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山东省 > 济南市 > 莱芜区 > 雪野街道 > 红哨子村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雪野街道红哨子村

[移动版]
地名:红哨子村隶属:雪野街道
区划代码:371202008237代码前6位:371202
行政级别:村车牌代码:鲁S
长途区号:0634 邮政编码:271100
城乡分类:村庄分类代码:220

红哨子村位于莱城西北34公里、雪野镇政府驻地上游14公里处。村北面、西面隔山与章丘搭界,东邻胡家庄,村南是连绵的群山,是通天河的源头。全村有耕地234亩,3000亩山场,115户,303口人。

据《朱氏谱》记载,清初刘姓由章丘县迁此建村。因址在山峪中,村民以烧木炭为生,曾名木炭峪。每到夜晚,火光熊熊,映红山峪,取名红哨口,民国时期改称红哨子。

明天顺年间,红哨子一带属北乡的雪野保和西乡的王石保,沿袭至清末;民国初年,属七区、八区所辖;1941年,莱芜划为莱北、莱东、新甫三县,同年,撤销乡(镇),划大区为小区,以区辖村,红哨子村属香山区;1945年10月,三县合并,复称莱芜县;1951年3月,莱芜县改地名区为数字区,香山区为十三区,红哨子村隶属十三区;1955年10月,莱芜县又恢复地名区,红哨子村隶属香山区;1958年3月,撤区划乡,红哨子村属大王庄乡;同年10月,上游人民公社成立,红哨子村划归上游公社;1984年4月,上游公社改为上游办事处,红哨子村隶属安子湾乡;1985年11月,上游办事处分为上游、雪野、鹿野三个乡(镇),红哨子村隶属鹿野乡;2001年,撤乡并镇后,上游镇、雪野乡、鹿野乡合并为雪野镇,红哨子村隶属雪野镇。

该村具有优良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因其地形隐蔽,曾在此地驻扎过八路军。先后有宋西松、商德俊、宋爱法等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对越自卫还击战。

为了发展经济,凭借得天独厚的山场,村委大力提倡养殖业,村民家家养牛、羊、猪、,宋有太养羊达70余只,宋爱水养牛年出栏4头,成为村民的领头人。

该村有丰富的石英石资源,原来村民只是简单地开采,然后拉到外边卖。2000年,宋-看到了其巨大的经济潜力,投资开办了石英粉厂,对石英石进行深加工,不仅提高了价格增加了收入,同时安置了村内部分劳动力。

红哨子村1960年建小学,从而结束了到胡家庄小学读书的历史,先后有刘永吉、刘玉虎、纪荣彬、苟少泉等在此任教。1983年修建新校,同年搬入,张永文任校长,后采有朱思杰、李富胜、李怀宝、姜新华、朱应金先后担任校长。1992年四五年级学生到胡家庄小学就读,一至三年级在本村。1996年学生全部到胡家庄小学至今。

1982年电拉进了山村。同年,村委买了村内的第一台17寸黑白电视机,那时周围各村都还没有,每当晚上本村和邻村的村民都到村委的小院看电视。

1965年以前村民有病,要到距村3公里的富家庄联诊所看病,很不方便。宋有富经部队培训于1965年回村成立卫生室,村民打针吃药再也不用出村了,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可以看到宋有富忙碌的身影。现在,宋国成又加入了他的行列。该村现有经销3家,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用品的供应。

时代在发展,红哨子人继往开来,一定会把该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数据来源于莱芜市人民政府网站

红哨子村附近有莱芜战役纪念馆房干生态旅游区莱芜龙山雪野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济南香山旅游区鲁中抗日战争展览馆等旅游景点,有莱芜生姜莱芜黑猪莱芜猪莱芜吉山黑鸡高庄芹菜莱芜白花丹参等特产,有顺香斋亓氏酱香源肉食酱制技艺孟姜女文化传承故事中元节(莱芜中元节习俗)蹉地舞等民俗文化。

雪野街道行政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