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AAA ![]() 青岛德国总督楼旧址博物馆(迎宾馆)是历史遗址博物馆,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龙山路26号,始建于1905年,落成于1907年,建筑面积4083平 方米。是德国威廉时代新罗马风与青年风格派相结合的建筑艺术风格,还融合了古典主义、洛可可、城堡式、中国式等多种建筑元素;在建筑艺术的包容性、协调性 与纪念性上堪称典范。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开始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作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全国首批3A级旅游景区,先后接待过众多海内外知名人士,架起了中外文化关系沟通之桥梁,是青岛 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经典象征,成为海内外观众了解青岛近代历史沿革、了解东西方建筑艺术对话的一扇重要窗口,具有……[详细] |
![]() | 青岛山炮台遗址AAA ![]() ![]() 导游青岛山海拔128.5米,位于新老市区交界,背依闹市,面临大海。看点岛城最佳观景平台。1891年,青岛设置后,清军即在此山修筑炮台。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手,称俾斯麦山,并建有著名的要塞地下指挥部。1914年日军占领后,改名万年山。1922年,青岛主权回归后,亦称京山。1984年封山建园,1997年市政府投资修复“德军要塞地下指挥部”,并在山下建有全面反映青岛百年历史的炮台遗址展览馆;交通可乘1、25、307、367、225、221、217路公交车齐东路站下,由遗址公园兴安支路1号入口进入游览;乘15、302、604、219、220路公交车青岛动物园站下,由京山路26号入口参观游;门票/开……[详细] |
![]() | 青岛迎宾馆始建与1905年,1908年正式竣工使用。主楼高4层,附楼高4层,是当时占领青岛的德国提督官邸,故名之总督官邸,俗称“提督府”。它由德国建筑师拉查鲁维茨设计。迎宾馆是一座典型的欧洲古堡式建筑,是德国威廉时代的典型建筑式样与青年风格派手法相结合的欧式建筑。内部布局典雅华贵,气派不凡,置身其中可享受到浓郁的欧洲宫廷气氛,迎宾馆又是一座博物馆,收藏着东西各国的稀世珍品。1934年之前,青岛迎宾馆叫做“总督官邸”,1934年才改称为迎宾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为接待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的重要场所。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5月1日起……[详细] |
![]() | 青岛观象台位于黄海之滨、胶州湾畔,风景秀丽的避暑胜地——青岛市区海拔75米的观象山巅。1898年德国海军港务测量部在馆陶路1号建气象天文测量所,1905年改称“皇家青岛观象台。”概况1914年,日本占领青岛后,又改称气候测量所。1924年,我国正式接收改称观象台。1937 年日本人再度强占,1946年抗战胜利后归还中国。1949年解放后,由海军接管。1957 年,天文、地磁、地震三部分移隶中国科学院。从此,青岛观象台一分为二:气象部分归海军,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北海舰队司令部气象区台”;另一部分定名为“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岛观象台”。该台1978年撤消建制,规划为海洋研究所,1993年原……[详细] |
![]() | 位于汇泉角景区北部,西临汇泉湾,南接太平湾,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最初因有八条以关隘命名的路。故称“八大关”。八大关别墅区的特点之一是有众多的各国风格建筑,故有“万国建筑博览会”之称。这里集中了俄式,英式,法式,德式,美式,丹麦式,希腊式,西班牙式,瑞士式,日本式等20多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园区内还有大大小小18处游园,是情侣谈情说爱,举行婚礼的绝好去处。韶关路,樱花美到极致。粉的白的红的,一树接一树,树树繁花。这是一条横在两条大街之间的毫不起眼的小路,欧式洋房坐落在花树之后,旖旎的大门古典高贵。这种美是一种繁华的姿态,是宁静的珠玉金银。有几对新人在路边拍婚纱照,穿白色纱裙的美丽新娘,依着他人家的大……[详细] |
![]() | 德华银行青岛分行旧址位于市南区广西路14号。建于1899~1901年,为典型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式宫殿风格,其设计者为海因里希·锡乐巴和路易斯·魏尔勒,建筑面积1562平方米,平面为矩形,采取独立式布局手法。占地8306.71平方米,建筑面积562平方米,建筑高约15米,连地下室三层,室内层高约4.5米。砖木结构。二层并设有半地下室,屋顶为青黑色、留有很小圆形老虎窗的蒙莎顶。西面和南面设两层通风的券柱式外廊(后改造封闭)。外墙为多孔式沙浆抹面,建筑四角镶有隅石。室内木地板、挟梯,楼梯间顶有―巨大的玻璃窗。房间高大敞亮,采光通风极佳。两面的入口均呈不对称状(这种非对称性也通过其屋顶边缘口栏杆的短分格……[详细] |
![]() | 【青岛德国胶澳总督府旧址】位于青岛市南区中部的观海山南坡,沂水路11号,面对小青岛和青岛湾,处于当时青岛市中心处,是当时德国胶澳总督办公的地方,又称“总督府”。这座由花岗岩砌成的“总督府”,始建于1903年,1906年竣工。是一座砖石和钢木混合结构的建筑,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耗资85万德国马克。建筑采用19世纪欧洲公共建筑的对称平面,主面为三纵五段的对称处理,中轴线非常突出,建筑平面呈“凹”字型。配以折线型屋顶,覆以筒式红瓦,开启有弧状屋面窗,顶侧装有铁栏杆,既用于装饰,又做避雷针,十分精巧。总督府为5层楼房,主体高20米,1、4、5层楼均为窗户较小的辅助性房间,主要办公室都在2、3层朝阳……[详细] |
![]() | 俾斯麦兵营是德国海军当局在青岛建设的大型军营之一,以德国“铁血宰相”Otto von Bismarck(1816-1898)命名,兵营位于青岛山的南麓,现为中国海洋大学校舍。俾斯麦兵营 又名万年兵营, 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鱼山路5。德国侵占青岛初期,自1899年10月先后建造了三座兵营,其中以俾斯麦兵营最为典型。兵营共有营房四座,是在炮兵营旧址——“嵩武兵营”建筑的。第一、二营房建于1903~1905年, 第三、四营房建于1906~1909年。营房建筑古典构图,作横三段纵五段划分,中央与两端突出阶梯形山花作重点装饰, 明显带有19世纪末期欧洲建筑的手法,门窗为四分阶段圆券,是当时青岛德国建筑……[详细] |
![]() | 青岛德国建筑群主要分布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市北区。1897年德国政府借口曹州教案派兵强占胶州湾后,在青岛市南区太平路(德国人当时称威廉街)周边、八大关等处留下德国人建的西式建筑群。如1905年建的德占领军提督府,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为宫殿式建筑,四层,正面四角用花岗石砌筑,屋顶系红筒瓦,坡度大,楼上嵌大时钟。当年德国青岛总督官邸,建于1908年,系德国古堡式建筑。1897年德占青岛后,为加强德国殖民统治和对我国的经济掠夺,在青岛兴建了较为完整的德意志帝国殖民统治体系建筑,这些建筑对体现青岛城市风貌特色起着主导作用。青岛近代史上先后历经德、日、美三代帝国主义统治,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详细] |
![]() | 胶州帝国法院位于市南区德县路,建于1912年春至1914年4月,两层砖石木结构,红瓦蒙莎屋顶,黄色拉毛墙面附浅壁柱,蘑菇石勒脚,具有德国建筑厚重粗犷的特点。始为胶州帝国法院办公楼,后为青岛历届法院驻地,今为市南区检察院使用。胶州帝国法院旧址建于1912年春至1914年4月,德国人汉斯.费特考尔设计,德国汉堡阿尔托纳区F.H.施密特公司施工。该建筑为胶澳总督府前广场右侧建筑。两层砖石木结构,建筑面积3126.53平方米,大小房间31处,并有地下室和0。红瓦蒙莎屋顶,黄色拉毛墙面附浅壁柱,蘑菇石勒脚,主入口朝向广场,并在庞大的厅堂建筑体与相对见小的侧翼办公楼的交汇点上。立面的窗体深入墙体50厘米左……[详细] |
![]() | 青岛天主教堂又名“圣弥爱尔教堂”,位于青岛市市南区浙江路北端(浙江路15号)的高岗上,是青岛市最大的天主教堂。也是中国有名的天主教堂之一,并且是国内唯一的祝圣教堂。天主教堂由德籍主教维昌禄筹集资金并主持修建。1932年动工,1934年建成。由德国籍建筑工程师毕娄哈设计,其外形风格系哥特式建筑。教堂占地面积2470平方米,建筑面积3223.58平方米。两侧对称,各有花园一个,教堂东花园北首建有平房一栋,供神父使用。教堂建筑结构为混凝土和花岗岩,建筑平面采用十字型。正门西南向,正门左右各一个。教堂外部用花岗石砌成,大门上方有一巨大的玖瑰花形的圆窗。教堂主体两翼,各耸一座尖塔,塔高56米,顶端各竖有……[详细] |
![]() | 青岛德国警察署又名警察公署、德国巡捕衙门,始建于1904年,建成于1905年,文艺复兴时期德国建筑风格和欧陆中世纪教堂建筑风格,淡黄的墙面,陡峭的红瓦屋顶,点缀其间的是凸起的山花墙和—座高耸的钟塔楼。建筑平面呈L形,主入口设在东南角,主体二层,高16.5米,砖木钢混合结构。立面为东高西低不对称设计手法,构图中心为东南角的方形六层塔楼,高30米,既可报时又可供瞭望之用。塔楼四角镶砌红砖角饰,上端结合屋脊四面起复曲尖顶式小山墙,并附以外露砖砌花纹作为装饰,上覆方尖盔状红瓦塔顶,底部配以粗石勒脚。其他则采用斜坡大屋面式样,高陡多变,覆以红筒瓦,其中东南部外突,上为塔状尖山。立面多处以清水砖外砌成不均……[详细] |
![]() | 基督教堂是青岛著名的宗教建筑,坐落在江苏路15号。基督教堂东邻美丽的信号山公园,风景十分秀丽。教堂前的广场平坦宽阔,四周绿树成荫,周围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各种西式建筑,更加衬托出教堂建筑的宏伟。沿着岩丘的窄阶拾级而上,教堂坚固厚重的墙壁、半圆拱形花岗岩窗框、陡斜的红色屋顶以及绿色尖顶的钟楼便清晰地展现在眼前。用厚重的花岗岩垒砌的墙基凝重粗犷,使整个教堂的轮廓显得清晰简洁,给人一种宗教建筑特有的美感。基督教堂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古堡式建筑,由钟楼和礼堂两部分组成。钟楼高39.10米,登楼可观赏岛城的海天秀色。钟楼上的巨型钟表,给原本肃穆的教堂又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庄重。礼堂宽敞明亮,可容千人之众。18米高的……[详细] |
![]() | 【青岛国际俱乐部旧址】位于市南区中山路l号。始建于1910年,德国青年派风格俱乐部建筑。德人建筑师库尔特・罗克格设计,占地面积3234平方米,建筑面积1891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地上2层,地下1层,有0-。德国三段式造型,平面呈不规则形。花岗粗石砌基,沾灰墙,折坡屋面,有气窗。正门南向,登13级石阶引梯至一层,4根圆石柱撑起挑廊,上为二层露台。主立面南向作折角处理,西南角现为入口处,有宽敞走廊兼休息厅,人字形地板,有高2米雕饰护墙板,砌有德国蓝色釉瓷壁炉和贴瓷座椅。天花板露木装饰,木挟梯宽大美观,房间宽敞明亮,建筑造型典雅美观。现为青岛科技协会使用。……[详细] |
![]() | 【团岛灯塔】位于市南区团岛西南,海拔24米。建于1900年,为八角形砖石结构,共3层,地下1层,建筑总高15.4米,正门北向。地下室为机房和仓库。内有螺旋式花岗岩石楼梯直通塔顶,水式铜管挟手。三层为灯室,内为环周玻璃窗,外有铁制环形露天平台,中部有德国制造大型水晶石折光鼓形透镜.射程可达15海里。围绕灯塔下有平房,花岗蘑菇石而基,正门北向。当海雾达到一定浓度,塔上就会发出类似海牛的鸣叫。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灯塔及各种设施遭到破坏。日本第一次占领青岛后,修复了各种设施,并保留了灯塔和机房等德式建筑。现为交通部青岛海监局航标处使用。……[详细] |
![]() | 德国领事馆旧址位于青岛市市南区青岛路1号,建于1913年,初为私宅,占地面积1408平方米,建筑面积1165平方米。1926年,德国政府在此设立驻青领事馆。南面入口用粗犷的蘑菇石砌半圆券。大楼中部拐角取以圆型,上方八边形尖顶塔楼,相邻两侧山花式山墙呈不对称状。1947年,孔子后人购买此宅称“南园”,1986年捐赠给青岛市政府。现为南园孔子纪念馆。一楼客厅被辟为展室,陈列孔子画像和相关的著作与文献。2006年,作为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侯爵饭店旧址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广西路37号,建于1899年,占地面积1398平方米,建筑面积1474平方米,属德国19世纪古堡式建筑。立面采用非对称布局,西南转角处有一圆塔楼。塔楼与南、西两个立面融为一体,突出的圆顶逐渐收缩上升,以针尖状直入天空。1922年,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为青岛市第一区-署。解放后,为青岛市公安局市南分局办公楼。2006年,作为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德国第二海军营部大楼,始建于1899年,初于德国高层官员官邸,称“十一号官邸”,1912年改为营部大楼。为德国文艺复兴式建筑,砖石木结构,平面呈不规则形,方块形花岗岩砌基,褐黄色沾灰墙,层间嵌条石,多折坡屋面。主立面南向,中部凸出墙面,隅石勒墙角,顶部拱起三角山墙。后长期为铁路分局招待所,目前似闲置。地址: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沂水路9号开放时间:外观全天开放……[详细] |
![]() | 海滨旅馆旧址 Site of Seashore Hotel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南海路23号,建于1903~1904年,属欧洲中世纪田园式公共建筑,建筑面积4940平方米。花岗岩砌基,清水墙面勾缝,敞廊露柱,造型独特。曾称汇泉大酒店,是青岛最早的假日旅馆之一。1912年,孙中山在青岛停留时曾入住该旅馆。2006年,作为青岛德国建筑群之一,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
![]() | 德华高等学堂旧址,位于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朝城路4号,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现为青岛铁路分局办公楼。德华高等学堂旧址原址北起单县路,西至范县路,南至贵州路海滨,东至鱼台路,占地面积40093.53平方米,现仅存主楼。德华高等学堂旧址是德国在中国设立并得到清政府承认及承担部分经费的第一所高等学校旧址,在中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2006年5月25日,包含德华高等学堂旧址在内的青岛德国建筑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合并项目,归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岛德国建筑。……[详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