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武昌区旅游

武昌区红色旅游景点

武汉革命博物馆
  武汉市革命博物馆位于武昌红巷13号。2000年11月由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毛泽东旧居纪念馆、陈潭秋烈士纪念馆和武昌起义门管理所合并,组建武汉市革命博物馆,办公地点在武昌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内,负责武昌农-动讲习所旧址、武昌毛泽东旧居、陈潭秋烈士早期活动旧址及武昌起义门旧址的管理、保护和对外开放;负责武汉地区近现代文物的征集、保护、展示、研究及武汉近现代史的研究;负责举办反映重大革命历史事件和人物的专题展览。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讲习所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昌红巷13号,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同志倡议创办并主持的一所培养全国农-动干部的学校。校舍建于1904年,由四栋砖木结构毛泽东旧居的房屋组成,中间有一个大操场。农讲所旧址是武汉市现存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学宫式建筑,占地面积12850平……[详细]
三烈士亭
  三烈士亭在武昌解放路南端,原清湖广总督署大门前(今武昌造船厂东门内)。1911年10月8日,武昌起义的机密泄露后,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3人在执行任务时先后被捕,1911年10月10日凌晨被杀于此。1931年在烈士就义处修建纪念亭。1956年进行维修。武昌造船厂扩建时将亭划进厂区,1981年迁建于距原址20米处,保持原亭形式。亭为木结构,八角切尖顶,亭额匾为“三烈士亭”。亭内立“彭刘杨三烈士就义处”石碑,碑阴镌刻三烈士生平事迹。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解放路南端武昌造船厂东门内(原清湖广总督署东辕门前)。系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烈士纪念设施。1911年(宣统三年)10月9日,即武昌起义前一天,因设在汉口、武昌的起义机关相继败露,党人彭、刘、杨三人被捕。在当晚的刑讯中,三人痛斥时政,慷慨……[详细]
周恩来珞珈山旧居
  周恩来珞珈山旧居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学1区27号。1937年末,进行了5个月的艰苦作战,抗日战争的战局持续恶化。南京沦陷后,武汉这座“九省通衢”的华中重镇,成为全国抗战的领导中心。1938年的春天,周恩来和邓颖超由汉口迁到位于武昌的武汉大学校区居住。在武汉大学期间,周恩来曾三次向武汉大学爱国师生发表演说,宣传抗日形势和中国共产党的统战政策,号召广大青年奔赴抗日前线,挽救民族危亡。在这栋小楼里,周恩来、邓颖超经常同爱国民主人士、文化和新闻界知名人士、爱国抗日将领促膝谈心,宣传共产党抗日主张,共商抗日救亡大计。埃德加·斯诺、安娜·路易斯·斯特朗、史沫特莱等著名国际友人,多次造访珞珈山,受到周恩来、邓颖超的热情接待,这里有着“国共合作,抗日小客厅”之美誉。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依靠正规军抗战,在动员人……[详细]
武汉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武昌中央农-动讲习所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红巷13号。1958年,纪念馆在旧址内筹建,1963年正式开放。讲习所复原开放的展室有常委办公室、教务处、总队部、大教室、学员寝室、讲习所辅助陈列等。为培育农民革命火种,毛泽东于1926年11月提出了在武昌开办湘赣三省农-动讲习所,得到三省国民党省党部中的共产党人和国民党左派的支持。1927年3月7日,武昌中央农-动讲习所正式上课,学员来自全国17个省共8000多人。领导机构是常务委员会,邓演达、毛泽东、陈克文担任常务委员。毛泽东实际主持工作,参与制定教育方针和教学计划,亲自选聘教负,讲授《农民问题》、《农村教育》等主要课程。许多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和知名人士,如瞿秋白、李立三、恽代英、彭湃、方志敏、陈荫林、于树德、李汉俊、何翼人、李达等在讲习所任教。……[详细]
施洋烈士陵园
  施洋烈士陵园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洪山南麓,方圆28亩,南望石牌岭、北枕东湖风景区、东陵武汉大学、西接黄鹤楼,正处武珞路繁华闹市地段,整座陵园由烈士牌坊、瞻仰广场、纪念碑、烈士墓和纪念馆五个部分组成。施洋烈士陵园是为纪念大律师、早期工运领袖、共产党员施洋烈士而建的。施洋,1889年出生于湖北竹山、早年结业于湖北法政学校、大律师,任武汉公会副会长;1922年由早期共产党人的领袖许白昊、项德隆(项英)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参加领导京汉铁路工人为争取自由、反对军阀压迫的“二•七”大罢工,被反动军阀吴佩孚、萧耀南杀害于武昌,时年34岁。施洋同志牺牲后,铁路工会和烈士的亲友冒着生命危险,将烈士安葬于此。新中国成立以后,1953年,省、市人民政府在这里立碑建园。1993年,为纪念“二&……[详细]
辛亥首义烈士祠
  辛亥首义烈士祠(武昌紫阳路127号,1911年11月湖北军政府为纪念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等烈士所建。原建筑已毁,现仅存牌坊。)辛亥首义烈土祠位于武昌紫阳路北侧127号,与路南的紫阳公园相对,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此祠原为明代楚王宫的遗址。清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在此建“万寿行宫”。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绘制的《湖北省城内外街道总图》标示为“皇殿”。民国初年,一度作辛亥革命烈士遗孤教养所,并供有彭、刘、杨等烈士牌位。1936年前后,由辛亥首义志土喻育之主持修建辛亥首义烈士祠,主体建筑为牌楼和草堂。牌楼为水泥结构,三门双层飞檐,额书“辛亥首义烈士祠”七个大字,今仍完好。享堂供奉烈士牌位,今已不存。院内建有中国-革命委员会湖北省委元会等单位的办公楼等。孙武墓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伏虎……[详细]
北伐独立团烈士陵园
  北伐独立团烈士陵园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洪山东部南麓。1926年北伐战争中,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又称叶挺独立团)在攻占武昌城的战役中,共产党员、一营营长曹渊等191名官兵壮烈牺牲。北伐军攻克武昌城后,为纪念攻打武昌城牺牲的将士,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批准中共独立团特别支部的建议,将停放长春观的烈士灵柩葬于洪山。1927年初,由叶挺主持修建烈士墓。立碑刻有“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独立团北伐攻城阵亡官兵诸烈士墓”和独立团一营营长曹渊等191位牺牲官兵的名字,以及“精神不死“、“先烈之血!”、“主义之花!”、“无产阶级的牺牲者!”、“诸烈士的血铸成了铁军的荣誉!” 1954年,当地政府对陵墓进行维修。1980年,武昌区人民政府扩建为陵园。北伐独立团烈士陵园由牌坊、纪念碑、曹渊……[详细]
武汉毛泽东故居
  毛泽东同志旧居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都府堤41号,是栋晚清民居式建筑,坐东朝西,面积为436平方米,砖木结构,青砖灰瓦,传统的天井、堂屋加厢房组合成三进屋宇。原房1956年因修武昌公园而拆除,现在的房屋系1967年经中共湖北省委和武汉市委决定按原貌重建,复原的7处陈列有:前厅,毛泽东、杨开慧夫妇的卧室(毛泽东撰写完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的地方),毛泽东岳母和毛岸英、毛岸青的卧室,毛泽民、蔡和森住过的房间,彭湃、毛泽覃住过的房间,夏明翰住过的房间,毛泽东接见工农基层干部的后厅。1926年11月下旬,毛泽东从上海经南昌武汉。他当时担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委员、土地委员会委员等职。针对当时党内外对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他用亲自在农村考察所得的事实,在这里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详细]
庚子革命烈士墓
  庚子革命烈士墓在武昌洪山东部北麓山坡上,进省军区八一路北门即到。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为反对慈禧-,以求改良中国政治,自立军准备在汉口起事。事泄,首领唐才常、傅慈祥、林圭等遭清廷杀害,唐才常等7位烈士被草葬于洪山北麓。1912年4月孙中山来鄂,为了表彰自立军的历史功绩,安抚烈士遗孤,将唐才常等21位自立军烈士合葬于此,立“铁血精神庚子革命烈士之墓”石碑,并建陵园。庚子烈士墓座南朝北,依山而筑,由牌坊、墓道、墓冢组成。其牌坊位于武昌八一路路北的中科院武汉分院宿舍区内,距墓冢百余米。牌坊四柱三门,宽约11米。四柱边围各为0.8米,上有莲花浮雕,高约10米。中门上方弧形石匾阳刻“庚子革命先烈墓道”八个大字。1956年公布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唐才常等领导的自立军起义,是戊戌变法后在长江流域……[详细]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昙华林。1938年4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于此成立,郭沫若任厅长。旧址坐北朝南,两层砖木结构的西式楼房,紧靠凤凰山。抗战初期,该楼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所在地。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是1938年初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在武汉成立的。除了厅长郭沫若,五处处长胡愈之;六处处长田汉,掌管艺术宣传,下设三科:第一科科长洪深,主管戏剧音乐;第二科科长郑用之,主管电影;第三科科长徐悲鸿,主管绘画木刻。据称,蒋介石考虑三厅需要有一个在思想界、文化界威望高的人主持,认为郭沫若是最佳人选。郭沫若了解蒋介石的为人,开始时拒绝。周恩来找郭沫若谈话,郭才赴任。三厅组织了大量的抗日宣传活动。……[详细]
辛亥首义烈士公墓
  辛亥首义烈士公墓位于武汉市武昌伏虎山北麓。刘静庵、蔡济民、蓝天蔚等民主革命者埋葬于此。1956年公布为湖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中,原墓被毁,1981年重新修复。(第一批)……[详细]
中共中央军委办事处旧址
  中共中央军委办事处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中和里。1927年,中共中央军委迁武汉,在此设武昌办事处。旧址坐南朝北,占地面积约1000平方米,为四幢对称的里弄式二层楼房,砖木结构,红瓦坡顶。该旧址是中共中央军委早期活动的重要见证。(第五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