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陕西省 > 安康市 > 紫阳县 > 向阳镇

陕西省安康市紫阳县向阳镇

[移动版]
地名:向阳镇隶属:紫阳县
区划代码:610924104代码前6位:610924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陕G
长途区号:0915 邮政编码:725000
辖区面积:72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1.68万人
人口密度:233人/km2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向阳街道社区~001镇中心区
向阳街道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太月社区~002镇中心区
太月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月池村~201镇乡结合区
月池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悬鼓村~202镇乡结合区
悬鼓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止凤村~203村庄
止凤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贾坪村~205镇乡结合区
贾坪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营梁村~206镇乡结合区
营梁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江河村~209村庄
江河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院墙村~210村庄
院墙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钟林村~212镇中心区
钟林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详细]
芭蕉村~213镇乡结合区
芭蕉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详细]
鸡鸣村~214村庄
鸡鸣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显钟村~215村庄
显钟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天生桥村~217村庄
天生桥村的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详细]

地名由来:因镇区东侧有向阳火车站,1984年设镇依站名得镇名。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向阳镇人口数量为1.68万人,位列紫阳县各镇人口数量排行榜第4位。

2016年12月,陕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向阳镇为2016年度陕西省省级卫生村。

向阳镇距紫阳县城6.5公里,南接芭蕉乡,北依城关镇、焕古镇,西接红椿镇。辖1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面积72平方公里,总人口14419人。

向阳镇是一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秦巴深处育明珠,汉水河畔竟风流。"美丽的向阳镇栖任河而生,寄茶山而依,任、渚两河“鸳鸯水”绘就向阳锦绣山河。清朝中叶以来,向阳就有了“小汉口”的美誉,商贾如云,湖北、江西、四川等地客商在此都建有会馆。临江而建的“报恩塔”,饱经历史沧桑,诉说一段知恩图报的美丽传说。时代的进步,历史的变迁,到了本世纪初,向阳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襄渝铁路横贯全镇,设有宽大的站台,渔紫公路穿境而过,西渝高速公路将跨境而过,任河、渚河在此交汇,水路通向各地。境内有享誉全国的西北茶叶研究所,茶山秀美,民歌悠扬。

近来年,向阳镇党委、政府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富硒生态经济强县战略,面向市场,解决思想,调整结构,突显特色,注重质量,提高效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提出产业带动、城镇带动、开放带动的发展思路,打茶叶产业优势牌,走发展富硒生态经济特色路,把农业产业化、资源开发、小城镇建设作为促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突破口来抓,全面推进茶、桑、畜牧产业化建设,有力地推动了镇域经济的发展。2002年全镇全镇农业总产值2050万元,人均收入1290元,比2001年净增10.4%。全镇共建有天然无公害茶园12242亩,优质桑园4000亩,养羊9121只,养猪10943头。成为全镇农业经济龙头的茶叶产业建设被镇党委、政府作为富民强镇的农村主导产业,2003年全镇建成天然无公害丰产密植茶园5733亩,达到人均1亩茶。

向阳镇风光旖旎,地阜物丰,境内盛产山野菜、食用菌、魔芋、药材、烟煤、板石、石灰石、石棉、红页岩、锂藏量丰富。茶飘香,引风栖。1.4万勤劳淳朴的向阳人民,将以更加优惠的政策、优势的环境、优质的服务,热忱欢迎四海宾朋、八方客商来向阳观光旅游,投资兴业,共谋发展。

紫阳北五省会馆

北五省会馆位于紫阳县向阳镇瓦房店任河与渚河交汇处,距紫阳县城8公里,是陕南保存最完整的清朝中后期古建筑之一,总体结构保存完整,其石刻、木雕蕴涵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极高的艺术价值,在陕西会馆遗址中

紫阳报恩寺塔

紫阳报恩寺塔时代:清地址:安康市紫阳县向阳镇贾坪村保护范围:塔基外延3米。建设控制地带:A区外延7米。2014年,紫阳报恩寺塔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省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于城区十二保。

1951年,属城关区太月乡。

1958年,成立太月公社。

1984年,更名为向阳镇。

1997年,瓦房镇、江河乡合并入向阳镇。

2011年,向阳镇芭蕉乡并入向阳镇。



以下地名与向阳镇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