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河北省 > 秦皇岛市 > 卢龙县旅游

卢龙县旅游景点介绍

  重庆砖塔位于卢龙县刘田庄镇塔上村,年代为清。为秦皇岛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燕窝庄石桥位于卢龙县燕河营镇燕窝庄村,年代为明。为秦皇岛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黄家营古墓群位于卢龙县蛤泊乡黄家营村,年代为汉。为秦皇岛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卧龙寺遗址位于卢龙县潘庄镇沈庄村,年代为商。为秦皇岛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夷齐读书处遗址位于卢龙县石门镇高各庄村,年代为清。为秦皇岛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武山卡斯特溶洞位于卢龙县石门镇武山北坡,年代为商。为秦皇岛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城西石砌码头位于卢龙县卢龙镇五街村,年代为元。为秦皇岛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地址】秦皇岛市卢龙县自强路与永平大街交叉口【联系电话】0335-7206563【设施情况】卢龙博物馆展陈面积约1570平方米,展出文物展品300余件。该展厅是集史料、科普、教育、观光为一体,深刻展示卢龙地区文化并独具地域特色现代化展馆。陈列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分为文明曙光、孤竹遗珍、古塞烽烟、盛世华光、京东首府五个单元。【馆藏情况】卢龙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221件,其中二级文物一件,三级文物24件【特色陈列】陈列以王朝更替为主要脉络,分为文明曙光、孤竹遗珍、古塞烽烟、盛世华光、京东首府五个单元。以各个时期的文物为主要见证,全面展示了卢龙不同历史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突出展示了孤竹文化、永平府文化,全方位展示了卢龙跨越数千年的文明积淀和地域风情。……[详细]
9、柳河山庄 AA
柳河山庄
  柳河山庄位于卢龙县,在布局全产业链的模式过程中全力打造“中国—柳河山谷”高端葡萄酒文化休闲体验区。山庄生态庄园23个全实木结构木屋已全部建设完成。木屋设有双人间、娱乐套房;房间内闭路电视、空调、热水器、光纤上网等全套软配置为您提供舒适优雅、宁静温馨的度假环境,放松心灵!……[详细]
10、柳河溪谷 AA
柳河溪谷
  柳河溪谷风景区位于卢龙县刘田各庄镇东北10公里处,总面积8000余亩。这里沟峪纵横,山水相映,树木繁茂,空气清新,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是著名的酒葡萄之乡,小杂果之乡,长寿之乡,这里,被誉为中国的“纳帕”,独特的气候禀赋和闭合的环境,在葡萄酒业界享有胜誉,是全国“最具投资价值的葡萄酒产区”。柳河溪谷物产丰饶,山场13000亩,年收获果品200多万斤。其中杏、桃、李、苹果、山楂、大枣、柿子、核桃、板栗、葡萄等北方果品一应俱全,且品质优良,口感极佳。这里,重峦叠嶂林幽静,阡陌纵横袅炊烟。山上奇石林立,山下果树成行,山间溪水潺潺,花香鸟语,置身其中,心旷神怡。真是处处原生态,天然大氧吧。地址:秦皇岛市卢龙县运昌路西50米联系方式:0335-7317888最佳游览时间:5月至10月推荐游览时长:3……[详细]
棋盘山绿色生态庄园
  棋盘山绿色生态庄园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刘田各庄镇黑尖顶的东北面,与窟窿山遥遥相对,由秦皇岛市棋盘山绿色庄园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兴建。棋盘山树木葱茏,花草茂盛,巨石屏列,如亭如榭,周围为千亩国营林场,资源丰富。整个庄园占地800亩,建采穗圃、苗圃、核桃庄园、加工厂、仓储库和销售站6个功能区,打造集旅游观光、核桃加工、干鲜果品采摘、休闲垂钓于一体的工农业相结合的绿色生态庄园。名称由来因棋盘山庄园中间有一块奇特的巨石,平平似棋盘,棋盘上有十几个小石块恰似棋子镶嵌其中,纵横罗列,故曰棋盘山。而石盘中的小棋子,只可在固有的石槽之中来回挪动,却无法拿开,很是神奇。开发建设棋盘山周围原为国营林场。秦皇岛市棋盘山绿色庄园生态开发有限公司系于2010年投资开发,总投资2000万元。棋盘山绿色庄园已完成了无……[详细]
天主教永平主教府修道院
  天主教永平主教府修道院年代为清,位于秦皇岛市卢龙县县城。 2008年10月20日天主教永平主教府修道院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卢龙白衣庵
  桃林口白衣庵,位于秦皇岛市卢龙县城北四十公里处(刘家营乡)桃林口村北,系明代所建,极具考古价值。桃林口(卢龙)白衣庵位于秦皇岛市卢龙县城北四十公里处(刘家营乡)桃林口村北,据考,系明代所建。因殿内供白衣观世音菩萨尊像,故名。此庵为秦皇岛市明代单体古建之仅存者,极具考古价值,现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衣庵于二00二年秋由秦市文物处修缮。白衣庵殿内雕汉白玉白衣观音法像一尊,左右侍善才龙女,护法罗汉各一。晶莹雅洁,庄严穆若,令人肃然起敬!原有正殿三间,东西配殿各三间。白衣庵正殿面宽10.35米,进深6.42米,其建筑面积为66.45平方米。歇山顶,现存瓦、脊兽均为原建遗存。木结构梁架,五架梁,外拱完好,-拱拆除,梁架彩绘大部剥蚀,局部尚存痕迹。柱14根,中缺后柱,为减柱造,现门窗已改为民房形式……[详细]
红山长城采石场遗址
  在长城重峪口关南九公里处的红山北坡上,有采石场遗址一处;经现场考古调查分析,及与普查长城的资料对比,断定为明代修建长城时所开设的采石场。该遗址被卢龙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卢龙县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被市政府批准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定名为“卢龙红山长城采石场遗址”。由于该遗址是我省罕见的长城采石场,遗址中的各种遗存反映了我地区当时采石操作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工艺方法,是研究古代生产力状况、探查当时专业科技发展状况的重要依据,特别是对明长城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故于1993年7月15日,被河北省政府批准公布为河北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卢龙红山长城采石场遗址,位于燕河营镇城柏庄村西的红山北坡,海拔148米,北距重峪口长城九公里。遗址平面呈不规则亚铃形,东西两端面积较大,中段较窄,东西……[详细]
卢龙一渠百库国家湿地公园
  卢龙一渠百库国家湿地公园“一渠”即引青渠,全长67.5公里,沿引青渠两侧,分布着大小百余座水库湖泊,被誉为“银河下凡”“旱海游龙,群星落地”。在渠水的滋润下,沿“一渠百库”界内,山清水碧、林深果香、农田秀美、民风淳朴。……[详细]
永平府城墙
  永平府,府治在今河北省卢龙县,(今隶属于河北秦皇岛市),地域包括现唐山市大部地区、秦皇岛大部地区和辽宁西南部地区,从明朝起称为永平府,永平府遗址在卢龙县城境内。殷商时期为孤竹国地,春秋属北燕,后为肥子国。秦汉至晋均属幽州辽西郡。隋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始设卢龙县,属北平郡。唐至辽、金时期属平州。据《水经注》记载:“卢龙古城,始建于东汉建安12年(公元207年),魏武征踏顿所筑城池”--曹操率军北征乌桓,攻打卢龙镜内的乌桓蹋顿部,败乌桓斩蹋顿而南归。是年9月,曹操屯兵卢龙,并修筑了平州城,即卢龙。当时,城为土城。辽太宗大同元年(公元947年),又在旧城以南拓建新城,新城与旧城连成一体,呈月牙状,故卢龙古城有“月牙城”之称。元成宗大德年间(1297——1307),在城西建起西城漕运码头。明洪……[详细]
冀东抗战纪念馆
  冀东抗战纪念馆依山而建,内设序厅和3个展室,分别陈列60多年前八路军用过的子弹袋、手榴弹、刺刀、电话机以及军服等实物,展示军民坚持抗战的珍贵图片和以当时斗争生活为场景的绘画作品等。由当地政府投资80多万元兴建、占地140平方米的纪念馆,成为冀东地区第一家“抗战纪念馆”。纪念馆征集到了冀东抗日武装及李运昌、曾克林等人不少宝贵的图片和实物资料,并第一次正式对外陈列展出。沿街墙壁上记录抗战时期发生在这里的动人故事的白描画穿过山村。出山村北端不远是一小型水库,水库大坝上用红色地板砖镶嵌出“祖国万岁”四个大字,其左侧即是纪念馆。1943年到1945年间,冀东十二地委和专署机关在这里设址办公,指挥前线军民奋勇杀敌。冀东军区司令员李运昌将军曾长期在此指挥,冀东军区十二团团长曾克林、抗日英雄马本斋等抗日名将……[详细]
18、青龙河
青龙河
  青龙河是滦河的重要支流,其干流总长246公里,发源于河北省平泉县台头山乡,流经河北辽宁两省,在河北流经承德、秦皇岛、唐山三市,沿途百川汇聚,最终于滦县汇流滦河入渤海。青龙河流域美丽的青龙河用百身躯哺育了两岸的生灵,沿岸的村民对青龙河充满了感情。河水是他们的生命之源,许多人都是吃着河水长大的,在河边玩耍长大的,如今家家户户安装了自来水,人们不再吃河里的水了大家依然要她来灌溉庄稼及作洗衣等生活之用。传说青龙河由为两岸人民布施甘霖的青龙所化,青龙县则因河得名。作为青龙的母亲河,青龙河温婉地由北向南穿越青龙全境,覆盖了全县18个乡镇,296个行政村,亘古不变地汩汩流淌,浇灌着肥田沃野,滋养着全县三分之二的人民。……[详细]
孙田各庄
  孙田各庄孙田各庄位于卢龙县刘田庄镇,南临205国道,距昌卢公路西北2公里处,人称“秀才村”。孙田庄不大,内涵却很丰富。全村有170户人家,走出了170名大学生,其中包括53名本科生,一名清华大学的博士生,一名中国科院院士,创造了卢龙乃至整个秦皇岛市的教育奇迹,成为远近闻名的“秀才村”。村两委高度重视教育,带动了全村村民人人把文化高看一眼,涌现出一批教子有方的家长。如今村子里建立了大学生档案、图书室、村民文化广场,小日子过得是红红火火,有声有色。07年,村里又搞起了教育旅游,村中心设立了宣传橱窗,大街小巷都设立了文化墙,“至善莫如教子,至乐莫如读书”之类的真理为孙田庄增添了浓浓的文化氛围,更有很多游客不远千里来孙田庄讨教教子成龙的秘方呢。……[详细]
大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
  卢龙陀罗尼经幢卢龙陀罗尼经幢座落在卢龙县城内南门里十字路口处,东、南、西三面皆是水泥街道路面,北面是土质街道路面。卢龙县陀罗尼经幢为八棱多据《平州石幢记》载,石刻经幢为唐仪凤年间始建。后于“正隆四年五月二十日遭风雷暴至仆之于地”。现存石幛为金大定九年(1169)兴工重建,十一年落成,奇巧之势,十倍于前。经幢的第四节刻有《重修北平石幢记》,结尾落款刻有“大明万历二十八年岁次庚子十一月初一日立”的字样。此即说明在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曾对卢龙陀罗尼经幢进行过重修,具体修缮情况不详。在经幢台基东面正中一块石灰石质的栏板的左右两侧位置上分别刻有“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七月阖会公二”、“赵鸣远敬送石料一方”的字样,据此可推断在光绪十九年至少进行过小规模的修缮活动。新中国成立后,195……[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