对高度约10米,南北长约100米,东西宽约200米,分布面积20000平方米。出土物中,原始青瓷占80%以上,其余为印纹硬陶,在窑前工作面的废弃红烧土0-土有小石锛。该窑址是研究我国西周时期原始瓷窑炉结构形态的重要实物。2013年,竹林坑窑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侧(窑址东壁)向东20米,南侧至田垅(窑头向南20米),西侧至山边(西侧窑壁向西10米),北侧(窑尾)向北20米;东西宽30米,南北长40米。…[详细]
火田军陂遗迹
  火田军陂遗迹位于云霄县火田镇火田村,年代为唐。简介:唐总章年间(668—669)来自河南光州的陈政、陈元光率开漳将士建造的拦江自流灌溉水利工程,故称“军陂”,至今仍灌溉千亩良田。现存有陂首溢流堰坝、乞丐岭段引水明渠、陂仔山凿岩暗渠等,附属文物有清咸丰八年(1858)立“圣王陂”碑和清咸丰十一年(1861)立《云霄抚民厅判文碑》。陂首溢流堰坝长约120米,平面呈“Z”字形,江心段用乱石构筑,江边条石垒砌,陂基数处巧借江中天然巨石做砥柱,起到加固堰坝作用;引水渠沿江开设,乞丐岭段为明渠,在陂仔山系劈岩凿石设暗渠而过,现保存较好的明渠段长约530米,凿岩暗渠长约100米。军陂为省内较早的水利工程,至…[详细]
云霄将军庙遗址
  云霄将军庙遗址位于云霄县莆美镇前埔村,年代为唐。简介:唐中宗嗣圣元年(684)始建,宋徽宗时(1101—1125)敕建为威惠庙,系唐代首祀开漳先贤的官庙。因设在陈政入漳军队的下营驻地,又称下营庙,俗称下南将军庙,现存建筑遗址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1997年进行考古探掘,发掘面积62平方米,在地表清代基址下揭露出宋代建筑遗迹,出土有唐宋遗物。2013年,云霄将军庙遗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至前殿前檐滴水位外延30米;北至后殿后檐滴水位外延20米;东至厢房东山墙外延30米;西至开元寺主殿西山墙滴水位外延20米。…[详细]
将乐擂茶具窑址群
  将乐擂茶具窑址群位于将乐县古镛镇胜利村五马山窑址、将乐县古镛镇玉华村廖厝山遗址、将乐县古镛镇玉华村横窠岽窑址、将乐县安仁乡武宿村良坊自然村良坊窑址,年代为五代—现代。简介:由五马山窑址、廖厝山窑址、横窠岽窑址和良坊窑址等四处窑址组成,从五代北宋初、经明代、清代至现代,以烧制有擂茶的主要器具——擂钵等。其中,五马山窑以烧制青瓷器为主兼烧陶器,廖厝山窑址、横窠岽窑址和良坊窑址为专门烧造陶器的窑址。窑址群构建了从五代到现代的擂茶具发展的清晰链条。2013年,将乐擂茶具窑址群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各窑址地表陶瓷器堆积及窑炉遗迹周边各外延40米。…[详细]
南屿碗窑山遗址
  南屿碗窑山遗址位于闽侯县南屿镇双龙村东北。因遗址所在小山称“碗窑山”,故称“碗窑山”龙窑遗址。1952年发现,2010年考古发掘,清理出4座宋代平焰式龙窑窑炉,出土黑秞、青釉、青白釉瓷等生活器皿,以及烧制用的匣钵、垫饼等工具。其中一座是目前国内已知宋代龙窑中窑床坡度最大的窑炉。2010年7月,福建省考古队员对“碗窑山”古龙窑群进行抢救性发掘,发现在这片的窑址上,密集地分布着4座保存较为完好的南宋时期龙窑遗址。考古人员从窑址内清理出大量文物标本,有烧制工具匣钵、垫饼,以及黑釉茶盏,青瓷、青白瓷生活器皿等。2013年列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范范围南自大漳溪畔,北至山顶200米,东、西各至山脚…[详细]
积善侍郎墓遗址
  积善侍郎墓遗址位于将乐县古镛镇积善村,年代为南宋。简介:2003年考古发掘。墓葬由围垄、墓坪、墓室、神道、享堂遗迹和五级墓埕组成,墓前尚存有石翁仲及石虎、石马、石羊等。墓园长100余米,宽30余米,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2013年,积善侍郎墓遗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墓边沿各外延30米。…[详细]
瓜山屯兵营址
  瓜山屯兵营址位于闽侯县南通镇方山村,年代为元、明。简介:元末福建行省平章政事陈友定为据守福州而建的屯兵营遗址。现存营房和演兵场遗迹,保存较好的营房遗址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内有三列营房,每列三、四间不等,墙体用不规则块石垒砌,北侧有土井一口;演兵场遗迹在营房南侧,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该营址是福建元末明初历史的见证。2013年,瓜山屯兵营址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营房遗址和演兵场遗迹周边各外延50米。…[详细]
深青驿遗址
  深青驿遗址集美区灌口镇深青村西侧小溪边,有一座古驿站,叫“深青驿”,始建于元代,重建于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及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一九八八年市文物管理办公室重维修。现仅存门楼,两层式,基柱石构,上部砖木构。门楼面额镌“驿楼古地”四个字。据《同安县志》载:“深青驿在县西六十里,宋名鱼孚,在安民铺之侧,元移今所,明洪武十四年知县方子张重建,景泰元年尚书薜琏令主簿蔡玲重建,上至大轮驿六十里,下至漳州府龙溪县江东驿六十里。原系驿丞专理,清乾隆二十年裁汰,归县管理,额设瞻夫六十名、抄单、走递、防夫等5名,篼夫十五名。”在驿楼门前,有座古石桥,叫“深青桥”,该桥重修于清康熙年间,续建于嘉庆…[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