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四川省 > 达州市旅游

达州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开江金山寺位于开江县宝塔坝乡金山山腰,距县城8公里。金山寺在当地系最高峰峦,四川开江金山寺地势高旷,其背面岗峦起伏,古木参天;左右土丘林立,联肩比翼,如护卫罗列;前方宝塔坝田畴似海,村落历历。金山寺始建于唐代天宝年间,明未毁于兵燹,清康熙乾隆年间募资重修。金山寺由正殿和藏金楼两部分组成。正殿座南朝北,藏经楼座东朝西,相距约百尺。金山寺在历史上是开江之丛林圣地,盛年时,拥有田产五百多亩,僧众二百多人,还办有一所佛门小学,其正副殿及塔林占地远超过达县真佛山,旧时金山寺系佛门净土,乾隆以来香火历盛不衰,每年要举行一次“孟兰盛会”和“腊八戒规”仪式,举行“腊八戒规”仪式时,从冬月初二及腊八,全县16个……[详细]
  位于达渝高速公路罗江入口处旁的张爱萍将军旧居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达州地灵人杰,英雄辈出,尤以通川区罗江镇最盛。“木有根,水有源。”张爱萍将军故居在今罗江镇高石村,先祖南宋末年即为当地望族。今北外镇青杠村明月龙王潭畔有明代将军墓,即是张家早期为国培养的栋梁明威将军张翼龙。张爱萍官至副总理、国务委员兼-长,其弟张灿明官司外交部副部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尤其令人关注的是张灿明在任副部长期间曾负责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工作,为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做出了贡献。地址:中国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G65包茂高速罗江镇高石村……[详细]
  紫芸坪植茗灵园记岩刻(万源县)《紫云坪植茗灵园记》摩岩石刻是我国迄今保存最完好、记载种茶活动年代最早的石刻文字资料,极为罕见,弥足珍贵。对于我国茶史的研究极具重要的史料价值。其原文拓片已收藏于中国茶叶博物馆。1991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紫云坪植茗灵园记》摩岩石刻于北宋大观三年(1109),位于万源市石窝乡古社坪村西北1公里以外的苏家岩石壁上,下沿距地面3.75米,石刻幅长2.36米,宽0.84米,共18行203字,自右至左竖行排列,标题为隶书,正文为楷书,阴刻。字径0.05米至0.08米,字距0.03米,行距0.07米。全文是:紫云平植茗灵园记 窃以丰登……[详细]
  龙爪塔,又名白塔。位于达州市西外镇塔沱村北80米的玉印山上,东临州河,西面山口有一石砌券拱门通向山下,占地约1500平方米。该塔外观身白檐黑,砖石结构,九级楼阁式八角攒尖顶。塔刹为生铁铸就,塔身呈八角锥形,层层上收,各层均错位开券拱窗。塔檐微翘,出檐甚短,由六层青砖安砌。底层南、西、北三面开券拱形龛门。东面开券拱门进入塔内。塔内每层建木楼,设木栏踏道。旋转而上,通至塔顶。顶为弯窿顶。塔基座为八边形弥座,座高0.25米,周长28米,塔体通高30米。据文物部门考证,该塔建于唐朝年间,颇具唐代风格。乾隆十二(1747)年增刻本《达州志·舆地图》已绘有龙爪山图。从塔砖烧铸铭文及第八层横梁墨书题款可知,……[详细]
  渠县云峰塔是一座位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临巴镇石桠村一绝壁四立的小山上,古朴庄重、巍然壮观的石塔。塔下岩边,尽是奇形怪状的落石,有的独立耸峙,有的彼此依靠,有的重叠拼凑,不一而足。从羊肠小道上得山来,一石塔耸立于眼前,云峰塔到也。地处蓼水河东岸的云峰岭,与高沙古镇隔江相望。塔畔潭深水碧,江流到此,触石翻腾,“万道银波寒射塔,宛如金剑吐珠光”。这里是高沙八景区之一。渠县云峰塔建于道光庚子年(1840年),为6棱11级石塔。塔地处山顶平台,登高远眺,目及十里,景-人。塔高13.23米,塔基为正六边形,边长2.3米、高0.34米,底层高1.6米、边长1.85米;第二级高1.26米;第三级高1.19米。以……[详细]
  戛云亭亦称戛云楼,位于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翠屏山,是原达县著名的旧八景之一。戛云亭以白居易《庐山草堂记》中“有古松老杉,修柯戛云,低枝拂潭”意境取名。这座千年古亭“低调”地隐于翠屏山上,见证着达城的变迁。戛云亭高约十余米,青瓦白墙,六边三层,翘檐尖顶,亭内楼梯、横梁均为木质结构,十分古朴。戛云亭乃唐元和通州司马元稹所建,明代则毁,清嘉庆二年(1797年)重建。唐宪宗元和十三年,朝廷大赦,元稹奉召进京,时值正月初九,元稹乘船离开通州,沿河而下,通州百姓渡过州河,登上翠屏山戛云亭遥望相送。自此,每年正月初九便形成了达州最具特色的“元九登高”并延续至今。戛云亭整个建筑层层上收,玲珑雅致,颇具清代园林建……[详细]
  开江宝泉塔(开江县)宝泉塔始建于明代,位于开江县城西五公里的普安镇宝塔坝西北,达万开宣公路交叉口以北800米的宝泉山上。与相距2公里的金山寺对山相望,四周田野山光水色,修竹茂林相绕,白塔亭亭玉立于绿波浩渺,千顷腴田之中,乃万宝之泉,是达州市至三峡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文物景观。宝泉塔座北朝南,偏西40度,平面呈八角形,为七级楼阁式砖木塔。层高4.1米,通高33.6米,层层上收,各层均开窗,每边长3.3米,高1.1米,基座上建第一层塔身,每边长3.3米,墙体厚1.5米,距地表5米。塔门券拱形顶,石拱镌刻“双凤朝阳”。门袱两厢立塑有“青狮”、“白象”威镇塔室。门楣上方横匾楷书“宝泉塔”三字,每字0.3……[详细]
  高拱桥位于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大风乡政府所在地街头,东西横跨明月江,是连接大风、檀木等乡的交通要道。远处看去,形如弯弓,近处相观,桥水倒影,若初月悬天,雄伟壮观,一百多年前被誉为“郡诸桥之冠”。高拱桥建于清同治7年(1866年),筹资建桥时,“麋米万元”,故又有“万元桥”之称。该桥为单拱大跨度飞架石桥,桥长45米,高27米,面宽10.3米,均用青石砌成半圆形拱。从桥头上拱顶,两端共有石梯76级,坡度六十五度。桥两侧石栏高1米,为糯米和石灰拌浆交错相连,至拱顶化为弧形。拱顶桥面呈瓦背形,宽9米,长6米。桥两头的引桥是用石板铺成的8×9的平坝。大桥经历了百多年的沧海桑田,依然挺立,至今完好如故。为了……[详细]
  三汇白塔位于四川省渠县三汇镇南1.5公里处,在渠江右岸。《渠县志》三汇塔序赞之:“前拥牛山之秀,后接龙冈之奇,相阴阳于山巅,度方位于河畔。”塔建于清道光年间,据载当初建塔以彰教化,而叫文峰塔。共十三层,高53米,呈六面体,通体涂成乳白。塔基及底层用石建筑,每边长4.4米、厚0.9米,面渠江而建圆拱门,高2.9米,拱高1米,塔檐石凿,六角翘角,2-13层用砖建造,各边有长方形瞭望孔成品状,塔顶挂铜铃四个。底层拱门上有石刻横匾,长1.8米,宽0.7米,阴书“文峰塔”三字,二层阴书石刻横匾“更上一层”,三层阴书石刻横匾“欲罢不能”,三匾皆正楷。塔顶檐飞角,风铃高悬,铜铃迎风而响,清脆悠扬。塔内原建木……[详细]
  浪洋寺摩崖造像(宣汉县)浪洋寺摩崖造像位于马渡乡石林社区,该寺始建于南北朝时期,初毁于唐末宋初兵祸,后于宋雍熙四年(公元979)重建如初,寺名大慈寺,明景泰元年改为丰饶寺,-九年再更名浪洋寺。咸通十二年又经东乡县令、阆英县治所马渡主薄、石鼓县押司三人合力筹资扩建,致规模更大。清康熙时再度修缮。 该寺院最终毁于民国火灾。目前仅剩一座摩崖造像,摩崖造像面积83.64平方米,存有23龛145尊佛像,是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3月,荔枝道考古和申遗专家实地考察后,4月下旬至5月上旬,首都博物馆、西北大学专家驻扎马渡对浪洋寺摩崖造像全面考古,共发现6个年号,分别为……[详细]
  梭罗碥摩崖造像位于渠县报恩乡,开凿年代为唐代。共计造像四龛,原凿于一宽7米、高2.4米、面积16.8平方米的独立岩石上,因地层下陷,导致从第2龛中部断裂一分为二。1号龛一菩萨二侍者,主尊为观音,侧立善财和龙女。2号龛一佛二侍者二武士,主尊释迦结跏趺坐于莲花台上,两侧各一侍者,龛沿各刻一武士像。3号龛一菩萨二侍者,主尊为六手观音,坐于金刚座上,六手持仙桃、月亮、太阳、青蛇、宝剑,两侧有侍从。4号龛刻两菩萨像,削发秃顶,身着袈裟,盘腿席地而坐。梭罗碥摩崖造像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悉,梭罗碥摩崖造像与北方石窟寺形式有很大不同,达州类似造像龛数量非常多,只是规模没这么大,龛数大多为一至三龛。虽然……[详细]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渠县赵氏宗祠。它建于清乾隆乙卯年(公元1795年),为渠县赵氏一族的总祠。赵氏宗祠为四合院院落式建筑,由山墙、耳楼、厢房、正殿五个部分组成,占地830平方米,是渠县目前保存最完整的宗氏祠堂。赵氏宗祠山墙高大,主体框架完整,以歇山顶、灵动翼角为主要特征的戏楼和祠内所立“鼓励人才”碑最具特色。大门上方一整石板上竖刻“赵氏宗祠”四字,上和左右雕刻五龙捧旨。再其上 书-写“教伦饬纪”四字,粉底。顶上是花纹等装饰图案。戏楼保存完好,两根支撑柱上镂空雕刻三层人物图案,十分形象逼真。过内院,就到了大厅,其宗祠大梁上雕刻有建筑年代,并在二梁上题词修建人员,当时由四房人共同出资修建:长房赵宗旦、……[详细]
  礼义城遗址位于渠县土溪镇洪溪村渠江东岸,占地168000平方米。南宋末年既是城址,又是古战场遗址,明清时期继为要塞之地和古城场遗址,清代在其上修三教寺,成为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之地。礼义城遗址自宋至清历为渠人避兵祸之地,延续时间长,历史信息丰富,是研究川东北地区政治、军事、战争、宗教的重要遗址。尤其是它在南宋末年抗拒元兵达二十年的时间,是继合川钓鱼城外的另一处研究宋末元初历史的重要遗迹,现遗址内还有宋时沿山体所砌城墙、宋代“地图碑”残件、清三教寺遗址、“重修三教寺石碑记”等历代遗迹、遗物。1986年被渠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达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首批市级重点文物……[详细]
  毛坝镇冒尖村姚氏宗祠建于1883年,历时5年修建,于1889年竣工。凝姚姓全族之力,聚姚姓全族之资修建成功。已于2002年12月被四川省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川府发〔2002〕23号)。祠堂坐东南向西北,四合院布局,砖木结构,占地813平方米,由牌坊、戏楼、内坝、正殿、左右厢房五大部分组成。整个祠堂围绕“蒲阪流芳”即舜帝精神孝感天地四个字进行建造。其目的是颂扬舜帝及其后裔名人一身的丰功伟绩,教育族人:遵守家规族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孝字为先,耕读为本,全族一体,敬老爱幼,相互关心,为人正道,匡扶正义,抑恶扬善、不市纠纷。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5米。……[详细]
  瓷碗铺窑址(通川区)瓷碗铺窑址因地处古地名瓷碗铺而命名。该窑址位于达县市复兴乡两路口村西南1.2公里,背靠铁山梁子,海拔900米,左右山峰环抱,前为两山沟夹角呈正三角形农田坡地。初探分布面积约4万平方米。保护范围:东以保护标志为界,南至罗有才家至覃家老院子南边大路,西以保护标志向西外延200米为界,北至覃洪全老院子。建设控制地带:东从两路口桐子林村口到西覃家老院子屋后阴沟,北从桐子林村口至南李家大弯。面积4公顷。……[详细]
  荔枝道(万源段)年代:唐至清深藏大山之中的万源段“荔枝道”,长长的石梯和石板铺成的道路还没有受到公路的干扰,被岁月打磨得嶙峋而斑驳,漫步其间,倍感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因较少人为破坏得以完好保存。青石板路、石梯、饮马槽、拦马墙、关墙、衙门营盘等,这些古道遗存足以见证荔枝道的昔日风采。万源境内荔枝古道遗存不仅分布广泛、数量众多,而且保存较为完整。2019年,荔枝道(万源段)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详细]
  大竹县清河街道建筑群是川东北乃至西南地区少见的中西合壁的民国时期古建筑群,专家们认为该建筑群具备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条件。清河街道建筑群(大竹县)保护范围:东至152号民居外延60米,西自86号民居外延40米至清河中心校围墙,南自栅子门石基外延30米至清河镇邮政局,北自167号民居外延30米至清河镇粮食仓库围墙。……[详细]
  红三十军政治部旧址位于四川省达县梓桐乡,距达县城区60公里,因建国前曾是梓桐乡伪团总杜光亭的庄园,故原名“杜府草堂”,整个庄园始建于民国初年,经逐年维修,成为一座具有川北农村特色的四合大院,房屋结构为穿逗屋架,红墙板壁,青瓦屋顶,大门为川东北屋顶常见的石朝门,屋顶有一小型花园,庄园占地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20平方米,现存房屋10间。保护范围:围墙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详细]
  玉带余王氏节孝坊(万源县) 玉带余王氏节孝坊位于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县 ,文物遗址年代判定为清。2012年7月16日公布为第八批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向东外延35米至玉带乡小学围墙,向西、南外延40米至玉带乡小学教师寝室,向北外延35米至玉带乡小学女生公寓。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详细]
  乌桥千佛岩摩崖造像(大竹县)保护范围:分布范围向东外延6米至小道,向北以1号龛顶外延50米至玉皇观为界,6号龛向东、向南外延40米至六角丘,向西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