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安徽省 > 蚌埠市 > 五河县旅游

五河县文物古迹介绍

化明塘严氏墓
  时代:明化明塘严氏墓位于五河县小溪镇化明塘村东南500米处,104国道旁。距离蚌埠市约70公里。始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是明朱元璋未婚而卒的夫人严氏墓,属明代一品规格葬制,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现存在神道30米,无字墓碑1个,石翁仲、石虎、石羊、石马、望柱各1对。墓地座北朝南,处于大巩山南端,它紧靠山岗,南面开阔,是一处风水宝地——“箕地”,具有典型的明代葬制风格。著名的景观有严家楼遗址、无字碑、大巩山森林、古黄金洞、围山湖、樵子涧等多处人文和自然景观。2002年对墓区修复保护时发现5开间享堂遗迹,2002年9月完成神道及石像生修复,2004年10月被省政府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墓区外,东、南、西、北各200米。建设控……[详细]
韩庄遗址
  韩庄遗址位于五河县东刘集镇张集村韩庄自然村东北0.5公里处,固镇、泗县、灵璧、五河四县交界处,沱河的南岸边高地,乡民俗称“大台子”“红林寺”。1985年五河县文物普查发现,2009年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对该遗址进行了复核。遗址面积15万平方米,地表暴露遗物较为丰富,红烧土分布面积较大。遗址文化层厚度一般在1~2米,最厚处在3米以上。发现有石斧、石锛等石器,夹砂红陶、灰陶和白陶等陶器。陶器有扁鼎足、鸭嘴形鼎足、圆锥形鼎足和鬲足等多种类型,纹饰多为篮纹--纹。该遗址文化内涵丰富,与垓下遗址大汶口文化有所关联,对研究当地及淮河流域新石器文化颇有价值。依据现场大量的碎陶片、陶鬲残足、石器等实物推断,韩庄遗址为五河县境内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石制打磨工具的发现表明该遗址距今10000~50……[详细]
台子山遗址
  台子山遗址位于五河县申集镇甄集村南1公里处,距小圩镇约3.5公里,面积1.3万平方米,为沱湖西南岸边高地,1981年11月文物调查时发现,采集标本有:陶纺轮1件,磨光黑陶豆柄5件,夹砂红陶鼎、鬲足、灰陶片鼎多件,以及蚌壳、兽骨、蚌刀等物品。曾出土新石器时期石铲、石锛等。据考证,为新石器时代以来古人类生活遗迹。远古时期,五河地区洪水横流,靠近淮河区域因地势不高经常一片汪洋,而东刘集、夏集、申集一带地势较高,各原始部落聚居点稀疏散布于地势较高的水泽岸畔的台地或丘岗,人们就地开荒造田发展农业,辅以渔猎和畜牧,台子山当时就是一个先民聚居点。遗址土层有黑、灰、白、黄等不同色调的层次,上层为商周文化层,下层为新石器文化层。曾发现1把残缺蚌刀,里面珍珠莹光依旧耀目,刀口仍然锋利,人工磨制痕迹清晰可见,为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