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市 > 武进区旅游

武进区旅游景点介绍

  陈洽墓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湖塘镇老坝村,为陈洽及其夫人杨氏合葬墓。陈洽墓原占地三亩余,坐西朝东,入口处有牌坊,墓前有墓道,两侧立有石翁仲、石马等石兽。墓地在“文革”中遭到破坏,2012 年,陈洽墓完成修缮,修缮后的陈洽墓及景观总占地面积约 4400 平方米。墓地原有的石像生大部分已散佚,仅存两匹石马由武进区博物馆收藏,在淹……[详细]
  振声高等小学堂旧址位于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漕桥中学内,为漕桥初中前身。现存建筑二进,占地面积约 1000 平方米,2012 年由武进区教育局、雪堰镇政府进行修缮,现辟为漕桥初中校史展陈室。1906年漕桥士绅赵颂眉、孙芝耀等人为顺应 “废科举、兴学堂”的潮流,在漕桥镇东楼村赵氏宗祠发起并创办了振声高等小学堂,推举孙芝耀为校……[详细]
  梅里张氏宗祠,号“二铭堂”,位于武进区横林镇崔北村委梅巷里村,因这里曾遍植梅花,芳香四溢,后来改梅里为梅巷里。梅里张氏宗祠由张天挺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清乾隆十九年(1754),张氏族人又捐资整修,三进的祠堂庄严肃穆,家谱记载有“常州东门外城东第一壮丽之宗祠”之称。新中国成立后,张氏宗祠被改建成梅巷小学和村……[详细]
  余巷冯氏宗祠位于武进区橫林镇余巷村东街27号,冯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朝天启年间,祟祯四年(1631)建成,号“伦正堂”,意为世代以伦理道德为正,但在“文革-”中被毀。现在的冯氏宗祠原名“追远堂”,是冯氏分祠,始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2006年冯氏族人在修家谱时修缮了祠堂,更名为冯氏宗祠。冯氏宗祠坐北朝南,占地约30……[详细]
  芙蓉奚氏宗祠位于武进、无锡、江阴三地交界之处的武进区橫山桥镇双庙村委塘湾村,这里曾是古芙蓉湖的中心,奚氏宗祠立于一块风水宝地之上:“前钓钩月,后野耕云;高陇荒坡,小桥烟柳”,前面是一泓连绵的清水,后面距京沪高铁不远,占地面积642.4平方米,建筑面积544.4平方米,广场面积150平方米。2008年2月26日,常州市人……[详细]
  郡南十余里,江南沃野,有村卢庄,村落隐隐,乔木森森,河川环其前后,康庄通其往来。卢庄徐氏宗祠位于武进区湖塘镇龙潭村卢西小组。宗祠始建于明正德戊辰(1508),后屡经废兴,清乾隆壬子(1792)、民国丁亥(1947)两次再修。现存建筑为砖木结构,呈五开间三进式一轿厅四侧厢布局,占地约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728平方米,……[详细]
  材罩屋旧址位于常州市天宁区前后北岸历史文化街区东北角,又名四方楼,始建于清末至民国初年。现存建筑为民国时期,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共两进,内有院落和天井,总占地面积304.08 平方米。大门用青砖砌成半圆券,两侧为马牙槎, 形似罗马式拱形门。第一进为硬山式,砖木架构,三层楼房,一、二层三开间,总长11.26 米,进深13……[详细]
  万安桥位于常州市武进区戚墅堰东街,跨老三山港,在京杭大运河北岸,是一座单孔石拱桥。万安桥是街东和街西的重要连接,站在桥上可以一览古运河的壮丽景色,桥西的东街自明朝以来就是戚墅堰重要的街道之一。万安桥东西走向 ,始建年代失考(有一说是明正统五年(1440)始建),明成化十四年(1478)同知吴桓修建,取名戚墅堰桥,又名万……[详细]
  芙蓉西柳塘村刘氏宗祠,号守三堂,位于武进区橫山桥镇芙蓉柳荡村,刘氏宗祠坐北朝南,气势宏大,为五开间二进布局,祠堂的东、南、西三面临水,堂前有一大广场,祠堂处于山环水抱之中,风景绝佳。刘氏宗祠古色古香,文化内涵丰富,祠堂占地面积3.8亩,建筑面积588平方米,2011年5月竣工。2013年4月15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详细]
  江村周氏宗祠位于武进区横林镇江村行政东村自然村,宗祠坐北朝南,两进两侧厢,硬山式砖木结构,占地1650平方米,堂号“爱莲堂”,尊北宋周敦颐为始祖,周敦颐的第六世嫡长孙周应高于咸淳五年(1269)年随宋度宗南巡,后辞官隐居于张塘里,为周姓人迁锡始祖。周氏子孙兴旺,发展为八个支系,其中五牧支的十世孙周彦贞的三世孙周骞,迁居……[详细]
  崔桥朱氏宗祠,号承德堂,位于武进区横林镇崔桥朱家村,二进三楹,占地面积630平方米,建筑面积550平方米。2013年4月15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朱氏宗谱》记载,崔桥朱氏族人于明宣德二年(1427)从安徽歙县迁徙到此,已有580多年了。在清乾隆年间,朱氏族人始建朱氏宗祠,后经过数次改建和修……[详细]
  遥观镇白塔位于常州市武进区遥观镇塘桥村采菱港畔、塘桥老街的南端,原来竖立于塘桥(现已拆除)的北边东侧,俗称“塘桥白塔”,曾为遥观胜景。白塔由青石雕凿叠筑而成,仿木檐楼阁式砖塔式样,六面七级,现存高度3.4米。底部平面呈正六边形,每边宽0.25米,每级塔身周长1.8米。塔身每面有精工雕琢的佛龛以及形态各异的佛像,线条流畅……[详细]
  中共太滆地委新四军南杨桥地下交通站旧址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南杨桥南堍西街今桥南新村 24 号。地下交通站旧址基本保持旧观,为两间相连的硬山式样砖木结构普通民居,前后两进,第一进面宽 6 米,第二进东侧一间为阁楼,西侧一间已改为平屋。抗日战争时期,杨桥作为新四军在太滆的根据地,是一处对敌斗争的重要地区,中共太滆地委就设……[详细]
  天主堂,位于常州东北约6公里的天宁区郑陆镇东青和平村委陈家自然村,是武进建堂最早,规模最大的教堂。1988年11月7日,武进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文物保护点。2008年2月26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传天主堂初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清宣统三年(1911)征地24亩,时黄辉烈神甫扩建教堂用房……[详细]
  丁家塘丁宅坐落在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漕桥杨桥村。2008 年2 月,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布局以中轴线对称分列,各面阔三间,中为厅堂,两侧为室,老式灶台保存完好,地面多为青石和方砖,古朴雅静。丁家塘丁宅地处杨桥浜南岸,地理环境优越,门前绿树掩映,屋后溪水长流,鸟语花香,一幅江南小桥流水人家景象。它是常州保……[详细]
  牧斋院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前黄镇漕桥杨桥村老街(北街)38号。牧斋院是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后裔朱牧斋的宅院。今有清代建筑砖木结构硬山式3进房屋,占地面积525平方米。头进坐东朝西6楹平房1间,大门为老式店铺排门,由北山墙中间开门进入天井、第二进等,山墙上筑门楼,门楼砖雕已毁,但门框下尚存浮雕有菱形方胜的青石阶沿石,天井东南角尚……[详细]
  钱一本墓园位于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城湾山梅园岭西侧,东、西、北三面环山,南部为平地,可眺望太湖。1958 年,因当地修建水库,墓道部分石构件被损坏垒砌水闸,墓园大部分被淹没在水库中。近年水库废弃后,墓园重新从水底暴露出来。2011 年至 2012 年,为配合基本建设,南京博物院、常州市考古研究所、武进区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详细]
  潞城王氏宗祠位于武进区潞城街道大树下村,堂号“三槐”,与礼嘉周陈王氏同属“三沙王氏”,为北宋初年宋太祖、太宗时任兵部侍郎王祜的后裔。大树下王氏始迁祖为西沙支后裔安三公于元末明初(1370年前后)徙居江阴君山之麓,再迁居到大树下村。2008年2月26日,常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祠堂坐北朝南,第二进始建……[详细]
  大明厂民国建筑群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延陵东路388号常州天虹纺织有限公司内,南临大运河,是中国现代杰出实业家、著名爱国民族工商业者刘国钧家族在常州的纺织工业遗存。现存有老厂房、水塔、实验室、会议室、疗养院等建筑,占地面积5832 平方米。老厂房东西长78.5 米,南北宽60.37 米,高7.5 米。水塔位于老厂房内部西北侧……[详细]
  杨氏祭祀亭,为西崦杨氏宗族祭祀始祖长茜公祭祠墓庐所在地,亭为青石建筑,高约3.5米,长宽各2米,占地6平方米,亭额上刻有“永言维则”,东西两侧亭柱刻有楹联一副:“泐孝思于不匮 宏报本以无疆”,亭中置放石碑一通,刻有“乾隆三十二年明处士始迁西崦长茜公墓祭庐,通族敬立”,杨氏祭祀亭保存基本完好,2007年进行修复,201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