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四川省 > 内江市 > 隆昌市

四川省内江市隆昌市

[移动版] [隆昌市荣誉与排名]
大千园
地名:隆昌市隶属内江市
区划代码:511083代码前6位:511083
行政区域:四川省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行政级别:县车牌代码:川K
长途区号:0832 邮政编码:642150
辖区面积:约794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56.89万人
人口密度:约716人/平方公里
行政驻地:金鹅镇
下辖地区:2个街道、11个镇
区划代码 面积简介
古湖街道 511028001 29.8km2
古湖街道办事处地处四川省隆昌县西部,所辖区域以隆昌河为界西区,以整村划入为原则,幅员面积29.8 平方公里,辖15个村,9 个社区;总人口10.68万…[详细]
金鹅街道 511028002 57km2
金鹅街道地处隆昌县中心,为县城所在镇。幅员面积 57 平方公里。镇辖 28 个村, 353 个社, 15 个社区, 223 个居民小组,常住人口 14…[详细]
响石镇 511028102 51km2
隆昌县辖镇。清末设响石镇,1940年改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5年复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14公里。面积51平方公里,人口…[详细]
圣灯镇 511028103 34.4km2
隆昌县辖镇。1951年置圣灯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85年建镇。位于县境西南部,距县城7公里。面积34.4平方公里,人口2.4万。…[详细]
黄家镇 511028104 72km2
黄家镇位于隆昌县西北,距县城 27.5 公里,距内江市区 31 公里,距自贡市区 38 公里,且与富顺县和内江市中区接壤,区位优势明显。镇内有太大公路…[详细]
双凤镇 511028105 52.5km2
双凤镇地处四川省东大门隆昌县城西北部, 由原斧光乡、双凤乡、千安乡组成,镇政府设在双凤驿市街,距县城22公里,行政区划上地面积52.5平方公里,耕地面…[详细]
龙市镇 511028106 67km2
因“山峦聚集、五龙聚首”而得名的龙市镇,位于隆昌县西南部,与本县金鹅、圣灯、响石、迎祥、黄家镇接壤。幅员面积 67 平方公里,现有耕地面积 4.2 万…[详细]
界市镇 511028108 64.5km2
隆昌县辖镇。1951年置界市镇,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乡,1985年复建镇。位于县境北部,距县城13公里。面积64.5平方公里,人口4.8万。…[详细]
石碾镇 511028109 41.5km2
石碾镇位于隆昌县城东北部,驻地石碾山,距县城7公里,幅员面积41.5平方公里,东面与渔箭镇为邻,南面与石燕镇连界,东北角抵重庆市荣昌县龙集镇、荣龙镇,…[详细]
石燕桥镇 511028112 77km2
隆昌县辖镇。四川省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13年置石燕乡,1956年建石燕桥镇,1958年改新华公社,1981年更名石燕桥公社,1984年复乡,1985…[详细]
胡家镇 511028114 45km2
胡家镇位于“四川东大门”-隆昌西南部,与富顺县交界,邓隆路纵穿过境,交通便利,商贾云集,是隆昌县较大的乡镇之一。 全镇辖28个农业村,2个居委会,…[详细]
云顶镇 511028115
云顶镇位于隆昌县南部,距城15公里,地处隆、富、泸三县交汇处。幅员面积50平方公,辖27个农村村,4个居委会。总人口4.3万人,年降雨量1100毫米,…[详细]
普润镇 511028201 28.5km2
普润镇位于隆昌县北部,距县城7公里,东与石碾镇、周兴镇接壤,紧邻柏林寺水库,南与金鹅镇相接,西连红旗水库,北与界市镇相邻。境内地势较为平坦,内隆公路穿…[详细]

地名由来:明隆庆元年(1567)置县,县址属古昌州,又有隆桥驿得名;《中国地名由来词典》云:因属唐代昌州,又属明初荣昌县,并于明隆庆时于唐隆越县地置县,故名。

2023年1月,隆昌市被认定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2022年9月,隆昌市被确定为第四批天府旅游名县

2022年8月,隆昌市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

2022年6月,隆昌市被确定为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

2022年3月,隆昌市被命名为2021年四川省乡村运输金通工程样板县

2021年11月,隆昌市被认定为第三批四川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隆昌市人口数量为56.89万人,位列内江市各县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3位,位列四川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57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866位。

+查看更多隆昌市荣誉与相关排名>>

隆昌市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内江市的南端。地跨东经105°02′;至105°26′;北纬29°11′;至29°32′。幅员面积794.4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6.89万人:其中乡村人口29.35万人,城市人口20.25万人,场镇人口7.29万人。东邻重庆市荣昌区,南接泸州市泸县,西连自贡市富顺县和大安区(2005年7月,富顺县庙坝、牛佛、回龙3个乡镇划归大安区),北与内江市东兴区相邻。

隆昌处于成渝两大都市中部,距成都市210公里、重庆市138公里;位于内江、自贡、宜宾、泸州和永川五个中等城市中间,距内江37公里、自贡81公里、宜宾124公里、泸州60公里、永川83公里,素有“川南门户”之称。重庆直辖后,隆昌即成为四川“东大门”,处在成渝经济带中经济较为发达的区域,辐射面广,在川渝区域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位置。

隆昌位于成渝经济圈“一极一轴”发展区块,距成都市210公里、重庆市138公里。境内交通运输体系完善,有高速铁路1条(成渝客专)、普通铁路2条(成渝铁路、隆黄铁路)、高速公路3条(G76厦蓉高速、G85渝昆高速、汉隆高速)、国省道4条(分别是国道G321、国道348线、省道309线、省道426线)以及纵横相连的县乡村路网,形成了“1234”交通网络体系。

截至2021年底,全市公路总里程达2916.7公里,公路网密度达367.3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农村公路2728公里,(县道440公里、乡道836公里、村道1046公里、通组公路406公里),建制村通畅率和通客车率达100%。

隆昌市常住人口为56.89万人,威远县常住人口为54.71万人,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隆昌市减少6.43万人,威远县减少7.94万人。2020年威远县GDP为355.8亿元,是内江市唯一GDP超过300亿元的区县,隆昌市GDP也达到299.03亿元,是内江市经济实力最强的两个区县。值得注意的是,隆昌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26.88%,威远县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26.40%,是内江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两个区县,人口结构均老龄化严重。

历史沿革:

  隆昌市境内置县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距今已有1300多年。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境内置来凤县,县治设在双凤驿,武德九年并入富世县。

唐贞观二年(628年),境内又置隆越县,属荣州。

公元634年废县。

   以隆昌为名置县是从明朝开始的,至今已有439年的历史。

当时,四川巡抚谭伦认为:隆昌境“驿界泸州、富顺、荣昌诸境,四野寥旷”,不利于朝廷统治。

谭伦“为弭盗安民计”,上疏皇帝请求“增设县治,以图治安”,获得准许。

隆庆元年(1567年)割泸县2里、荣昌4里、富顺14里置县,名为隆昌县。

县名一是政治因素,寓兴隆昌盛。

二是地理因素,隆昌古时属昌州地,建县时县治设在隆桥驿(今金鹅镇),所以取名为隆昌县。

   隆昌建县后,行政区划进行过多次调整。

在隆庆元年至清嘉庆六年(1567—1801年)隶属叙州府。

嘉庆年间,清王朝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四川的统治,于府、州、厅、县之上,增设5道。

清嘉庆七年(1802年),隆昌属川南永宁道(1908年改称下川南道)叙州府。

民国元年废道制,以府、州、厅、县直隶省管;民国二年,废省改道时,隆昌直隶下川南道(次年改名为永宁道);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改组地方行政组织,以县为基本单位,隆昌直隶四川省政府。

民国二十四年,四川省划分为18个行政督察区及西康督察区,隆昌属第七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属泸县专区;1952年1月,泸县专区改为隆昌专区,专署移驻隆昌县城,隆昌县属隆昌专区;1952年12月20日,隆昌专区改为泸州专区,专署又迁至泸州,隆昌属泸州专区;1960年7月,泸州专区撤消,隆昌属宜宾专区。

1968年专区改制为地区,隆昌属宜宾地区;1978年4月,隆昌划归内江地区;1985年6月,内江地区改为内江市,隆昌属内江市管辖。

   2017年,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下发了《关于同意四川省撤销隆昌县设立县级隆昌市的批复》,同意撤销隆昌县,设立县级隆昌市,以原隆昌县的行政区域为隆昌市的行政区域。

隆昌市由四川省直辖,内江市代管,隆昌市是国家正式解冻县改市的审批后,全国首批、我省第一个获批的县级市。


以下地名与隆昌市面积相当:

隆昌市相关名人

到隆昌市必去著名景点

隆昌市特产与美食
隆昌市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