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徐州市 > 睢宁县旅游

睢宁县文物古迹介绍

1、水月禅寺 AAAA
水月禅寺
  水月禅寺前后历程据《后汉书》载:“笮融在下邳(今睢宁县)大起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回,可容三千许人。作黄金涂像,衣以锦彩。每浴佛,辄多设饮饭,布席于路,其有就食及观者,且万余人”。上海同济大学提供资料考证:笮融所建之塔,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和形象描述的“天下第一塔”。在黄忏华所著的《中国佛教史》中,视之为“此佛教流布于民间也”。可见,睢宁是佛教在中国从“官方”走向“民间”的肇始之地,也是佛教标志性建筑“浮屠”在中国的首建之地。在宋金时代,浮屠寺毁于战乱。斗转星移,成住坏空。复建承载着悠久历史的浮屠寺一直是睢宁佛教四众弟子的夙愿。经过申请,通过省、市民宗部门批准,浮屠寺得以复建。同时,因江苏世纪天虹纺织集团厂区扩建二期,坐落在睢宁县睢城镇境内地藏寺需要迁建,地藏寺距今已有600……[详细]
睢宁弥陀寺
  宗善禅寺又名羊山寺,座落在岠山峰顶(岠山原名峄阳山、葛峄山、羊山)地处江苏睢宁和邳州交界处.海拔213米,是苏北除连云港云台山之外的最高峰。康熙年间进士季运隆所辑的“八景”诗中有这样的描绘:峰独秀耸长空。据史料记载巨山古木蔽日,古时,山巅有寨,寨内有“泰山行宫”。宗禅寺的历史:公元193年,东汉丹阳人笮融任下邳相时,就在下邳城西南二里处的羊山上建浮屠寺。浮屠寺上累金盘,下为重楼,可容三千余人。浮屠寺里建有佛塔,塔上有九个金盘(九面铜镜):八面朝八方,中间一面朝天,故名九镜塔。砖石建造的九镜塔为八角九级,各层均有飞檐翘角,塔身内外有佛雕480尊,饰以黄金锦衣。塔有148级台阶,盘旋而上至塔顶,为我国最早的宝塔.浮屠寺还曾因九镜塔而更名为“九镜禅寺”,至唐代贞观年间,九镜禅寺更名为释迦院,这便是……[详细]
戚姬苑
  戚姬苑位于睢宁东北15梁集镇王行村。相传东汉明帝永平三年(公元59年)为纪念刘邦爱姬戚夫人始建。《光绪睢宁县志稿》记载:“戚姬苑,在县东北,相传为戚夫人生处。” 北魏镇军将军、南荆州刺史高湛《过睢宁游戚姬苑》诗:“我为若楚歌,若为我楚舞,悲慨两不禁,涕泪泣如雨。鸿鹄高飞可奈何?野鸡毛羽舞婆娑。飞扬云气归流波,吁嗟人彘伤句娥。” 睢宁每年农历正月29日,2月29日和3月29日,为“戚姬苑”庙会,以香火祭拜戚夫人。戚姬名戚懿,后人称戚夫人,戚苑庙附近的村民又尊称戚夫人为“戚仙女”。当地流传着戚夫人救主的故事,楚汉战争时,刘邦兵败彭城,被项羽部卒追杀,过睢水沿西渭河而逃,时天将黑,追兵近,刘邦走投无路,见河岸边苇丛中有一眼枯井,便弃马入井而藏。待刘邦一入枯井,即刻便有蜘蛛结网。追兵至,见井口盘丝错……[详细]
下邳故城遗址
  下邳故城遗址位于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古邳,历史上为“古下邳”。下邳地处沂水与泗水交汇,一度是兵家必争之地。下邳国自商代就有,为诸侯国;战国时,古文名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邹忌封地就是下邳;汉初,韩信作为最早被封的异姓王,被封楚王,国都亦在下邳;东汉明帝刘庄置下邳国,封其子为下邳王。三国时刘备、曹操和吕布在此明争暗斗,吕布就在下邳被曹操缢死,关羽就在此地投降了曹操;东晋葛洪曾在此炼丹,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在此担任邳州太守跻身实力派……历史上的下邳经历了楚汉相争、三国角逐、宋金交兵的风云激荡,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然而,长久以来,人们只能从地方志或其他记载中去寻找下邳古城的影子。文物保护下邳古城遗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睢宁县拟对明清时期下邳古城遗址进行保护,制定保护规划,为了解古城的保护范围、保存现……[详细]
江苏马陵山
  马陵山位于亚欧大陆第一交通枢纽城市新沂市南郊。北起山东兰山,南抵宿迁。江苏省风景名胜区马陵山位于新沂市区南10公里处,古称司吾山,亦称吾山。它由峰山、斗山、虎山、奶奶山和黄花菜岭五座山组成,当地人称为“五姊妹山”。群山之中以峰山五华顶为主峰,形胜之美,称于江淮。景区以其奇特的自在景观、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著称。清代乾隆皇帝六度南巡,三幸司吾山,写下了“钟吾漫道才拳石,早具江山秀几分”的诗句,形象地赞美了马陵山的瑰美。马陵山风景名胜区约6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8.9平方公里。总体布局为三大景区:三仙洞景区为核心景区,精华所在,面积11.8平方公里,黄巢湖景区以自然野趣和水上活动为特色,面积11.28平方公里;花厅景区以“花厅古文化遗址”的丰富历史文化内涵为主要内容,具有科普……[详细]
双孤堆古墓葬
  双古堆汉墓位于睢宁县姚集镇古堆村蛟龙山东,因该村有两座形似谷堆的大古墓而得村名。两墓相隔200米,居西大墓为西堆,直径80多米,墓高22米。居东小墓为东堆,直径50余米,墓高15米。双古堆的封土为夯筑,从两墓断面层观察,土层经夯实,层厚20—30厘米,表土散存少量汉代绳纹陶片。双古堆有许多传说故事,《后汉书?郡国志》引《北征记》:“县北有大冢,徐君墓,延陵解剑之处。”清康熙、光绪《雎宁县志》则说双古堆为东汉范丹、西晋石崇之墓,石崇与范丹不是同一时代的人,范丹生活于东汉末年(112---185年),石崇生活于西晋年间(249---300年),范丹病逝于陈留外黄(今河南民权县)家中,石崇是河北南皮东北人,被杀于当时京城洛阳。可见,石崇、范丹墓只是一种传说。2009年,双古堆汉墓被盗掘,墓内发现了……[详细]
王窝古脊椎动物化石出土点
  凤凰山位于睢宁县张圩乡,由元古界中震旦系钙镁碳酸盐岩组成。山体在构造破裂带上发育了大批小型裂隙溶洞,形成新生代填充物与哺乳动物化石混合堆积的良好场所。1974 年,王窝古脊椎动物化石发现在东西并列的两个洞口中。东洞垂直向下,洞深10 米余;西洞斜垂向下,洞深30 米,南北阔11 米,东西9 米,两洞相距3米,有孔相通。动物化石主要发现于磷矿群中的裂隙“红层”,分为下部上新世和上部更新世两个层位,上新世哺乳动物化石产生于裂隙的下部,包括蝙蝠、印度熊、似大密齿獾、古中国猫、四棱齿象、大唇犀、原始羚羊、等5目、7科、7属、7种,属于典型的上新世动物群,命名为“凤凰山古动物群”。类似的动物群在我国并不多见,所属动物过去多出现在北方。凤凰山裂隙的上部堆积中,覆盖在上新世动物群之上。动物的种类包括蝙蝠、……[详细]
泗州战役烈士公墓
  泗州战役烈士公墓原建于睢宁县高作镇八里村,后因园区扩建迁至于邱集镇邱集村邱集中学东侧。1946 年8 月,国民党一七二师占据泗县城。为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策应刘邓大军东进,山东野战军八师,华中野战军九纵在陈毅同志指挥下,于8 月7 日发起泗县攻坚战,歼敌3000余人,沉重打击了敌人锐气。邱集、王林、王宇、夏圩等地有我军后方医院,部分重伤员因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并就地掩埋。1977年地方政府将121位烈士遗骨集中安葬于此,并勒石铭记。陵园内还安葬着二野三纵副司令刘汉新烈士。陵园占地面积6400 平方米,坐北面南,共有墓121 座,封土底径2.3 米,高约1 米。园内建有19.46米高纪念塔一座,象征着泗州战役发生在1946年,塔身正面“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是由二炮副司令员王统业中将亲笔题写。……[详细]
叶场围困战旧址
  叶场围困战旧址位于睢宁县魏集镇叶场村小学院内。叶场围困战是抗日战争期间的一场著名战斗。1943年春,盘据在睢宁的日伪军400多人,驻睢宁县城百余名日军为打通睢宁到邳县交通线,打通陇海路与海郑公路的通道,以调运军需,并占领邳睢铜抗日根据地,占领了睢宁县魏集镇叶场圩,并且在叶场圩挖圩沟,打圩墙,筑炮楼,企图以此为跳板,攻占抗日根据地古邳,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在司令员赵汇川等领导的指挥下,钟景峻带领一部分地方武装,配合新四军四师二十七团和淮北三分区独立一团,总共4000余人将叶场敌人包围。赵汇川司令员指挥三分区主力一部和4000名民兵游击队,于8月12日向叶场伪据点发起猛攻,予敌重创后把据点团团围住。经过7 天7 夜的激战,共缴获长-417支,机枪3挺,山炮5门,全歼日伪400 余人,扭转了邳睢铜……[详细]
下邳故城
  下邳故城是一座湮没于地下的历史名城。春秋时,建于岠山东南6华里的沂水、泗水交会处。据郦道元《水经注》载:“泗水又东南径下邳县故城西。东南流,沂水流注焉。故东海属县也。……城有三重,其大城中,有大司马石苞、镇东将军胡质、司徒王浑、监军石崇四碑。南门谓之白门,魏武擒陈宫于此处矣。中城,吕布所守也。小城,晋中兴北中郎将荀羡、郗昙所治也。……县为沂、泗之会也。”下邳城有三重,大城周围12.5里,宋襄公时筑.三国时吕布又筑中城周4里.晋时中郎将荀羡、郗昙又筑小城周2里许。北周时置邳州,州城为金朝宣定五年,完颜仲德任邳州刺史时所筑,西北离直巨山3里许,东距下邳古城3里,明洪武十三年,王恒在州城旧址上扩建,加砖筑高2.9丈,周5里20步,城门3座。明正德七年加固西北、东南两隅。明嘉靖十五年,清顺治八年,多……[详细]
吕集烈士陵园
  吕集烈士陵园位于古邳镇东南10公里,吕集街北首。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碾庄战斗开始,碾庄战斗是淮海战役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及军区部队在江苏省徐州以东地区对国民党军的一次大规模围歼战。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重心是集中兵力歼灭位于徐州以东新安镇地区的国民党军黄百韬兵团。距离碾庄圩仅30公里的吕集村,华野某部在此设立了第三战地伤员转运站。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107位伤员在此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中有营长1人,排长2人,年龄最大的不足30岁,最小的刚18岁,有位烈士刚结婚2天就参加战斗。战后有25位烈士遗体,由其家人运回家乡,尚有82位烈士长眠于此。1949 年后建陵园,占地面积8000 平方米,坐东面西,园中立纪念碑一座,塔基呈长方形,分2层,碑高12.8 米,宽1.8 米,砖混结构。碑阳……[详细]
岠山墓群
  岠山原名葛峄山,海拔213 米。葛峄山是一座历史名山,《禹贡?徐州》云:“羽畎夏翟,峄阳孤桐,泗滨浮磬”。《段注说文》第九卷山部“峄”注解:“葛峄山也,《地理志》:东海郡下邳,葛峄山在西。古文以为峄阳。《郡国志》:下邳国下邳县葛峄山,本峄阳山,按今在江苏省淮安府邳州西北六里。”葛峄山为古邳八景之一,康熙年间进士季运隆所辑的“八景”诗中有“沂武交流泗水通,岠峰独秀耸长空。”古时,葛峄山上有寨,寨内有“泰山行宫”, 内有葛仙洞,洞中有葛洪汲水炼丹之葛仙井。岠山是古代堪舆学中的风水宝地,在山脚至半山腰处分布着许多汉代墓葬群,多为土坑竖穴墓,穴深5—7 米,墓室面积约在4 平方米。出土铜剑、铜镜、漆器、陶器等汉代时期文物。1992年,岠山汉墓出土的玉剑首,直径5厘米。剑首安装于剑柄末端,形状为圆饼形……[详细]
鸡宝泉遗址
  鸡宝泉遗址位于岚山镇陈集村西北约2公里山涧冲击带,东、西面山,附近有一泉名鸡宝泉。遗址临近苏皖边界,周围有鱼山、鸡山、姚山头等一系列低山,为相山山地的组成部分。遗址属山间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其东西长约280米,南北宽约250米,面积约5万多平方米。从沟边剖面看,文化层厚达1.5米以上。1991年,南京博物院、徐州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考古调查,采集物大体分为两类,甲类陶片有夹砂灰陶和红陶,泥质灰陶和黑陶等,见有带一至五道沟槽的扁条形鼎足、鬼脸形鼎足、白陶足以及盆、罐等器物的底腹片,这类器物的年代大致相当于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早期阶段。乙类陶片以泥质和夹砂灰陶为主,常见绳纹,器类有盆、瓮、罐等。这类器物的年代大体相当于西周时期。此外,还发现少量汉代的釉陶罐及筒瓦、板瓦的残片。因而,可以确定鸡宝……[详细]
刘楼墓群
  刘楼墓群为东汉下邳国国王家族墓地,现有封土堆10 余座,每座长约25米、宽约20 米、高约2 米,占地面积约500 平方米,总占地面积超过1 万平方米,目前发掘了3座汉墓。1975年发掘的1号墓为长方形劵顶砖室墓,该墓南北长12米,东西宽6米,分前、中、后三室。前室南北长4.3米,东西宽1.5米,有东、西两耳室;中室为主室,东西长5米,南北宽3米;后室南北长3.6米,东西宽1.75米。中室西壁墓砖有石灰水书写“司空”二字。该墓随葬品极为丰富,出土有铜提梁熏炉、铜釜甑、铜甗、铜牛灯、铜臼、雁足灯、铜洗、-机等铜器,还有铁剑、铅俑、陶器等随葬品。该墓主人经鉴定为六岁孩童,随葬有铜缕玉衣。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下葬时穿用的殓服,据《后汉书?礼仪志》载,汉代皇帝死后使用金缕玉衣,诸侯王、贵人、公主……[详细]