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山西省 > 朔州市 > 应县 > 镇子梁乡

应县镇子梁乡

[移动版]
地名:镇子梁乡隶属应县
区划代码:140622200代码前6位:140622
行政区域:山西省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行政级别:镇车牌代码:晋F
长途区号:0349 邮政编码:036000
辖区面积:约74.99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615人
人口密度:约8人/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11个行政村
代码城乡分类简介
镇子梁村~200乡中心区
据清代应州志记载,金元时期,著名诗人元好问曾有:“南北东西俱有名,三岗四镇护金城”之句。四镇之一有安边镇,是个养兵屯粮保护金城的军营,后迁来的居民住镇…[详细]
南马庄村~201村庄
地处应州三冈四镇之一的安边镇北,安边镇长时有镇守部队,这里是驻军饲养军马之地,因在南马庄北,为与北马庄相区分,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详细]
北马庄村~202村庄
地处应州三冈四镇之一的安边镇北,安边镇长时有镇守部队,这里是驻军饲养军马之地,因在南马庄北。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详细]
东辉耀村~203村庄
传说后汉高祖刘知远微时在此地种瓜,称辉耀村,后为与西辉耀区别,改称东辉耀。应县地名志有记载,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详细]
西辉耀村~204村庄
原名辉耀村,唐五代时即有,后分东、西、北辉耀,据《山西通志》载,此地为后汉高祖刘知远微时在此地种瓜,称辉耀村,后为与东辉耀区别,改称西辉耀。应县地名志…[详细]
魏庄村~205村庄
传说过去有一魏姓的县官,曾在此地设立庄园。后称为魏家庄,明代已有。应县地名志有记载,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详细]
郭家寨村~206村庄
相传明朝中期从洪洞迁来几户郭姓在此落户,建堡寨居住。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详细]
东张寨村~207村庄
清萧纲撰《应州志》载有张家寨,因张姓先居,原名张家寨,简称张寨。解放后人们便于区分重名村,按方位取名东张寨,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详细]
城下庄村~208村庄
因座落在繁峙古城边,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详细]
泉子头村~209村庄
镇子梁北面有龙泉寺,寺后面有一暖泉,该村在暖泉的东面,故名东泉村,后因东泉不佳,改名为泉子头。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详细]
吕花疃村~210村庄
清雍正《应州志》载有吕花疃,吕和姓花的现在这里定居,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为其村民委员会驻地,故名。今花姓已迁于别地。…[详细]

地名由来:

因在安边镇附近,又坐落在梁上得名。

基本介绍:

镇子梁乡西部与县城接壤。乡政府所在地镇子梁村西距县城9公里,全乡版图面积11.7万亩,其中耕地5.4万亩。辖13个行政村18900人。有14个党支部、504名党员(机关党员56名)。

一、交通情况

朔蔚、大石两条省道过境合计16公里,市旅游公路过境7公里,鳌镇、镇韩两条县道过境13公里,荣乌高速过境7公里,日过境运煤车辆上万辆,是全县交通最为繁忙的地区之一。

二、境内文物遗迹

1、繁峙古城遗址。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置于西汉,是县城境内设置最早的县城,位于东张寨村东,现残留夯土墙200余米。

2、安边镇遗址、赵霸岗遗址。分别位于镇子梁和吕花疃,是应县史书所记“三冈四镇

+查看详细镇子梁乡概况>>

历史沿革:

1948年属应县五区,1955年属城关集镇乡,魏庄乡辖,1958年属义井公社,1962年属南马庄公社,1981年设镇子梁公社,1985年至今为镇子梁乡。


以下地名与镇子梁乡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