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山东省 > 东营市 > 东营区 > 牛庄镇 > 牛庄村

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牛庄村

[移动版]
地名:牛庄村隶属:牛庄镇
区划代码:370502102204代码前6位:370502
行政级别:村车牌代码:鲁E
长途区号:0546 邮政编码:257000
城乡分类:镇乡结合区分类代码:122

2018年12月,山东省文明委推选牛庄村为2018年度山东省省级文明村镇

牛庄村位于东营区南部,地处镇政府机关驻地。牛庄村东临省级一级骨干道路——辛河公路,西与解家村相连,北隔东隋村靠近打渔张引黄灌溉的主渠道——四干渠,南与褚家村接壤。这里商铺、酒店、宾馆林立,交通极为便利。起源于清嘉庆二年的牛庄大集,每逢“二·七”为交易日,这里商贾云集,是重要的商贸集散地。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清河区委于1941年春,在牛庄村建立广北县委和广北行署;1943年2月,广北行署改称广北县抗日民主政府,机关驻地牛庄村;1957年,山东省始建渤海农垦局(原打渔张引黄灌溉局工程指挥部大院内),机关驻地牛庄村;1960年6月,垦利县委机关由当时的友林公社迁入牛庄村,与渤海农垦局合署办公。1961年9月,垦利县委分设,县委机关又迁回友林,渤海农垦局撤销。1983年10月,东营市挂牌成立后,在牛庄村建立牛庄区委、区政府,机关驻地牛庄村。

【村名由来】牛庄村是一个以隋姓为主的村庄。据牛庄村《隋氏族谱》记载,隋氏始祖讳世纪,最先由河南省固始县迁往山东省登州府栖霞县蛇窝泊定居。隋氏四世祖讳宝,其胞弟讳安,均为金代地方官吏。元灭金以后,隋氏遂归顺元朝,其五世祖世昌为元朝统率军队的将领,他武艺高强,骁勇善战,在元朝发动的统一国家战争中,因为战功卓著,被朝廷授予安远大将军,封为定海郡候,谥忠勇。其后,隋氏的六、七、八、九世祖皆为元朝将领,在元末曾奉命镇守登州。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灭元建立明王朝后,曾屡派使臣苦口婆心劝说安远大将军隋世昌招安,但受儒家传统思想教育根深蒂固的登州定海郡候隋世昌,抱着“忠臣不保二主”的坚定信念,誓死不与朱元璋为伍。在多次劝降招安隋世昌无果的情况下,明太祖朱元璋遂派身为中山王的大元帅徐达率领明军北伐攻占山东各州,至登州时却累攻不克,徐达便于明洪武三年,趁年除夕之夜隋世昌城防松懈之机,以天空大雪飘飘,北风吼啸作掩护,命令将士们一律身穿白色斗篷、头戴白色帽子、骑着白色战马、手持白色刀枪剑戟,对登州定海郡候城防驻地发动突然袭击,很快将登州城池攻破。明军对沦陷后的登州城内官兵、百姓大肆屠戮,导致血流成河,隋氏先人大都罹难,仅侥幸逃出10余人,流落到山东各地。隋氏九世祖讳志远,偷偷逃往乐安县北隅近70华里处,栖身定居。随着人口的不断繁衍,立下北隋村,后改名叫东隋村。明天顺五年(1436年)东隋村隋佐明、隋永兴因到靠近东隋村的牛氏遗止上建房经商做买卖,随着家业不断扩大,便在此定居。因原村系牛氏所立,故称牛家庄。牛氏绝传后,村名仍沿用牛家庄的叫法,后简称牛庄。牛庄村立村至今已有570多年历史。为教育后人永远记住明军大元帅徐达率军于洪武三年攻克登州城防,大肆戮杀隋氏先人之难这一不幸事件,至文革前期,居住在牛庄一带的隋氏后裔过春节时仍不贴对联,以示对无辜罹难祖先的怀念之意。

【人口与姓氏】全村480户群众中,隋姓304户,占大多数,其次是郭、王、商、张、李、杜、马、谭、贾、陈、柳等姓。

“广兴布店”一九四三年夏,时值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敌人对我广北根据地进行了残酷的经济-。企图扼杀我抗日革命根据地于摇篮之中。为粉碎敌人的-阴谋,根据上级“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战略方针,牛庄村创办了第一个纺织合作社——“广兴布店”。它的任务是扶助群众生产,纺纱织布,供应军需物资。

“广兴布店”创建初期,一无资金、二无设备,主要靠群众集资经营。由于群众抗日热情高涨,纷纷捐款入股。短短几个月,就凑集股金五千余元。用这些股金买来棉花,发给社员,让他们纺纱织布,每织24尺土布,合作社支付社员17斤粮食;每织一副裹腿,支付社员粮食4斤。合作社将收购的纺织品交给后勤部,用所得资金再购买棉花,供给群众。这种供给群众原料,推销群众产品的供销合作,既解决了群众生活困难,又支援了部队的物资供应。

1945年召开了首届社员代表大会,服务范围逐步扩大,由单纯供销合作,增至购买运销合作。“广兴布店”在胶东、掖县设有转运站,合作社所收购的棉花以及土产品由此转销,然后再购买一些火柴、煤油等生活用品,供给群众。此后“广兴布店”成为庞大的生产合作机构,活动范围越来越广。公共机关入股者有18个单位,此外,还有44个县个别入股。“广兴布店”设有五处分店,所有分店的管理和商品流通渠道均由“广兴布店”统一计划,统一安排。各分店凑集的股金都交到“广兴布店”,由“广兴布店”填写股票,各分店的纺织原料和工具,都到“广兴布店”提取。1946年,成立五个分社,独立经营。“广兴布店”改名为“广兴合作社”,一分社张家店村,改名为“广裕合作社”;二分社燕儿口村改名为“广丰合作社”;三分社辛店,改名为“广信合作社”;四分社三岔村,改名为“广源合作社”。有力地推动了生产的发展,调动了广大群众团结抗战的积极性,为巩固革命根据地,壮大武装力量,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霸王鞭“寸子秧歌”牛庄村的霸王鞭“寸子秧歌”,是在清代民间流行的“踩寸子”秧歌舞的基础上,揉进海阳秧歌的一些动作,运用部分武术-技巧,大胆取消了原先由黄伞领舞,只舞不唱的单一形式,改用霸王鞭领舞,边唱小曲,边扭秧歌,使其更加欢快火爆,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牛庄村霸王鞭“寸子秧歌”的走场动作主要有“大套环”、“荚箔帐”、“双穿插”、“剪子股”、“站四门”等十几种花样。主要唱曲有《一盘猪头肉》、《姐儿歌》、《十问花儿开》、《唱十二月》、《-佳人》、《骂媒人》等。这些曲目都是自编自演,内容健康进步,积极向上,无处不带有泥土的芳香。霸王鞭舞的牛庄“寸子秧歌”以独具一格的形式,当年演红了广饶、博兴等地,它为土地革命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动员参军参战和抗美援朝战争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牛庄花灯闹花牛灯是过去牛庄村民间庆祝新春佳节的一个必备节目。在牛庄村当时最为出名的花灯有四大家,他们分别是元吉号隋魁英扎的“跑马灯”、“八仙过海灯”;隋树梓扎的“嫦娥奔月灯”、“武松打虎灯”;隋正法扎的“西游记灯”、“水浒人物灯”、“猪八戒背媳妇灯”;隋树真扎的“孙悟空棒打女妖精灯”和“二十四孝灯”。这些花灯形状有八角的,有六角的,五颜六色真可谓绚丽多彩、巧夺天工,非常惹人喜爱。每逢春节期间,十里八村的男女老少,都纷纷赶往牛庄村观灯,非常热闹。

牛庄村的花灯每年从正月初五至正月十六为巡回演出时间,临演出前,全村男女老少纷纷聚集到关帝庙前燃放鞭炮,举行花灯演出仪式。当时民间就曾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听见锣鼓点,放下筷子撂下碗”;“看见‘俺嫂那鞋’,牛庄的龙灯一定来。”“俺嫂那鞋”指的就是牛庄村花灯演出队领头先锋灯,也叫“信号灯”。这信号灯是用竹条扎壳,用色纸糊的一只小脚女人鞋式灯笼,沿边绣有绚丽多彩的花草图案,上写“俺嫂那鞋”四个字,有一个英俊健壮的十四、五岁少年,手擎一根长七、八米的竹竿,挑着灯笼走在演出队伍最前面。这名演员头戴一个笑口常开的弥勒佛脸谱,问不答,念无声,非常惹人喜欢。

牛庄村附近有揽翠湖旅游度假区龙居黄河森林旅游区东营园博园东营万象游乐园龙居黄河展区生态园华林庄园等旅游景点,有黄河口大闸蟹麻湾西瓜黄河口刀鱼史口烧鸡三疣梭子蟹龙居丸子等特产,有史口羊肉汤曹文忠剪纸龙居丸子制作技艺龙居的传说黄河口民间草编技艺盐垛斗虎等民俗文化。


牛庄镇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