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四川省 > 成都市 > 锦江区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

[移动版] [锦江区荣誉与排名]
地名:锦江区隶属:成都市
区划代码:510104000000代码前6位:510104
行政级别:市辖区车牌代码:川A
长途区号:028 邮政编码:610011
辖区面积:61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90.29万人
人口密度:14802人/km2
行政驻地:书院南街
区划代码 面积简介
锦官驿街道 510104017000 1.13km2
2019年12月25日,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锦江区调整街道行政区划的批复(成府函〔2019〕118号):撤销合江亭街道、水井坊街道,设立锦官驿…[详细]
东湖街道 510104018000
东光街道办事处地处成都市东南部,东起静居寺路与沙河铺街道办事处毗邻;西至府河与武侯区火车南站街道办事处隔河相望;北至二环路与双桂路街道办事处接壤;南至…[详细]
锦华路街道 510104019000 1.03km2
2019年12月25日,四川省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锦江区调整街道行政区划的批复(成府函〔2019〕118号):设立锦华路街道,将柳江街道凯天社区、柳…[详细]
春熙路街道 510104022000
春熙路辖区地处成都市的中心,位于锦江区的中西部,东以红星路二段、红星路三段为界,分别与书院街街道、合江亭街道接壤;南以上东大街、城守东大街为界,分别与…[详细]
书院街街道 510104023000 1.17km2
书院街街道办事处地处市中心,居蜀都大道与红星路交汇之处,与春熙路商圈和大慈寺片区相望,是锦江区区委、区政府所在地。辖区面积1.17平方公里,所辖街道4…[详细]
牛市口街道 510104026000 1.02km2
 牛市口街道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东部,西起水碾河路,沿蜀都大道至双桥子立交桥,向南沿二环路东四段至锦东路,向东至宏济路东路,向南至九眼桥头,向北沿一环路…[详细]
沙河街道 510104030000
沙河辖区位于锦江区东南部。东起沙河铺上街与老成渝路交汇处,南临老成渝路,西接沙河东岸,北至锦江区与成华区交界处新成渝路城东汽车总站。 …[详细]
狮子山街道 510104032000 2.6km2
狮子山街道办事处成立于2001年9月26日,辖区位于成都市东南部。东以成昆铁路为界与成龙路街道办事处彼邻,南以成龙路为界与成龙路街道办事处相接,西以沙…[详细]
成龙路街道 510104035000 13.57km2
成龙路街道位于成都市区东南近郊,处于成都市东部新区起步区的中心位置,所辖区域东接龙泉驿区洪河镇,南连锦江区柳江街道(锦江工业总部基地)和三圣街道,西止…[详细]
柳江街道 510104036000 13.23km2
柳江街道办事处位于锦江区东南部,东与成龙路街道办事处、三圣乡接壤,南与双流县中和镇相邻,西靠府河与成都高新区划河为界,北与东光街道办事处、成龙路街道办…[详细]
三圣街道 510104037000
三圣街道办事处地处成都市锦江区东南部,三环路狮子山立交外侧,北邻成华区保和街道办事处和龙泉驿区洪河乡,东连龙泉驿区大面镇,南接双流县新兴乡,西毗锦江区…[详细]

地名由来:以境内的锦江得名。因为锦江的水和其他的水相比更锦彩鲜润,故有此名。

2022年12月,锦江区被认定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2022年9月,锦江区被确定为第四批天府旅游名县

2022年7月,锦江区入选2022赛迪百强区,排名第66。

2022年4月,教育部确定锦江区为2021年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

2021年11月,赛迪顾问发布2021年全国投资竞争力百强区,锦江区位列第60。

2021年10月,生态环境部命名锦江区为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1年8月,锦江区上榜2021中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直辖市以及副省级城市市辖区),位列第72位。

2021年9月,锦江区上榜2021中国公平教育百佳县市,位列第61。

2021年8月,锦江区上榜2021中国夜经济繁荣百佳县市,位列第38。

+查看更多锦江区荣誉与相关排名>>

锦江区地处成都市城区东南部,位于北纬30°40′、东经104°04′,面积62平方公里。区域地形概貌以平原和浅丘为主,处于成都平原东部和龙泉山西部边缘的延伸部位,东部高,西南部低,东南部偶有浅丘,西北部地势平坦,平均海拔500米。最高海拔543米,位于三圣街道凉风顶;最低海拔476.9米,位于柳江街道祝国寺社区。境内府河、南河、沙河等主要河道的水质2020年达到三类标准。区域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0天,主要污染物PM2.5的平均浓度36.8微克/立方米。区域人口出生率8.45‰、人口自然增长率3.59‰,全区总户数24.4万户63.2万人。常住人口122.24万人,流动人口59.06万人。

锦江区下辖春熙路、书院街、锦官驿、牛市口、东湖、沙河、狮子山、锦华路、柳江、成龙路、三圣共11个街道,设置社区75个。

锦江区得名锦江,可溯先秦。自蜀郡守李冰开创都江堰后,复凿清、流二江,引岷江之水双过成都城下。不仅彻底结束了成都卑湿的历史,也因此让成都平原水旱从人。至汉代,成都织造业兴旺、蜀锦如金。李冰凿二江之一的清江(南河段)因洗濯蜀锦而闻名,史有“色泽鲜亮,质地柔韧,是为上品”的记载。于是清江亦称濯锦江,简称锦江,并沿用至今。建区时,取“濯锦之江源远流长”之意。

早在秦汉时期,盐市口等区域已是人口聚居地,为后世商业繁荣夯实了人气。唐代,节度使韦皋首开东市、南市,揭开成都城市向东向南发展的帷幕。锦江之域享水陆通衢之便,呈现商贾云集,百业兴盛的局面,饮誉为“川西首善之区”,跻身全国85个望县行列。至后唐时期,纵贯盐市口、大慈寺的东大街成为成都最繁华商业街道。大慈寺山门周边区域每月开设不同集市,开创成都街市贸易先河,史称“十二月市”。东大街因此被后人赞为“蜀中首街”。极度繁华的商业贸易是世界首张纸币“交子”诞生的前提条件。北宋时期,“交子”的管理机构益州交子务落户紧邻东大街的均隆街,成为金融机构的始祖。元末明初,因坐享锦江水利优势,酿酒业迅速崛起。至明洪武年间,九眼桥码头至水井街区域成为以酿酒业为核心的新兴商业区,誉为“成都外滩”。

清康熙以来,因明末兵燹造成的萧条景象逐渐消失,锦江之地再度繁荣。至晚清,四川劝业道推行新政,建成全国四大劝业场之一的成都劝业场,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现代商业的发祥地。东大街的商业更胜往昔,进驻商帮行会百余家,开设店铺千余家,业态覆盖数十种,一度是巴蜀地区规模最大的布匹绸缎集贸地。民国时期,春熙路建成,不仅将东大街、劝业场贯通,还引入上海南京路的现代商业模式,吸引“亨得利”“凤祥楼”等众多老字号商号进驻,一举成为成都商业标杆,奠定了中国西南商贸中心地位。

除了从古至今的商贸繁华,锦江区的人文积淀也十分厚重。唐玄宗敕建的大慈寺负誉千年,享有“震旦第一丛林”美誉。唐代大慈寺规模宏大,占据半城。无相禅师开创的禅茶之道远及日韩,成为东南亚茶道之始。《西游记》唐僧的原型人物玄奘法师曾在此精研佛法,寺内壁画被苏东坡赞为“精妙冠世”。

兴于唐代的合江亭是成都史上第一座市政公园,史有“舟楫往来,入长江、下东吴,游人如织”的记载。位于水井街的水井坊遗址素有“中国白酒第一坊”之称,距今600年的白酒蒸馏酿造技艺被业界称为“中国白酒酿造的无字史书”。

1991年建区以来,锦江区延续商贸繁华的历史优势,促进现代商贸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入选“中国现代服务业十强区”“香港企业内地投资热点城区”。近年来,锦江区围绕四川省“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按照成都市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的部署,抢抓成都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契机,推动“天府成都品位锦江”建设,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引领区。现代商贸业、金融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得到迅猛发展。2020年,锦江区地区生产总值1150亿元,同比增长2.4%。固定资产投资325.1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2.73亿元,地方税收67.6亿元。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1306元。锦江区获得“中国全面小康百佳示范县市”荣誉。


以下地名与锦江区面积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